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序言
前言
1 铁路货物运输生产组织技术
1.1 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过程
1.2 规划型与组织型铁路货运生产组织技术
1.3 铁路货运工作和行车工作
1.3.1 铁路货运工作和行车工作的区别
1.3.2 铁路货运工作和行车工作的分工
1.3.3 铁路货运工作的经营主体
1.4 规划型和组织型铁路列车运行组织技术体系
1.4.1 铁路列车运行组织技术体系的划分
1.4.2 我国铁路列车运行组织技术体系的运输质量分析
1.4.3 规划型铁路列车运行组织技术体系的框架设计
2 铁路运输业重组探索和铁路货运公司
2.1 铁路和铁路运输的基本特性
2.2 铁路运输业重组探索
2.2.1 “区域公司”和“网运分离”
2.2.2 铁路运输业重组方案
2.2.3 铁路货运运营商
2.3 货物运输工作组织基本理论
2.3.1 货物运输工作组织体制
2.3.2 运输经营人
2.3.3 运输业务网
2.4 铁路货运公司
2.4.1 结点区
2.4.2 地区铁路货运公司
2.4.3 铁路货运公司的经营模式
2.4.4 铁路货运公司的管理模式
2.4.5 铁路货运公司的货源、货流组织工作
2.5 物流中心的建设
3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3.1 概述
3.1.1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意义
3.1.2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要素
3.1.3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编制技术
3.1.4 货物列车的种类
3.1.5 组织车流输送的结点系统
3.1.6 规划型铁路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3.2 装车地始发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编制技术
3.2.1 按日开行站—站装车地始发直达列车
3.2.2 按日开行站—区、站—编组站装车地始发直达列车
3.2.3 按日历开行始发直达列车
3.2.4 按日历开行站—站远程始发直达列车
3.2.5 按日历开行站—站短途始发列车
3.3 技术站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编制技术
3.3.1 建立单组列车编组去向的基本条件
3.3.2 建立分组列车编组去向的基本条件
3.3.3 车流合并有利性分析
3.4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
3.4.1 装车地始发直达列车编组计划
3.4.2 简单路网技术站间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3.4.3 复杂路网技术站间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3.4.4 去向别开行列车数和区段行车量
3.4.5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技术文件
3.4.6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调整
3.4.7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指标及其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4 列车运行图参数及通过能力计算
4.1 列车运行图概述
4.1.1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4.1.2 规划型列车运行图的基本特征
4.1.3 列车运行图的表示形式
4.1.4 列车运行图结构单元及结构参数
4.2 运行列车组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
4.2.1 双线区段运行列车组最小列车间隔时间
4.2.2 单线区段运行列车组最小列车间隔时间
4.2.3 运行列车组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
4.3 列车在中间站停车平均占用区间时间
4.3.1 列车在中间站停车平均占用区间时间概述
4.3.2 双线铁路区段Δt占的分析计算
4.3.3 单线铁路区段Δt占的分析计算
4.4 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
4.4.1 列车进入晚点及缓冲时间分布规律
4.4.2 两相邻列车间晚点的传播
4.4.3 平均列车后效晚点时间
4.4.4 列车后效晚点时间总值
4.5 铁路通过能力及其利用状态和列车运行图区段行车量
4.5.1 列车运行图区段行车量的意义
4.5.2 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
4.5.3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状态分析
4.5.4 列车运行图区段行车量
4.5.5 规划型、组织型铁路对通过能力利用的影响
5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5.1 列车运行图编制工作方法
5.2 高速铁路旅客列车运行图
5.2.1 编制高速铁路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分析计算方法
5.2.2 高速铁路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步骤
5.2.3 高速铁路旅客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5.2.4 高速铁路旅客列车中间站停车方案
5.3 既有线旅客列车运行图由组织型向规划型改革发展研究的技术路线
5.4 货物列车运行图及其流线结合方案
5.4.1 流线结合的意义
5.4.2 货物列车运行图编制依据和编制方法
5.4.3 货物列车运行线的铺画
5.4.4 流线结合方案
5.5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的评价指标
6 货车输送过程和货物运达时间
6.1 货车输送过程
6.1.1 货车输送过程概述
6.1.2 货车输送时间
6.1.3 铁路货车输送过程计划
6.2 技术站车流接续计划
6.2.1 车流接续计划的意义
6.2.2 合并车流列车编组去向的衔接配合
6.2.3 编制技术站车流接续计划的基本技术文件
6.2.4 技术站中转车流去向分析
6.2.5 技术站车流接续计划的编制方法及案例
6.2.6 技术站车流接续计划应用方法
6.3 货物运达时间
6.3.1 货物运达时间的意义
6.3.2 货物运达时间的计算
6.3.3 列车运行晚点附加时间的计算
6.3.4 规划型铁路货物运达时间测算方法
6.3.5 运到时限承诺方式
6.3.6 货物运输时间表
7 铁路快速货物运输系统
7.1 铁路快运货物和货物快运
7.1.1 铁路快运货物
7.1.2 铁路货物快运
7.2 铁路快运货物运输新产品系列设计方案及分析
7.2.1 快运产品设计的依据
7.2.2 新产品系列设计方案
7.3 铁路快速货物运输系统参数的确定
7.3.1 铁路客车快速货运市场参考运价率
7.3.2 货运动车组货运动车车辆的有利货运量
7.3.3 快速铁路新型棚车车组快递货物列车的编成
7.3.4 快捷货物列车的编成辆数
7.4 铁路快运货物列车运行组织
7.4.1 铁路快递货物列车
7.4.2 城市间快捷货物列车
7.4.3 铁路旅客列车装运快递货物运输组织
7.5 铁路快运货物运输业务
7.5.1 旅客列车装运快递货物的业务工作
7.5.2 快递货物列车的装卸车工作
7.5.3 既有线快捷货物列车的装车工作组织
7.5.4 铁路快递货物输送组织和经营方法
8 铁路日常运输工作组织
8.1 铁路“按图行车”调度指挥模式
8.1.1 “按图行车”调度指挥机构
8.1.2 “按图行车”的内涵
8.1.3 “按图行车”的工作模式
8.2 铁路日间货车输送方案
8.2.1 日间货车输送方案的意义
8.2.2 适应技术站日常出发车流变化能力的新技术
8.2.3 技术站日间货车输送方案的设计
8.2.4 车流变化状态
8.2.5 柔性货物
8.2.6 出发列车的车流接续
8.2.7 需要不固定运行线数和可配备不固定运行线数
8.2.8 规划型铁路日间货车输送方案适应日常车流变化能力的评价
8.2.9 技术站日间货车输送方案设计算例
8.3 始发直达列车月度运行计划和周期运行计划
8.4 日常空车运用计划
8.4.1 日常空车运用计划的三级平衡方法
8.4.2 装车用空车来源及使用条件
8.4.3 区段管内摘挂列车铺画方案、中间站列车发到间隔及车流
8.4.4 技术站车流区日常空车运用计划的编制方法和案例
8.5 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的编制
8.5.1 列车运行图中可利用的时间
8.5.2 列车晚点情况下的列车运行调整计划
8.5.3 突发事件影响行车情况下的列车运行调整计划
8.5.4 突发事件造成行车中断情况下的列车运行调整计划
8.6 货物运输工作统计
附录 符号表示及其释义
更新时间:2019-10-14 12: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