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重视低碳经济是大国的责任担当
1.1.1.2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1.1.3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
1.1.2 理论意义
1.1.2.1 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1.2.2 完善生态经济学理论
1.1.3 现实价值
1.1.3.1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最有效的手段
1.1.3.2 低碳经济是对当前经济增长模式的一种全新替代
1.1.3.3 测度低碳水平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决策依据
1.2 绿色发展与低碳经济学术史梳理
1.2.1 绿色发展文献梳理
1.2.1.1 绿色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1.2.1.2 绿色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1.2.2 低碳经济文献梳理
1.2.2.1 低碳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1.2.2.2 低碳经济实现途径研究综述
1.2.2.3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研究综述
1.2.3 碳排放文献梳理
1.2.3.1 碳排放驱动因素测度研究综述
- APP免费
1.2.3.2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 APP免费
1.2.3.3 碳排放交易机制与碳市场研究综述
- APP免费
1.2.4 碳税文献梳理
- APP免费
1.2.4.1 国外研究综述
- APP免费
1.2.4.2 国内研究综述
- APP免费
1.2.5 研究述评
- APP免费
1.3 本书框架
- APP免费
第2章 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理论基础与水平测度
- APP免费
2.1 低碳经济理论
- APP免费
2.2 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现状分析
- APP免费
2.2.1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
- APP免费
2.2.2 我国碳排放现状分析
- APP免费
2.2.2.1 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
- APP免费
2.2.2.2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现状分析
- APP免费
2.2.3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 APP免费
2.2.3.1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测算方法
- APP免费
2.2.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APP免费
2.2.3.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演变
- APP免费
本章小结
- APP免费
参考文献
- APP免费
第3章 中国碳排放总量与强度测度及时空演化
- APP免费
3.1 理论机制
- APP免费
3.1.1 标准差椭圆
- APP免费
3.1.2 LMDI法
- APP免费
3.2 碳排放总量与碳强度测度
- APP免费
3.2.1 碳排放总量测度
- APP免费
3.2.1.1 碳排放总量测度方法选择
- APP免费
3.2.1.2 碳排放总量测度
- APP免费
3.2.1.3 碳强度测度
- APP免费
3.3 碳排放与碳强度时间动态演变分析
- APP免费
3.3.1 全国视角
- APP免费
3.3.2 区域视角
- APP免费
3.3.3 省域视角
- APP免费
3.3.4 其他视角
- APP免费
3.3.4.1 城乡视角
- APP免费
3.3.4.2 行业视角
- APP免费
3.4 碳排放与碳强度空间动态演变分析
- APP免费
3.4.1 碳排放与碳强度分布现状
- APP免费
3.4.2 碳排放与碳强度空间分布变动分析
- APP免费
3.4.2.1 全国视角
- APP免费
3.4.2.2 区域视角
- APP免费
3.5 碳因素分解
- APP免费
3.5.1 LMDI分解模型构建
- APP免费
3.5.2 碳因素结果分析
- APP免费
3.5.2.1 结构效应
- APP免费
3.5.2.2 技术效应
- APP免费
3.5.2.3 经济增长效应
- APP免费
3.5.2.4 人口规模效应
- APP免费
3.5.2.5 总效应
- APP免费
3.6 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峰值预测及减排潜力研究
- APP免费
3.6.1 碳排放峰值
- APP免费
3.6.1.1 政策背景
- APP免费
3.6.1.2 文献综述
- APP免费
3.6.2 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现状
- APP免费
3.6.2.1 碳排放计算说明
- APP免费
3.6.2.2 工业行业碳排放测度分析
- APP免费
3.6.2.3 工业总体碳排放测度分析
- APP免费
3.6.3 工业部门碳排放峰值预测
- APP免费
3.6.3.1 工业部门分类
- APP免费
3.6.3.2 模型设计
- APP免费
3.6.3.3 预测结果
- APP免费
3.6.3.4 模型检验
- APP免费
3.6.4 减排能力分析
- APP免费
3.6.5 总结和建议
- APP免费
小结
- APP免费
3.7 中国工业碳减排成熟度研究
- APP免费
3.7.1 碳减排成熟度
- APP免费
3.7.1.1 成熟度定义
- APP免费
3.7.1.2 碳减排成熟度
- APP免费
3.7.1.3 量化方法
- APP免费
3.7.2 碳减排成熟度指标体系
- APP免费
3.7.2.1 指标选取
- APP免费
3.7.2.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APP免费
3.7.3 我国碳减排发展现状
- APP免费
3.7.3.1 省级碳减排发展现状
- APP免费
3.7.3.2 行业碳减排发展现状
- APP免费
3.7.4 基于灰色系统的碳减排成熟度分析
- APP免费
3.7.4.1 成熟度计算公式
- APP免费
3.7.4.2 省级碳减排成熟度
- APP免费
3.7.4.3 行业碳减排成熟度
- APP免费
3.7.5 总结和建议
- APP免费
小结
- APP免费
3.8 中国省级区域初始碳配额分配方案研究
- APP免费
3.9 碳排放权配额的初始分配原则与方式
- APP免费
3.9.1 碳排放权配额分配原则
- APP免费
3.9.2 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式
- APP免费
3.10 基于公平和效率的省域间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研究
- APP免费
3.10.1 基于能源的省域碳排放核算
- APP免费
3.10.2 基于公平的分配方案研究
- APP免费
3.10.2.1 公平分配原则
- APP免费
3.10.2.2 公平原则优先的配额分配结果
- APP免费
3.10.3 基于效率的分配方案研究
- APP免费
3.11 本章小结
- APP免费
参考文献
- APP免费
第4章 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三维效应研究
- APP免费
4.1 引言
- APP免费
4.2 文献综述
- APP免费
4.3 第二产业企业低碳转型的演化进程分析
- APP免费
4.4 构建第二产业企业低碳转型的三维主体演化博弈模型
- APP免费
4.4.1 模型的假设与构建
- APP免费
4.4.2 模型的分析与求解
- APP免费
4.4.3 博弈模型的稳健性分析
- APP免费
4.5 三维效应下的博弈模型仿真分析
- APP免费
4.6 本章小结
- APP免费
参考文献
- APP免费
第5章 中国碳减排政策演变及其效应评测研究
- APP免费
5.1 中国碳减排的国际承诺与政策演变
- APP免费
5.1.1 国际承诺
- APP免费
5.1.2 政策演变
- APP免费
5.2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 APP免费
5.2.1 理论与文献梳理
- APP免费
5.2.1.1 政策背景
- APP免费
5.2.1.2 理论机制
- APP免费
5.2.1.3 文献综述
- APP免费
5.2.2 检验策略和描述分析
- APP免费
5.2.2.1 检验模型
- APP免费
5.2.2.2 变量设定
- APP免费
5.2.2.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APP免费
5.2.3 实证分析
- APP免费
5.2.3.1 正态性分析
- APP免费
5.2.3.2 有效性检验
- APP免费
5.2.4 总结和建议
- APP免费
小结
- APP免费
5.3 碳税的动态CGE研究
- APP免费
5.3.1 CGE模型说明
- APP免费
5.3.1.1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 APP免费
5.3.1.2 MCHUGE模型
- APP免费
5.3.1.3 模型拓展
- APP免费
5.3.1.4 场景设置
- APP免费
5.3.2 仿真研究结果分析
- APP免费
5.3.2.1 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APP免费
5.3.2.2 产业效应分析
- APP免费
5.3.2.3 就业效应分析
- APP免费
5.3.2.4 主要结论
- APP免费
小结
- APP免费
5.4 非正式环境规制能否降低碳排放?——来自环境信息公开的准自然实验
- APP免费
5.4.1 非正式环境规制政策介绍
- APP免费
5.4.2 实证分析
- APP免费
5.4.2.1 模型构建
- APP免费
5.4.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APP免费
5.4.2.3 实证结果分析
- APP免费
5.4.2.4 异质性分析
- APP免费
5.4.2.5 稳健性检验
- APP免费
5.4.3 机制分析
- APP免费
5.4.4 结论
- APP免费
5.5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降低碳排放吗?——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 APP免费
5.5.1 理论基础与机制分析
- APP免费
5.5.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APP免费
5.5.3 实证结果分析
- APP免费
5.5.4 稳健性检验
- APP免费
5.5.5 机制检验
- APP免费
5.5.6 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 APP免费
5.6 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
- APP免费
5.6.1 环境规制与低碳经济
- APP免费
5.6.1.1 政策背景
- APP免费
5.6.1.2 文献综述
- APP免费
5.6.2 识别策略、变量和数据
- APP免费
5.6.2.1 计量模型的设计
- APP免费
5.6.2.2 变量设定
- APP免费
5.6.2.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APP免费
5.6.3 实证分析
- APP免费
5.6.3.1 空间自相关分析
- APP免费
5.6.3.2 空间双重差分
- APP免费
5.6.3.3 基于省域异质性的政策效应分解
- APP免费
5.6.3.4 稳健性检验
- APP免费
参考文献
- APP免费
第6章 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 APP免费
6.1 国外低碳经济发展实现路径
- APP免费
6.1.1 英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 APP免费
6.1.2 日本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 APP免费
6.1.3 德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 APP免费
6.1.4 美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 APP免费
6.1.5 欧盟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 APP免费
6.2 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借鉴
- APP免费
本章小结
- APP免费
参考文献
- APP免费
第7章 中国低碳绿色转型发展路径调适与制度安排
- APP免费
7.1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
- APP免费
7.1.1 坚持做大经济规模和优化升级结构两手抓
- APP免费
7.1.1.1 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做大国民经济总量
- APP免费
7.1.1.2 加快三大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提升产业素质
- APP免费
7.1.1.3 优化能源生产和使用结构,形成低碳能源新格局
- APP免费
7.1.2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
- APP免费
7.1.2.1 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体系
- APP免费
7.1.2.2 积极稳妥提高资源能源生产利用效率
- APP免费
7.2 增强碳排放防治能力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力保障
- APP免费
7.2.1 实施国家低碳战略,提供基础保障
- APP免费
7.2.1.1 建立健全低碳经济立法保障体系
- APP免费
7.2.1.2 加强执法监督
- APP免费
7.2.1.3 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 APP免费
7.2.2 加快低碳技术进步,抢占竞争高点
- APP免费
7.2.2.1 建立完整有效的低碳技术政策支撑体系
- APP免费
7.2.2.2 加快低碳技术对外引进吸收力度
- APP免费
7.2.2.3 坚持走重点依靠自主研发之路
- APP免费
7.2.3 综合运用市场手段,协同推动发展
- APP免费
7.2.3.1 给定碳价,引导低碳发展方向
- APP免费
7.2.3.2 发展碳交易,争取外部支持
- APP免费
7.2.3.3 培育低碳品牌,发展碳商业
- APP免费
7.2.3.4 提高准入门槛,发展低碳产业
- APP免费
7.2.4 加强碳汇综合管理,提升承载能力
- APP免费
7.3 制定合理的碳税政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手段
- APP免费
7.3.1 碳税基本概念及国外实践
- APP免费
7.3.2 我国实施碳税政策建议
- APP免费
7.3.2.1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碳税体系,从源头降低碳排放
- APP免费
7.3.2.2 完善相关领域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低碳经济
- APP免费
7.3.2.3 整合、协调政策及市场手段,提高碳税政策效果
更新时间:2024-03-28 19: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