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新思维:以广西为例
更新时间:2020-05-19 17:21:33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广西处于祖国的南大门,地形地貌十分独特,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片海,陆地总面积23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5350多万。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这里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族十二个世居民族,此外,还有满、蒙古、朝鲜、白、藏、黎等25个其他民族成分,是全国民族成分较多的省区之一,更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主要谈研究的对象、内容、背景及现实意义,相关研究、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特色。第二章广西民族文化资源概述,主要谈广西民族文化资源的性质、形态、范围及其与其他资源的关系。第三章广西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谈民族文化资源配置的含义、内容和方式等。第四章民族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主要谈什么是文化产业,民族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以及民族文化资源对于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第五章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主要谈民族文化资源如何保护、保护的重要意义,如何开发、开发的途径与方式,开发的基本原则等。第六章广西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论述广西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以及开发的方式方法。第七章地方政府对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政策扶持,主要谈政府应该如何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法律体系,引导、鼓励民族文化资源投入市场运营,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成果及经营者的积极性。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沛新
最新上架
- 会员《乞伏鲜卑资料辑录》收集上起乞伏鲜卑见诸史载,下至刘宋元嘉八年、北魏神?四年(431),乞伏鲜卑建立的西秦政权灭亡。详尽收录了纪传体、编年体、典制体史书以及大型类书、地理总志中有关乞伏鲜卑的资料。凡各类典籍中有“乞伏”或“乞佛”字样,及虽无“乞伏”字样而其内容为记载乞伏鲜卑事迹者,概予收录。以及典籍中明确为乞伏鲜卑人的记载,一并收录。所收资料,酌分段落,无标点者均加标点。历史13.1万字
- 会员《西北民族论丛》以“西北民族”为研究重点,主要方向为西北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西北民族与邻国交流史、西北民族宗教文化研究、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等。从学科来讲,西北民族研究不仅涉及历史学中的民族史、中外关系史、历史地理、历史文献学、科技史、文物考古等学科;而且也涉及民族学、社会学、地理学、法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大学科,反映了海内外相关领域的最高研究水平。历史32.9万字
- 会员长期以来,学界对元末陈桱所撰《通鉴续编》中的蒙元史事,缺乏系统认识。本书即全面考察《通鉴续编》中的蒙元史事,主要探索辨析其史料来源,厘清陈桱撰述时的文献背景。同时,掘发并考释其中独具史料价值的内容,为蒙元史研究提供新材料;勾勒出所述蒙元王朝的基本面相,借以重新思考蒙元历史的叙事问题;辨明所记蒙元史事在后来的文献传承情况,从中追踪古代纲目体史书由私修转入官修的大致轨迹。历史21.6万字
- 会员本书集中收录作者研究中古时代与内亚各人群有紧密关联的各种名号的文章。通过分析这些内亚名号的结构、功能、语源、应用及流变,整理传统文献中某些难以理解的汉字音译语词,使它们发挥揭示历史复杂面向的作用。历史27.5万字
- 会员本书以战国秦汉西南民族地理的格局与观念为研究对象,旨在详细梳理和研究族群演进格局、“华夷之辨”思想对族群空间建构影响的基础上,揭示民族地理观建构路径,阐明民族地理观与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空间建构的关联。基于汉文史籍、汉译彝文史籍、考古、碑刻、环境考古等资料的梳理,文献分析、形象学、环境史、概念史等方法的使用,研究揭示:(1)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具有区域性与族群性双重特征,且西南族群演进的“区域性多元一历史34.1万字
- 会员《东胡系民族基本史料辨析研究》包括《乌桓基本史料辨析》《两汉三国时期鲜卑基本史料辨析》《慕容鲜卑基本史料辨析》《宇文鲜卑基本史料辨析》《段部鲜卑基本史料辨析》《拓跋鲜卑基本史料辨析》《秃发鲜卑基本史料辨析》《乞伏鲜卑基本史料辨析》《吐谷浑基本史料辨析》《柔然基本史料辨析》《契丹基本史料辨析》《库莫奚基本史料辨析》《室韦基本史料辨析》等十三篇东胡系民族文献史料辨析研究成果,力求在充分占有文献史料的基历史25.1万字
- 会员《契丹资料辑录》主要辑录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以及五代初期约五百多年契丹的史料。收录时间,上起自契丹之名始见于《三国史记》记载的378年(东晋太元三年、高句丽小兽林王八年),下讫于907年(唐天祐四年、后梁开平元年)耶律阿保机取代遥辇氏称汗建国。历史3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