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知识与实践课堂在线阅读
会员

电子电路知识与实践课堂

蔡杏山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工业技术电子通信6.1万字

更新时间:2018-12-27 15:41:34 最新章节:8.3.2 可控桥式整流电路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实践和项目驱动为主线讲解电子电路,讲解知识点。主要内容包括常见的电源电路、放大电路、集成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无线电发送与接收电路以及晶闸管电路等知识。内容实用,讲解精炼,与教材有明显不同,通过图表结合方式讲解,特别适合初学者阅读。
上架时间:2009-01-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将重点介绍面向5G的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大规模天线的基本原理、三维和高频段信道建模方法、波束赋形传输方案、系统设计、标准化制定以及试验平台开发与验证等关键技术原理和系统设计进行全面介绍和详细分析,为读者呈现出5G多天线技术发展的美好前景。
    陈山枝 孙韶辉 苏昕 王东明 李立华 高秋彬等工业19.2万字
  • 会员
    本书从5G的需求与愿景、5G研究项目与标准化进展等方面入手,介绍了5G的引入情境和现状,接着说明为达到5G需求所使用的无线传输新技术,以及为满足业务应用的弹性需求而设计的新的网络架构,并分析了5G可能的频谱资源,最后分析和探讨了5G网络规划和工程建设,同时展望了未来5G的应用发展前景。
    朱晨鸣 王强 李新 彭雄根 贝斐峰 王浩宇编著工业13.5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智能互联网时代下5G网络与XR的有机融合,通过5G网络赋能XR、XR助力5G发展的双重视角,讨论了5GXR的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和开发案例,内容涵盖5G网络基础知识、XR基本原理和技术分支、XR云化平台、5GXR网络部署、XR终端产品、XR开发引擎等关键技术。针对XR两大分支VR和AR应用开发场景,分别探讨了SteamVR/UnityVR、ARKit/ARCore等框架的技术原理、组
    唐宏 武娟 刘晓军 赵瑛 徐晓青编著工业16.1万字
  • 会员
    本书对4G无线网建设全过程的新思路、案例、注意点进行了梳理、提炼和总结,以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的高度,对4G无线网建设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实践指南。全书首先介绍了4G网络技术特点和业务特点,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G网络规划的新思路,最后针对4G无线网建设和优化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季智红 房磊 杨军 方韧 蒋友文 毕丹宏等编著工业15.3万字
  • 会员
    本书根据华为HCIA-RoutingSwitchingV2.5认证考试大纲编写,旨在帮助读者掌握网络通信基础知识,熟练使用华为的网络设备组建企业局域网和广域网及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能够配置企业的网络安全,并掌握前沿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本书内容包括网络基础、TCP/IP协议、华为VRP操作系统、IP地址和子网划分、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以太网组网技术、ACL和AAA、网络地址转换、DHCP服务器、W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编著工业22.6万字
  • 会员
    本书介绍了现代发展起来的几种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经验模态分解、广义S变换、小波变换、局域均值分解和高阶统计量及其组合方法等常见的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阐述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大地电磁测深、振动信号分析与机械故障诊断、近红外光谱去噪与物质检测和核磁共振测井等几个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
    蔡剑华工业0字
  • 会员
    本书回顾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5G商用所面临的挑战,概述了5G的网络结构及关键技术,介绍了5G无线网络、5G超密集组网、5G毫米波网络、5G室内分布系统、5G核心网以及5G传送网的规划与设计。本书适合从事5G技术研究的人员阅读,也适合从事5G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维护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应用技术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所有关心5G移动通信的读者阅读。
    张传福 赵燕 于新雁 林善亮 孙辉编著工业16.5万字
  • 会员
    本书围绕SI消除/抑制的一般问题展开讨论,并描述各种场景下实现CCFD的方法。第一章描述了传统双工系统(FDD和TDD)的特点,显示两种传统系统克服SI的方法,并明晰了半双工的概念;第二章简述了关于CCFD发明的由来、频谱效率增益问题,以及实现双向通信的困难根源;第三章至第五章描述了SI消除方法和简单系统应用;第六章描述组网方法和相关研究;第七章讨论了CCFD低轨卫星设计;第八章介绍了在物理层安全
    焦秉立工业4.9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天地一体化的天基传输网络”为对象,在梳理清楚与其相关且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并界定清楚其内涵和边界情况下,从其航天系统特征和通信网络特征的顶层视角,给出了其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功能、不同体制、不同形态网络的运维管控系统的架构、拓扑、功能、协议及处理流程等。本书是作者三十多年从事天地一体化的天基传输网络及运维管控系统研发实践的总结,特别体现了运维管控与管理对象的不可分割性,强调了运维管控系统的设
    孙晨华 李斌成 林宇生 章劲松工业1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