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张洁研究资料
更新时间:2020-06-08 11:56:23 最新章节:第41章 注释
书籍简介
《张洁研究资料》是《中国新时期作家研究资料汇编》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图书主编为中国最权威文学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从1976年至今对作家的文学批评与研究成果中,遴选出能够代表各个阶段研究水准的论文近四十篇,从不同角度解读张洁及其文学创作活动。
品牌:百花洲文艺
上架时间:2019-01-01 00:00:00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百花洲文艺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竹枝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文字载体之一,其形式固定、内容庞杂、风格谐趣,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和传承,成为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书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以元代至民国时期京津竹枝词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与范围,初步探析京津竹枝词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描摹其中所记述与呈现的城市民俗生活与城市民众类型。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引入民俗文献的体例与立场问题,重点探讨以诗体形式存在和流传下来的京文学18.8万字
- 会员桐城派作为清代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与清代学术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第一,作为清代理学中坚的桐城派在发展轨迹上与清代理学存在相似性;第二,它与清代汉学之间存在既相争又兼容的复杂关系。桐城派在有清一朝居于学术正统的地位,清朝灭亡后又被斥为“谬种”。这种学术及政治地位上的大起大落使桐城派具有了学术研究上的典型意义,对桐城派学术思想流变的梳理,不仅有助于对中国近代学术思想流变的认识,也文学17.6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涉及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薇拉·凯瑟、卡森·麦卡勒斯,她们分属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文学奖得主以及特色鲜明的经典作家,分别以描写城市化背景下的美国北部、西部和南方而著称。以她们的作品作为研究内容,人们好似观看一幅全景图,能够全面而系统地洞察美国城市化中的人生百态和社会变迁。具体内容包括四部分:(1)托妮·莫里森笔下的美国北方城市;(2)薇拉·凯瑟眼中的美国西部大开发;(3)卡森·麦卡勒斯和美文学20.3万字
- 会员本书以俄罗斯人口较少民族埃文基的英雄史诗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史诗研究专家及人类学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母题分析、比较研究、文学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厘清埃文基英雄史诗这一民间文学的叙事体裁类型,着重分析了埃文基英雄史诗的特色母题、典型形象和艺术特色等诗学特征;同时钩沉史诗中蕴含的狩猎文化、萨满文化及民族传统文化,解读民族经典文化等;阐释埃文基英雄史诗中体现的本民族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探讨了埃文文学23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国内外美国小说研究之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文学接受批评和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为理论参照,通过细读自20世纪初以来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美国小说研究论文和重要出版社出版的美国小说研究论著及相关研究学术论文与论著,深入研究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1901-1978年、1979-1999年、2000-2015年)中国美国小说研究的热点、角度、方法和总体走向,从整体角度历时性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美国小说文学41.4万字
- 会员本书注重礼乐精神对诸子时代文化阶层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立足传世文献,并充分利用简帛文献,部分还原了周代礼乐仪式流程。通过微观再现“演诗”艺术形态系统阐释了“文言”与“意象”、“乐言情”与“诗言志”、“演诗”与“乐德”观、“经世致用”等有着内在联系的儒家文艺思想命题,同时适当关注了道家文艺思想、美学思想,探讨了“不言”“真德”“大美”等重要命题,从而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诸子时代文艺思想的整体架构。文学22万字
- 会员本书在梳理晚明诗歌演进的基础上,从诗人心态的角度探究晚明诗歌的发展轨迹,论析晚明诗风由“复古”走向“性灵”的原因及晚明诗人对“师心”与“师古”的反思,并论述了明末爱国主义诗歌的创作情况。本书重点研究晚明主流诗人心态对诗歌走向的影响,以便准确把握晚明诗风的传承与新变。此外,本书还从晚明女性意识觉醒角度出发,对闺阁女性、青楼女性及“女山人”等创作群体进行深入剖析,总结了晚明女性诗歌发展的新动向。文学24.4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了《苏轼和北宋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黄庭坚和北宋后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南宋文学理论批评的新发展》《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明代复古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与发展》《明代的戏曲理论批评》《王夫之和叶燮的诗歌理论》等文章。文学43.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城市文学进行综合研究的第一部学术专著。本书以当代河南文学为研究视点,通观其城市文学的发展脉络。通过重回文学现场,在解读文本、考释史实的基础上,本书剖析其间的地域属性、文化心理、精神气质、城与人的发展史。河南的城市文学不仅触及了城市文学的普遍性问题,也呈现出很多不同的地方经验,包括历史积淀、古都文化下的城市光影与气韵、现代化进程中特定的心灵状态。而通过挖掘文学与历史经验所寻
- 会员本书以威廉·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帝国叙述为研究对象,以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作为理论支撑,结合文本细读、比较研究和后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探究威廉·华兹华斯在相关文本中表征出的意识形态内涵,以及文本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和地域政治背景下被赋予的话语指涉,审视这位浪漫主义诗人与帝国多重维度的政治交集,揭示诗人、诗作与时代之间的动态互动。
- 会员体育在美国的历史进程中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体育也在不少美国作家的作品中对表达主题和塑造人物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尚未引起文学批评界的重视,若予以关注,也仅仅是局部提及。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对德里罗小说中的体育叙事进行系统探讨的专著,让体育作为关键词进入严肃文学作品的阐释视野,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范式。本书从隐性叙事、历史书写和主体性等角度,深入系统地揭示出体育叙事与话语构建、身份认同文学理论16.6万字
- 会员本书以明代文言小说中汇编类作品为研究对象,立足文献考证,从文体类型与文献类型两种维度透视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现象,选择志怪体、世说体、博物体、小说丛书等汇编类型为代表,清査其文献家底,提炼其审美特征,阐释其文学成就,探究其学术贡献。在个案研究基础上,对明代文言小说汇编之兴盛背景、体例样态、价值及阙失等做了整体观照。文学理论2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