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治脾胃病在线阅读
会员

六经辨治脾胃病

章浩军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9.1万字

更新时间:2019-12-26 13:16:50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作者对《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进行探索与研究,创新性地将脾胃病应用六经辨证论治,该书具体介绍呕吐、吐酸、反胃、嗳气、呃逆、下利、便血、痞满、腹痛、胃脘痛、便秘11个病种应用。从《伤寒论》对相关疾病的机理探微、治法方药析要、六经证治应用以及病案治验举隅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具有以下两个特色:一者以六经辨证指导应用经方辨治脾胃诸疾;二者对脾胃病六经各证,均联合使用中医外治法,取内外治之所长,而达事半功倍之效果。正可谓:“六经之中有脾胃,脾胃之中用六经”。读者阅读可加深对《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的理解,并提升中医辨证论治水平。作者简介:作者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34年,为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十二五”国家重点中医专科培育项目——脾胃病专科学科带头人,拥有较强的写作能力与较高的写作水平,在国家级、省级公开发表“应用六经理论指导肠道疾病诊治”、“论《伤寒论》之和”等50余篇学术论文。
上架时间:2018-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章浩军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是学界公认的中医成才之路。名师难觅,临床难做,但书人人可读。经典永远是中医临床的理论指导,初学中医者读,具有临床经验者读,国医名师、国医大师依然在读,不同层次的阅读者对经典领悟的程度不同。对经典,尤其是对无解释的经典原文的阅读,可使读者想象的空间更大,理解更加深刻,这就是阅读经典原文的意义。中医经典注释丛书,旨在向读者提供较好版本,注释其中难以理解的字词,使读者在阅读时
    (汉)张仲景撰 王海焱 王燕兵注释医学12.4万字
  • 会员
    本书对宋本《伤寒论》条文进行了重新排列,在于能使读者更深刻地学习与研究《伤寒论》,跟随仲景的思路,去动态地学习疾病的表里深浅的变化,重视人体正气在发病时的强弱盛衰,邪正相争时的进退出入动态变化过程,加强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而“思过半矣”。这样,就可避免大多数人用单纯的症候群归类、方证相对等观点简单化看待仲景学术思想的弊端。本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伤寒论》基本情况及气化内容介绍,下编逐条按照作者新编
    韩世明编著医学39.2万字
  • 会员
    中医阳掌疗法临床操作简便,对各种关节肌肉性疾病和内科杂症具有较好疗效。本书通过文字与影像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医阳掌疗法的技术特点、练功方式和操作规范等进行系统讲解和阐释,并辅助病案分析、药物应用等以加深读者对该疗法的理解和学习。本书总体设计贴近临床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兴趣,便于掌握学习,是不可多得的中医特色绝技推广专著。本书基于临床实践经验,结合中医特色疗法道、法、术
    谭爕尧 张浣天 王进忠主编医学12.4万字
  • 会员
    桐君是一位有学术贡献的医药人物。他的著作《桐君采药录》原书虽已不存,但其中一些知识通过各种形式得以留存,对后世中医药学术产生一定影响。桐君作为早期有代表性的著名医药人物,其生平虽难于考证,但留下不少传说故事,影响深远。其中最具影响的莫过于他来到浙江桐庐隐居并指桐为姓的传说,据载桐庐县、桐君山均因此而得名。这些传说深深影响着当地文化,成为民俗信仰之一,受到广泛纪念。由此还衍化出许多与桐君有关的文化遗
    郑洪 徐晓聪编著医学17.2万字
  • 会员
    以蔡炳勤临床验案为主要内容,涉及内科、外科等多个学科,结合多位作者的学习体会,对广大读者领会名医学术思想大有裨益作者常钢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全身介入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介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介入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分会委员。
    刘文导 刘明主编医学11.7万字
  • 会员
    2019年9月,北京针灸学会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准备合作再推出一套《北京针灸英才丛书》。策划这套丛书立足于展示北京针灸界中坚力量的临证精华,以反映当今北京针灸的发展现状,推动北京针灸学术水平的提高和针灸事业的发展。本书为分册之一。
    陈枫医学10万字
  • 会员
    陈教授从事周围血管疾病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陈柏楠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梳理总结,既是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可以提高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和周围血管疾病防治水平,将“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落到实处。
    王雁南 许永楷 张大伟主编医学18.3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明确指出中医脉学乃是一种用深邃的心灵与灵敏的触觉形成的经验科学,并客观地说明这种经验科学的实用价值。第二章是对两手寸关尺六部分候脏腑的机理,试图用寸口之脉乃是心血管之脉与经络系统之脉的集合这一观点作出阐释与探讨。第三章为“脉象分类及各种脉象的病理基础”,提出新的脉象分类的标准,并吸收临床上常能见到的,为西医所称道的5种脉名,中西合流共为36种脉象,依照二分法的划分原则,分为形态
    周楣声医学12.6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分为11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苗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意义、分析技术、生物样本前处理技术、研究方法和研究展望;第2章到第11章分别对贵州特色苗族习用药材头花蓼、隔山消、杜仲、荭草、白及、羊耳菊、天麻、黑骨藤、红禾麻、云实皮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药动学研究、实践与应用进行全面归纳与论述。全书内容丰富,数据翔实,方法可靠,是一本有实用价值的工具书,可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希望本书能
    黄勇 巩仔鹏主编医学2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