• 会员
    《党员学党建》紧扣时代的脉搏,突出主旋律,抓住广大党员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新时期对党员的素质要求,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对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党的路线方针和执政理念做了系统阐释。作为一种创新探索,作者力求把党建读物写得好看、好读,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党建学习阅读氛围。本书适合于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等各种学习活动,更是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读书月”活动的理想读
    党政读物22.9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孙英文集》分上下两卷,主要收录作者2000年至2005年担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期间及近年来的讲话、文稿、文章等,共计132篇。全书60余万字,内容广泛,涉及党的重大思想理论、党史工作、党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及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同事师友的纪念、怀念等诸多方面,体现出作者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理论功力,具有重要的历史、理论和阅读价值。
    党政读物55.5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纲领,确立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本书通过大会纪实、重要文献、热点聚焦、海外视听、会议花絮、历史述评等栏目,全面展现了党的十二大是如何总结拨乱反正的经验、科学制定新的完善的党章,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部署新的历史
    党政读物15.9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一大宣布,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徘徊前进》详尽地介绍了第十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背景、大会概况、重要特点和重要贡献、代表大会的重要决定决议,以及会议热点、代表建言、会议影响等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创立、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是一部具有较强历史纪实性、资料性和知识性的党史读物。本书由
    党政读物16.8万字
    4.3万人气
  • 会员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进一步提升我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央、省委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部署要求和全国国有企业党建专委会、省国资委党委加强国企基层党建工作的安排,省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会于2012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迎接党的十八大,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征文活动。
    党政读物39.5万字
    4.3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必须着力解决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切入,以问答的形式,通过65个问题,从理论和方法的层面,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系统解答了广大党员干部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过程中如何解决这六个方面的问题,有助于广
    党政读物16.2万字
    4.2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党的代表大会知识,包括党的十九大代表的条件、名额、产生程序、结构比例等要求,以及代表大会程序、代表权力、代表任期制、党的一大到十八大等方面的知识;第二部分为党的历程基本知识,包括党的创立时期、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阶段的党的历史知识;第三部分为党建党务工作知识,包括党的执
    党政读物15.1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大总体上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使在“文化大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江青集团的势力得到加强。本书通过大会背景、大会纪实、重要文献、历次全会、热点聚焦等栏目,客观全面介绍了在林彪集团覆灭后,依然坚持的“左”倾错误。
    党政读物9.3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作出一系列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本书主要通过大会纪实、重要文献、代表建言、会议花絮、历次全会、热点聚焦等栏目原汁原味的展现了召开十三大的氛围和环境,以及十三大以来是如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党政读物14.4万字
    4.1万人气
  • 会员
    党的十四大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实践经验,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本书主要通过大会纪实、重要文献、代表论坛、海外视听、会议花絮、历次全会、热点聚焦等栏目全面清晰展示了十四大的前前后后。
    党政读物14.1万字
    4.1万人气
  • “微党课”,即微型党课,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小的事例或实践来阐述、宣讲大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启迪并产生共鸣的一种党课创新形式。其特点就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用“小切口”说明“大道理”,从“细微处”凸显“大格局”。本书整体分为四大篇,即叩问初心篇、筑牢信念篇、勇担使命篇、清正廉洁篇。每堂课都有课程提要、党课内容、课后心得,形式新颖,能够帮助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继、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政治
    党政读物13.4万字
    4万人气
  • 会员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精神气质,也是党员、党员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共产党员要加强学习,履行好“对党应尽的责任”,首先要解决好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理论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等10个方面提炼出100个典型问题进行解答。对这些关键问题的把握,有助于广大党员系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
    党政读物12万字
    4万人气
  • 会员
    为了帮助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更好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报告精神,由国务院研究室组织报告起草组成员编写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一书,将于“两会”闭幕后由国务院研究室中国言实出版社独家出版发行。该书收录《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并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内容,分若干个问题,对报告进行全面准确、针对性强、深入浅出的解读阐释。
    党政读物31.1万字
    4万人气
  • 会员
    《导读》系我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中的一种,第一辑10种出版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青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的关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及性质的政治著作。本书以原著为蓝本,对原著的写作背景与出版过程、主要内容、主要概念、现实意义与指导作用进行系统解读,对中国社会古今发展历程以及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在其中所起
    党政读物10.4万字
    4万人气
  • 会员
    党的十六大是二十一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回答了新世纪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等重大问题,系统总结了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伟大事业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书主要通过大会纪实、重要文献、海外视听、会议花絮、历次全会、热点聚焦等栏目展现了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怎样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党政读物19.7万字
    4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2016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的“再认识与再评价:二战中的中国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国际学术论坛的论文集,围绕中国抗战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日本“大东亚战争”论的批判、二战中的英美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中国抗战的政治与外交等论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学者认为,中国抗战对于亚洲和世界反殖民主义运动、对于亚洲和世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对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国际统一战线的
    党政读物37.4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全书依据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分十章紧紧围绕“党章”这一主题内容展开论述,准确解读了十八大党章的基本精神,忠实反映了中央最新文件精神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新成果,是全体党员干部尊崇党章、遵党章守、维护党章的权威辅导读物。
    党政读物16.8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已经成为历史,井冈山精神则作为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穿越时空,永放光芒。朱德同志称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这既是指其开辟新的中国革命道路的首创性,也是指其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原创性。本书分为四个部分,讲述了井冈山的历史、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井冈山教学点和井冈山相关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党政读物14.1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为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笔记,主要摘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至今三大部分各个历史阶段的进程和发生的重大事件。
    党政读物12.2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
    党政读物50.2万字
    3.9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