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工资制度、劳动关系及收入:基于行为理论的研究
更新时间:2019-09-20 15:49:09 最新章节:注释
书籍简介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新型劳动市场和劳动关系的要求,我国已广泛推行最低工资政策,并正大力提倡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本书结合作者在美国和中国两地从事的相关研究,主要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出发,探讨工资集体谈判和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关系和工资水平的影响。本书首先总结工资集体谈判制度和最低工资标准条件下,影响劳资双方决策的行为机制,主要考察包括互惠与公平感、相对收入与参照点效应、自我服务的认知偏差等非传统经济理论所讨论的因素。然后结合使用实验室实验、对谈判双方的问卷调查和劳动统计数据的计量分析等方法,验证行为理论对不同工资谈判环境下的结果的推测。本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由于公平感受自我服务偏差的影响,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中所选择的工资参照点往往不同,因此地区内的工资差距会增加谈判僵局发生的可能性;工资集体协商有利于提高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缩小收入差距;信息在工资谈判中起重要作用,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人们对公平的关注减少,对策略的关注增多;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最低工资政策可能对工人收入有负面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书针对我国劳动市场和工资制度的特殊环境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2-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湘红
最新上架
- 会员从“一无所有”到“无所不有”,义乌创造了“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的经济传奇,成为反映中国改革开放最经典的县域经济崛起发展的样本。《义乌经验:中国政府与市场发展》以义乌市场40余年发展经验为研究对象,链接经济理论与发展实际,以政府行为与市场活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下的辩证关系为观察视角,阐释如何正确把握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边界。透过深入浅出、由表及里的论述,辅以市场决策者、市场管理者、市场主体者经济18.6万字
- 会员本书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小事入手,揭示了看似非理性行为背后的逻辑和理论根源,帮助读者避免落入非理性行为的误区,每章之后还有“生活小贴士”,为日常的经济决策提供启发与建议。经济10.7万字
- 会员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一些常见的历史事件和现象背后的成因,比如上古社会为什么贵肉贱鱼、春秋霸主为什么崛起于边陲、统一中国的为什么是秦国、“王莽改制”为什么失败、宋朝何以站上古代中国的经济高峰、一头牛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明代漕运为什么没有选择海运、古代中国为什么轻贱商人、“小农经济”缘何延续了两千多年等。经济12.9万字
- 会员本书以“新质生产力与产业数字化”为起点,深入探讨了在全球经济持续迈向数字化的今日,如何通过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书内容分为4篇,其中第1篇(第1章)从新质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其在产业数字化中的核心引擎作用,第2篇(第2~4章)分析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第3篇(第5~10章)深入研究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第4篇(第11~14章)提出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落地方案。本书的编写,旨在为经济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