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绪论
上编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纲
一、辨体:学科的基点
二、何谓文体:学科的起点
三、学科的基本内涵与对象
四、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关系
第二章 古代文体学要籍叙录
一、早期儒家典籍的文体史料与观念
二、总集类要籍
三、诗文评类要籍
四、集部之外的要籍
第三章 文体学史料的发掘和处理
一、类书与文体学
二、字书与文体观念
三、文体史料的释读与处理
第四章 文体学研究方法举隅
一、基于文献 察诸语境
二、考之制度 证以实物
三、跨越学科 佐以科技
四、本土情怀 国际视野
第五章 对“文本于经”说的文体学考察
一、从经学到文体学
二、从经各有体到文体分类
三、宗经与尊体
第六章 生命之喻
一、批评的比喻和文学的观念
二、从人体到文体
三、艺术形式与生命形式
四、有机的整体
五、对于批评方式与标准的影响
第七章 “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
一、从“伐能”到“薄命”
二、“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
三、“诗人薄命”:一种集体认同
四、从“薄命”到“无穷”
第八章 辨体与破体
一、文体风格的成因
二、破体与变体的趋势
三、契会相参 本采为地
第九章 文体价值谱系与破体通例
一、价值谱系与破体为文
二、以诗为词与以词为诗
三、以古入律与以律入古
四、以文为诗与以诗为文
第十章 中国古典风格学的形成及特色
一、人物品评与风格批评
二、“气”“体”的发现
三、“气”“体”的本质与特点
四、参照与比较
第十一章 体与性
一、从情志论到体性论
二、才性与风格
三、“文如其人”辨
第十二章 人品与文品
一、人品文品说的历史发展
二、人品诸要素对艺术品格的影响
三、人品与文品的深层关系
四、对人品文品说的评价
第十三章 江山之助
一、自然界留在精神上的印记
二、地域文化与人格塑造和创作
三、风土感召与风格创造
四、科学地评价地理环境的作用
第十四章 文学上的南北派与南北宗
一、南北文风不同论发展概述
二、南派北派的美学内涵
三、文学上的南北宗
四、南北文风差异的成因
五、重北轻南的文化心理
下编
第一章 中国早期文字与文体观念
一、文字形态与文体内涵
二、文字载体与文体命名
三、文字形(意)符与文体类别
四、文字声符与文体特征
五、文字规范与文体认同
第二章 命篇与命体
一、文体观念发生的研究路径
二、篇章形态与篇章意识的形成
三、篇章之命名及形态
四、从命篇到命体
第三章 “九能”综释
引言:“九能”说的提出
一、释“建邦能命龟”
二、释“田能施命”
三、释“作器能铭”
四、释“使能造命”
五、释“升高能赋”
六、释“师旅能誓”
七、释“山川能说”
八、释“丧纪能诔”
九、释“祭祀能语”
余论:“九能”说的接受和发展
第四章 从章句之学到文章之学
一、古书的句读标志与计量单位
二、两汉章句之学
三、《孟子章句》与《楚辞章句》
四、从经学向文章学的转折
五、篇翰意识的凸显
六、《文心雕龙·章句》的文章学理论
七、文章学对经学的反哺
第五章 任昉《文章缘起》考论
一、《隋志》称“亡”之书未必不存
二、唐宋文献中的《文章缘起》
三、《文章缘起》之著录体例及其特色
第六章 宋代文章总集的文体学意义
一、唐宋新文体的确认与传播
二、从总集看宋人的古文观念
三、总集叙次与文体、文学观念
第七章 评点之兴
一、评点的学术渊源
二、南宋诗文评点举要
三、刘辰翁:第一位评点之集大成者
四、圈点的符号意义与评点的文化意味
第八章 明代文章总集与文体学
一、“以体制为先”与“假文以辩体”
二、序题:一种流行的批评方式
三、文体分类:集大成与新开拓
四、综论:特色与影响
第九章 论“序题”与“序目”
一、关于“序题”的定名
二、序题的产生与兴盛
三、序目的形成与影响
四、作为批评文体的序题与序目
第十章 黄佐的《六艺流别》与“文本于经”的思想
一、黄佐与《六艺流别》的编纂
二、建构“文本六经”的文体谱系
三、《六艺流别》的文体学史价值
四、《六艺流别》与文体分类学
第十一章 贺复徵与《文章辨体汇选》
一、贺复徵生平事迹与《文章辨体汇选》产生的背景
二、《文章辨体汇选》的编纂体例
三、《文章辨体汇选》的编选特色与价值
第十二章 《四库全书总目》的文体学思想
一、文体谱系与文体本色
二、文体的分类与归类
三、文体源流论
四、调和骈散之争
五、史传与小说
第十三章 《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一、论宋人读书法与评点
二、论孙、钟评点与晚明文风
三、《四库全书》对于评点的观点与立场
四、《四库全书》学术立场分析
第十四章 “我学”与“西术”之争
一、王兆芳生平与学术师承
二、《文章释》的写作与刊刻
三、《文章释》的文体谱系
四、王兆芳与《文章释》的意义
附录 中国文体学研究的百年之路
一、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体学
二、晚清民国:革命性的转型
三、1950年代至1990年代:曲折的复兴
四、21世纪:中国文体学的盛况
五、建构现代意义的中国文体学
六、百年学术史的意义
本书篇章来源说明
初版后记
增订本后记
封底
更新时间:2024-10-23 17:5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