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前言
绪论篇
第一章 刑事证据法的中国问题
一、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新发展
二、建立、完善证据制度的制约因素
三、证据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证据采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五、证据采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证据篇
第二章 诉讼证据定义新论
一、如何定义“证据”:以逻辑学为视角的考察
二、认识层面的界分:证据是什么和证据应该是什么
三、解释论上对证据概念的分析
四、从功能层面对证据概念的分析
五、证据的形式
六、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证据概念解读的新思维
第三章 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引言
一、证据裁判原则——证据规定的“帝王条款”
二、合法性原则——证据规则的社会属性
三、关联性(相关性)原则——证据法则的逻辑基点
四、直接、言词原则——事实发现的前提机制
五、质证原则——真相查明的动态装置
第四章 证据能力研究
一、证据能力的概念
二、国外证据能力规则的比较
三、我国证据能力制度的现状和完善
第五章 口供证据效力研究
一、口供的基本概念
二、口供的证据效力
三、同案被告人口供的应用效力
四、我国司法实践过分依赖口供的原因探析
第六章 测谎结论的证据问题研究
引言
一、测谎结论的基本范畴
二、测谎结论应用的比较研究
三、测谎结论的证据资格
第七章 量刑证据研究
引言
一、量刑证据的研究价值
二、量刑证据的宏观透视
三、量刑证据的微观解析
证明篇
第八章 证据证明力问题
一、证据证明力的概念解读
二、证据证明力的决定因素
三、判断证据证明力大小的标准
第九章 刑事法上的证明责任与推定
一、证明责任的本质
二、证明责任的概念
三、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
四、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
五、我国刑事公诉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第十章 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若干思考
一、质疑传统的证明标准理论
二、各国刑事证明标准之比较与评价
三、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之重塑
第十一章 完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一种思路
一、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
二、标准与规则之争:证明标准的建构是否可能
三、定罪与量刑的分离:分而治之的前提
四、排除合理怀疑:死刑案件定罪的证明标准
五、排除一切怀疑:判处死刑的证明标准
第十二章 司法认知
一、司法认知的价值考量
二、司法认知的对象
三、对我国司法认知规则运用的建议
证据规则篇
第十三章 证据规则概论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二、口供自愿性规则与口供补强规则
三、最佳证据规则
四、传闻证据规则
五、意见证据规则
六、推定和司法认知
第十四章 推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障碍与出路
一、法律文化障碍透视及启示
二、政治、法律体制障碍透视及启示
三、犯罪形势障碍透视及启示
四、法律观念障碍透视及启示
五、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几点建议
第十五章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分析与建构
一、谁有资格提起排除非法证据的动议
二、如何提出非法证据排除动议
三、非法证据如何被审查
四、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之证明
第十六章 我国刑事庭审中交叉询问规则的重构
一、英美法系交叉询问的一般规则
二、大陆法系对交叉询问规则的借鉴
三、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交叉询问制度的现状和困境
四、重构我国刑事庭审中的交叉询问规则
证据评论篇
第十七章 刑事诉讼法证据制度修改的宏观思考
一、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偏失
二、刑事证据制度修改的方法论问题
三、刑事证据立法的体系化问题
第十八章 刑事再审案件的证据评定
第十九章 刑事证据法的新发展
一、“两《规定》”的出台背景——一起冤案
二、“两《规定》”出台的意义——两大进步
三、“两《规定》”的亮点——三项突破
四、“两《规定》”的不足——四个疑问
五、“两《规定》”的未来——五点建议
证据调研篇
第二十章 寿光证据开示试点模式的理论阐释
一、引言:选择证据开示而非阅卷制的理由
二、试点工作的研究方法与改革对象
三、寿光试点模式的具体内容
四、寿光模式的理论评析
第二十一章 “两个证据规定”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引言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程序
二、隐蔽性证据的使用
三、特殊侦查措施获得的材料用作证据
第二十二章 司法精神病鉴定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引言
一、鉴定主体
二、鉴定的程序
三、公安、司法工作人员对司法精神病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
四、证明标准的操作
五、对精神病人的安置
更新时间:2019-11-07 18: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