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七十二堂写作课:夏丏尊、叶圣陶教你写文章
更新时间:2019-01-03 19:11:45 最新章节:关于《国文百八课》
书籍简介
《七十二堂写作课》是夏丏尊和叶圣陶合著的一部讲述文章作法的书籍。《七十二堂写作课》书中的文章均选自二人合编的《国文百八课》,《七十二堂写作课》是一本侧重文章形式的书,所选取的文章虽也顾到内容的纯正和性质的变化,但文章的处置全从形式上着眼。全书一共七十二讲,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章及文学体裁,记叙、说明、议论、应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每一类别都有十分精到又浅显易懂的见解与指导,是人们学习写作、提高写作技能的不可不读的好书。
上架时间:2017-08-01 00:00:00
出版社:开明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夏丏尊 叶圣陶
最新上架
- 会员平成年代的日本社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风险与危机,维系社会秩序良性运行的道德伦理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裂变和转型。本书立足于转型期的平成社会,依据文学所承载的文化建设功能,利用代表日本当代文学律动的芥川奖这一平台,将各自书写的、相互独立的30位获奖女作家的30部获奖作品聚焦在“价值取向”这一主题下,对日本社会价值取向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获奖女作家文本世界的现实书写,围绕迷失中的问题呈现、现实中的问题探索、文学47.1万字
- 会员本书聚焦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昆明,跳出了将昆明仅仅视为西南联大“背景”的研究思路,通过挖掘、梳理原始文献资料,细察了文学作品中所传递的文人心态与文化氛围,展示了昆明作为战时“文化大都市”的特殊魅力。抗日战争促进了昆明的现代化转型,从内地来昆明的文化人士改变了昆明的文化生态,刺激了本地人的文化认知,由此形成了由外来者、本地人、昆明城共同构建了的独特文化空间。本书对抗战时期昆明文化空间的考察,丰富了抗战文学20.8万字
- 会员本书在“现代”与“反讽”两个关键词的观照下,既讨论中国禅宗思想,又讨论武侠文化,还兼及当下各种典型文学案例。目的在于,将某种文化内的最高精神产品,与普通的、世俗的精神产品进行并置解读,在公认悬殊极大的不同对象中寻找共性,探讨他们是如何又为何同样始于“现代化经验”,而终于向“反讽美学”开掘的。以此种种,本书期望通过观察文学与文化中相反相成的侧面,及其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伪”交错文学20.2万字
- 会员清代杭州驻防旗人群体与杭州城人民群体的关系经历了由冲突走向融洽的过程。驻防旗人逐渐被杭州悠久醇厚的汉文化底蕴所吸引,进而揣摩、学习,写作了大量的汉语诗歌作品。这些诗歌既有与汉族文人表达的相似之处,又有鲜明的族群特征,是清代民族文学融合的范例。本书以杭州驻防文人诗歌为研究对象,既在历时流变中探讨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的演变过程,又由家族文学、地域文学、创伤叙事等视角寻绎其创作的独特性,力图全面揭示这一群体文学22.5万字
- 会员本书丰要目标是在汉魏六朝诗歌音乐传播与文本传播并行、交叉与相互转化的历史语境中,考察诗乐共生和诗乐分离的过程,以及诗歌多种传播方式与诗歌文学嬗变的内在联系:第一、第二章,系统梳理汉魏六朝配乐歌唱、徒歌、吟诵等几种主要的诗歌口头传播方式及其历史,厘清该时期石刻,题壁、传抄、结集等几种主要的诗歌文本传播方式的早期形态及传播特点;第三章讨论汉魂诗歌创作机制与诗歌音乐、文本交叉传播形态;第四、第五章,对“文学21.7万字
- 会员20世纪,西方小说出现一种百科全书化趋向。它是在传统经典小说衰落之后,对小说艺术无限可能性进行实验的可贵成果,也是西方小说在当代知识体系中寻找自身价值的有效尝试。本书通过对具有百科全书特征的叙事文学的溯源分析,以及对当代相关学者理论与创作实践的考察,界定当代西方小说百科全书化趋向的范畴,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其中,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艾柯小说创作中的百科全书化趋向尤其典型,影响深远,不仅小文学2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