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认知翻译学
更新时间:2020-10-23 11:10:25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认知翻译学是认知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近年来获得快速发展,正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急需构建恰当的理论模型,对翻译中的语言转换及其认知机制做出理论分析,形成可供认知翻译实证研究检验的理论假设。《认知翻译学》以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的语言认知理论为基础,构建认知翻译理论模型,是认知翻译学理论构建的一个新的探索,所构建的分析模型颇具前沿性和前瞻性,并且将理论构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翻译现象所做的认知阐释既具有理论深度,也很有解释力,观点和结论具有创新性,是认知翻译学领域具有引领性的著作。《认知翻译学》以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语言认知理论为基础,对翻译涉及到的语义、语法及转换中的认知机制等展开分析,构建认知翻译学的模块化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具体的翻译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主要包括范畴化、概念转喻、概念隐喻、多义性、像似性、主观性、框架、认知识解、概念整合、关联理论、语篇认知等话题,这些话题分别涉及语言认知的不同侧面,有的旨在以语言认知理论对翻译背后的认知机制作出解释,有的旨在构建翻译的认知模型,反应翻译转换的认知规律。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6-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基于语言类型学视角,在充分汲取国内外已有连动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从句法属性、语义特征、语序特性、历时发展以及词汇化、构式化等方面,对汉语连动式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描写、分析与阐释,对汉语连动式在汉语语言体系以及世界连动语言中的地位和价值进行了论述与探究,为汉语连动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拓展了连动式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社科19.1万字
- 会员本书以“都”为主线,并辅之以另一个多功能副词“也”,在形式语义学、语用学的框架下,对汉语的焦点副词、话语话题、全称量化、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等多个现象进行了研究,发掘了不少新的事实,对若干经典理论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社科18.5万字
- 会员本书共收录10篇研究专论、2篇书评及1篇讲座纪要,包括《反思五四白话文的理论、实践,及其历史意义》《讲杜兴绘画:试论五山时期杜甫忠君形象之再定义与固化》《罗依果与中国学者的通信》等,体现了国内外汉学界在中国文学、文献、历史、中西交流等传统人文领域的新近研究成果。社科27.6万字
- 会员本书共分为九章,依次介绍职场新人写公文材料的难点、写公文材料时容易踩到的“坑”、从零开始接触写公文这件事的学习路径、写公文材料过程中遇到瓶颈时的处理方法、提高写作效率的“葵花宝典”、长篇材料的写作要点、写作法定文种的过程中常见的误区,以及工作情商“软实力”的培养要点,对于逃不开写公文材料任务的职场新人面对的问题,进行逐个击破、手把手指导。社科15.8万字
- 会员上古汉语服饰词汇研究属于特定语义范畴的断代研究,重点描写汉语服饰词在上古时期共时层面的静态分布与语义差异,致力于揭示上古汉语服饰词在历时层面的词汇演变与词义演变规律。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上古汉语服饰词汇共时分类描写,利用“词项属性分析表”对每个类别下的词项进行属性分析,以探求词项的语义差别、词义来源及演变情况。下编为上古汉语服饰词汇历时演变研究,揭示上古汉语服饰词汇演变的特点及演变动因,探究上古社科1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