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本书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荀子思想综合了战国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诸家的成分,而对儒学做了创造性的发展,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他关于人性、礼法、人的地位、名实关系的学说,这一学说构成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其思想资料主要保存在《荀子》一书中。
    国学普及读物9.1万字
    8万人气
  • 会员
    《素书》,包罗万象的大智慧书,一句一条道理。黄石公对张良说:“学成此书就可以当帝王师。”可见它就是帝王术,即教导皇帝王天下的学问和智慧。素,就是本来就是这样的。《素书》之所以叫“素”,跟老子有关——《道德经》:“视素抱朴”,意思是比照着原色的素,木材解散为木器之前称为朴,抱着这种朴,体现的是道家去掉智巧、返濮归真。“返于太素”,这也是道家的词,即回到根本,把握天人之道的真理。这样才能保身,又能进取
    国学普及读物8.4万字
    8万人气
  • 会员
    《笑林广记》内容多采自冯梦龙的《笑府》,是一部集大成的古代笑话集。全书分为12卷,每卷都有一个独特的主题,如贪吝、世讳、谬误、闺风等,现世事百态、刺人情冷暖、笑可笑之人。本书的整理者游戏主人,据传并非一人,而是清代的一批文人,他们借由改编、赏玩、补写各类笑话,“激乎其中,聊借玩世”。所以,尽管成书于清代文字狱最为严酷的乾隆年间,它依然保持了凌厉、尖锐的特色。此次出版的《笑林广记》,以清乾隆四十六年
    子部8.2万字
    7.9万人气
  • 会员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传习录》的母本,因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珍藏价值,被已故哲学家陈荣捷先生称为“最完备而可靠”的版本,是阳明心学的首选读本。《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最经典的入门必读书。
    经部21.6万字
    7.9万人气
  • 《中信国学大典·诗经》引进香港中华书局百年典藏,全套50册;集合传统经典、引领国学变革。独有的权威创作团队,国学泰斗饶宗颐名誉主编,集结两岸三地空前阵容,全球汉学界的顶尖学者倾力打造。深具国际视野,展现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以现代眼光、世界眼光、未来眼光来抚慰人心的摩登新国学。贴近当代社会的解读,挖掘古代国学经典的当代意义,浮躁社会的醒世箴言,迷茫心灵的治愈良药老少皆宜,修身必读、学习必备,导读
    经部7.6万字
    7.6万人气
  • 会员
    该书经选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蒙学等,既有《大学》、《心经》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聊斋志异》等宏章巨制。全书所收均为善本全帙,并经海内外百名专家(庞朴、汤一介、白化文、冯其庸等)整理审阅,随文配有1500多幅相关插图,每部分均撰写了简明提要。这套电子书将以精装精排精编为目的,不断更新书中
    古籍整理2.5万字
    7.6万人气
  • 会员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中国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本次出版的《左传》,系由中华书局“三全本”《左传》译注作者郭丹教授等根据新丛书体例选篇改版而成,注释简明扼要,译文流畅清晰。
    集部19.5万字
    7.6万人气
  • 会员
    先秦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子,秉持“以霸王之业教君”的宗旨,归纳整合出一套“凭势、用术、行法”的治国理念,中国第一个极权皇帝,欣赏他,自然也疑忌他;第一个全国的权相,畏忌他,害死他,但更贯彻、执行他的计策。汉以后历朝政治莫不阳儒阴法,于是韩非死了,而又还没有死。
    子部12.8万字
    7.6万人气
  • 会员
    在《易经》中,乾代表男性,丈夫,刚健,主动;坤代表女性,妻子,柔顺,主静。二者兼顾并重、刚柔相济,才能动静咸宜、和谐共生,才是常道。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有着精深的理解。本书中,曾教授将以易理为标准,从为人女、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四个角度解析乾道与坤道。曾教授认为,坤道的修炼不仅赋予女性魅力、品位和气质,更赋予女性拥有圆满婚姻、家庭及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无
    国学普及读物13.2万字
    7.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禅门的根本宝典,其中“见性成佛”的思想是促使佛教中国化的基石;“心性”学说对宋明两代理学家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内容影响巨大;通俗易懂的宣教方式使《六祖坛经》成为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学作品。西方人瓦茨氏(AlanWatts)因而将《六祖坛经》看成是“东方精神文学的最大杰作”,而近代国学大师钱穆将之与《论语》、《孟子》等书并列,本书成为探索中国文化的必读经典之一。"
    经部12.7万字
    7.4万人气
  • 会员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且被广为流传的一种儿童启蒙的读物,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为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所
    国学普及读物7万字
    7.4万人气
  • 会员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集部24.4万字
    7.3万人气
  • 会员
    陈寿的《三国志》是纪传体史书,脉络分明、文章简练,“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三国志》体系庞大,相对独立地记录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读者概括了解陈寿的《三国志》,需要做合理而讲究的取舍;此次对《三国志》的编写,以魏、蜀、吴三国全部君主作为纲领,再挑选具代表的人物,反复考量,确定篇章。定为曹魏六帝、蜀汉二帝、孙吴四帝,共十二帝及二十五个传记。对曹操、刘备、孙权三地的内容稍加删节,以说明他们的关键
    国学普及读物20.5万字
    7.3万人气
  • 会员
    《列子》,道家学派著作,相传为列子所撰。列子,生卒不详,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独立处世,善于修身养性。《庄子》中有其事迹传说,西汉刘向《列子传》谓“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属道家学派。《列子》共八卷,《汉书·艺文志》有著录,今本已非原书,约成于晋太康二年后。内容形式多为神话、传说、寓言,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成语便均出自其中。《列子》把“道”融汇于故事之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子部13.8万字
    7.3万人气
  • 会员
    《易经》是洁静精微的学说。我们知道,莲藕生长在淤泥之中,可莲花却洁静美丽,生活的现实红尘滚滚,但生活的真理却洁静精微。《易经》帮助我们在人世的红尘和泥泞之中找出洁静的真理,在浮躁粗俗的社会现象中呈现精微的智慧。《易经》六十四卦,可以视为社会、人生中的六十四种变化现象,代表了世界万事万象的典型,它们喻示了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明智对策。《易经》
    国学普及读物33.4万字
    7.3万人气
  • 会员
    “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流传颇广的短篇小说集。“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集部18.3万字
    7.2万人气
  • 会员
    《诗三百》中有明澈、清新的篇章,也有古奥难解的诗句,因此,华夏国学书院编著的《诗经三百首大师导读》在每一首诗后都附上了拼音和注释,并对诗的内容进行了简洁的解说,以帮助读者扫清阅读的障碍。同时,在后世浩如烟海的研究和评点中,《诗经三百首大师导读》精心遴选了近当代多位大师(包括鲁迅、胡适、朱自清、闻一多、傅斯年、俞平伯、顾颉刚等人)的观点,单独设立了“大师导读”的板块,让读者能够在聆听大师独到
    国学普及读物42.6万字
    7.1万人气
  • 会员
    葛洪所撰《神仙传》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共10卷,是其所著道教经典《抱朴子?内篇》的案例辅教之作,以具体人物事迹阐释他的“神仙实有”“仙学可致”的主旨。其中的故事,情节大多复杂、奇特,想象丰富,记叙生动,体现了魏晋时期的神仙观念及魏晋文士风气。其中不少人物常为后世养生文献所引用,一些成语和文化典故,如“沧海桑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杏林”“橘井”等,大众耳熟能详,已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古籍整理26.6万字
    7.1万人气
  • 会员
    《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
    古籍整理240万字
    7.1万人气
  • 会员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集部25.1万字
    7.1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