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线阅读
会员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秦宣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中国政治6.6万字

更新时间:2019-10-25 18:28:45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首先介绍社会主义是什么,并简要回顾社会主义在世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阐释为何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并进一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3-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本书通过对湖南、四川多地基层治理实践的深入调研,搜集、整理了大量一手资料,对“党政统合”“一核多元”的基层治理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在厘清基层治理制度变迁的基础上,着重从“纵”“横”两向分析了基层治理的体系建构、运行机制和能力建设;通过辨析目前基层治理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基于系统化的视角提出实现协同治理的政策建议,对于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理
    孙莹政治15万字
  • 会员
    元代的政治制度,建立在蒙汉二元混合的政权结构与组织形式之上,是中国历史上管理如此广大疆域的多民族国家的一次尝试。监察机构职能的加强,行省制度的设立,土司制度的开创,以及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机构的设置等,都为后代所承袭。元代的政治制度在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陈高华 史卫民政治28.8万字
  • 会员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先秦诸子在理论上提出了一整套指导社会治理实践的学说,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备的社会治理思想。这些社会治理思想,不仅可以为当代社会治理理论提供一定的借鉴启示,也可以为当代社会治理实践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朴智慧。
    高延飞 胡月政治15.9万字
  • 会员
    会元是会试的第一名,他们是科举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如果要了解明代知识精英在科举中的生存状态,会元群体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样本。本书乘持大文学观念,以明代会元群体为对象,综合运用个案研究、群体研究和宏观研究,挖掘和解析了大量不为人重视的明人别集材料,立体化地探讨和呈现了明代科举与文学的关系。考证、述史、论析融为一体,笔致清通精当。
    周勇政治28万字
  • 会员
    本书为四川大学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院以宜宾为样本的系列研究成果,基于宜宾实践、宜宾案例和宜宾思考,从城乡基层治理的多维度、多视角、多领域对基层治理的关键问题、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系统化梳理,包括城乡基层治理的理论话题与政策议程、城乡基层治理关键领域研究和关键问题的宜宾实践、宜宾城乡基层治理的典型案例。本书是国内基层治理专家关于宜宾基层治理思考的结晶,是一本“站在宜宾看全国、站在全国反思宜宾”的
    姜晓萍主编政治19.7万字
  • 会员
    宋仁宗朝(1022—1063)是两宋思想、文学、政治各领域发生重大变革并形成自身特色的关键历史阶段。此期的儒学复兴、诗文革新和政治变迁彼此交融互渗,均主要由庆历士大夫这一复合型士人群体来承当和推动。本书聚焦北宋政治文化转型的过程,由党争、改革、言事、舆论、声望、贬谪、吏治、边事、文武关系、代际互动诸议题入手,全景展现庆历士大夫在长期被污名化的境遇下如何经由体制内外的一系列言说活动展开自我辩护,在阐
    王启玮政治67.7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于皇位传承这一中古皇权政治之核心问题,力图揭示特殊时代背景下皇位传承在不同时期之具体表现、前后联系与普遍规律,对相关重要政治事件与人物等做出新的阐释,系统梳理中古皇位传承中相关个体、家族与国家之命运纠缠,影响皇位传承之民族传统、门阀政治等关键因素,以及中古时代特质,藉此反映中古政治文化之变迁及意义。
    姜望来政治16.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为主线,追根溯源,从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的原因、时间及移居方式,闽人三十六姓居住地久米村的兴衰,琉球王国对闽人三十六姓的礼遇与重用,闽人三十六姓及后裔对琉球王国的贡献,闽人三十六姓对中琉朝贡贸易关系的作用与影响,闽人三十六姓氏源流考,久米村家谱与福建家谱的比较研究,福建中琉关系历史遗址调查等各个方面深入探究了明清福建移民对琉球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对中国与琉球绵延五百余年的政
    赖正维政治18.6万字
  • 会员
    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我国安全的战略指导,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安全观念体系,也是中国国家安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探究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体系并将其用于指导实践,对于推进我国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尝试在明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思想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家的安全态势和现实问题,为我国国家安全治理体系提供有益借鉴。基于此
    薛澜等政治1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