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编委会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出版说明
总论
导言
第一节 地域文学研究方法刍议
第二节 地域文学研究实例试示
第一编 山东文学之渊源及初步发展
第一章 山东文学的辉煌肇端:先秦时代
第一节 缘起
第二节 走向经典:《诗经》暨《齐风》《曹风》《鲁颂》
第三节 文化与文学元典:杂散文形态
第二章 山东文学的漫长发展阶段:汉至唐五代
第一节 相对沉寂的两汉文坛
第二节 勃发辉煌
第三节 渐进的历程:南北朝的山东籍作家与隋唐五代的山东文坛
第二编 宋代山东文学
概说 总体特征及社会文化面貌
一 时代文学词的高潮与诗文的平缓演进态势
二 自觉的理论批评意识
第三章 变化流程
第一节 北宋至南宋前期的诗文
第二节 发声惊挺的山东诗文
第三节 一代文学的极盛标志——词
第四节 双峰并峙的山东词坛
第四章 主流作家
第一节 纵横初宋的王禹偁
第二节 李之仪与晁补之
第三节 旷世才情李清照
第四节 豪雄盖世辛弃疾
第五章 余论
第一节 开风气之先的词学理论与批评
第二节 苏轼等客籍作家在山东的创作活动
第三编 元代山东文学
概说 总体特征及社会文化面貌
一 独特的“世侯文化”与“运河文化”
二 源远流长的儒家传统文化
三 俗文学空前发展的总体特征
第六章 变化流程
第一节 诗词仍多承循唐宋余绪
第二节 时兴新曲争相创作搬演
第七章 主流作家
第一节 写“水浒戏”的名家高文秀和康进之
第二节 写世态人情戏的高手武汉臣与张寿卿
第三节 著名散曲家张养浩
第八章 余论
第一节 作为文化现象出现的戏曲重镇——东平
第二节 “水浒戏”的文学流变意义
第四编 明代山东文学
概说 总体特征及社会文化面貌
一 严酷的政治环境与严密的思想钳制
二 高压态势下的文学
第九章 变化流程
第一节 诗文的嬗变
第二节 曲坛新局面的开拓
第三节 长篇白话小说的高度繁盛
第十章 主流作家
第一节 边贡与李先芳
第二节 李攀龙和谢榛
第三节 集豪放派大成的散曲家冯惟敏
第四节 击响明传奇前奏的李开先
第五节 《水浒传》:英雄传奇小说的楷模
第六节 《金瓶梅》:第一部文士个体独立创作的长篇世俗人情小说
第十一章 余论
第一节 “驿路文化”与山东文学
第二节 “历下诗派”
第三节 明代山东的族群作家
第五编 清代山东文学
概说 总体特征及社会文化面貌
一 前期的空前繁荣
二 叙事文学的崛起
三 中后期的由盛而衰
第十二章 变化流程
第一节 诗文:正统文学的复兴
第二节 曲坛晚晖
第三节 古典小说的光辉终结
第十三章 主流作家
第一节 丁耀亢与宋琬
第二节 “一代正宗”王士禛
第三节 曹贞吉和赵执信
第四节 一代戏剧大家孔尚任
第五节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第六节 家庭小说:《醒世姻缘传》
第十四章 余论
第一节 “本朝诗人,山左为盛”
第二节 客籍作家在山东的文学创作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更新时间:2025-04-25 18: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