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大变局与英国的政策应对(1864-1885年)在线阅读
会员

中亚大变局与英国的政策应对(1864-1885年)

杜哲元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外交、国际关系22.4万字

更新时间:2021-10-20 19:49:59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内容简介1864年中亚地区进入大变局时代,引起大变局爆发的第一推动力是俄国在中亚的大举扩张。由于中亚地区关系到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英属印度的安全,所以英国对中亚大变局给予了非常之关切,与俄国展开战略竞争,以防止俄国通过中亚去破坏英属印度的安全,这是19世纪英俄亚洲“大博弈”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英国相继推出消极的“精明无为”政策、积极的“精明无为”政策、适度的“前进”政策、激进的“前进”政策和勉强的“前进”政策,这些政策的中心目标是应对俄国威胁,主要焦点是阿富汗问题。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3-30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杜哲元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2001年6月15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6国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永久性政府间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对内遵循“上海精神”,对外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开放的原则。上海合作组织有两个常设机构,分别是设于北京的秘书处和设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本书系统介绍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历史沿革、基本情况、行动领域、前景和展望等
    肖斌政治18.2万字
  • 会员
    本书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前景进行了科学展望。中国为何能够在短短40年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其中最为重要的经验就是,始终把握发展是硬道理这个大方向。就对外关系而言,则是紧紧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书中作者都是国内国际问题研究界相关领域内的一流专家学者,他们从各个角度进行的深
    任晶晶 张蕴岭等政治25.7万字
  • 会员
    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代表的高层决策者欲将日本从二战后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建立经济、政治、军事与文化上强大的日本,开展了极富雄心的战略性外交。本书从历史事实出发,基于文献追踪与赴日调研,把日本外交置于国际秩序变革大背景下,主要立足于单元层面考察日本外交转型新动向,对日本外交战略与决策体制的“双转型”结构进行系统剖析,并就日本外交理念变革、体制重构、智力支撑、精英引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
    张勇政治16.3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当前全球化、地区化、跨学科的背景下,主要突出国际问题学科定位,使地区研究成为联结国别和全球问题研究的重要层面和节点,地域无问东西南北,理论和方法兼收并蓄,以“新地区研究”引领地区研究风气之先。本书依托云南大学特色鲜明的中国西南面向的地区和国别研究力量,同时这一研究面向的东南亚南亚正是中国周边外交与“一带一路”建设经略的重点地区,其大量主题既具有显著的地区特性,也具有普遍的全球性意义。
    卢光盛主编政治14.2万字
  • 会员
    当前中东正处于新旧秩序转换之中,其持续时间长短、前行方向皆是未定之数,而这一转换必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其实质是权力的调整与再分配。在这一调整过程中,美国、俄罗斯、欧盟、印度、日本等域外大国或组织以及土耳其、伊朗、沙特、以色列、埃及等域内大国,各自将扮演何种角色?作为新兴大国的中国将在新中东秩序构建中发挥何种作用,如何参与中东事务的解决?未来的新中东秩序又将是什么样的面貌?本书精辟分析了中东秩序
    唐志超政治20.9万字
  • 会员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就“一带一路”建设组织中外专家学者开展中外联合研究形成的成果,来自俄罗斯、埃及、巴基斯坦、美国、马来西亚、土耳其、新加坡、印度等22个国家30多位国外学者和30多位国内专家就“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全球新形势和新挑战、“一带一路”建设与多领域合作、推进“一带一路”的对策建议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研究,为了解“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国际合作进展和实施建设的行动概况等提
    王灵桂 赵江林主编政治13.6万字
  • 会员
    当前欧洲正处在异常艰难的时期——欧债危机余波未平,国际政治-安全危机接连爆发,逆全球化、民粹主义浪潮趁势崛起,英国脱欧,跨大西洋联盟裂痕进一步扩大——德国作为欧盟的“领头羊”和最大经济体,在欧盟层面发挥主导作用,近年来在国际危机管理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责任。本书力图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剖析德国国际危机管理理念,研究德国国际危机管理机制总体框架,以期为我国和国际社会的国际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和借
    邹露政治23.2万字
  • 会员
    本书梳理了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在防核武器、生化武器和导弹扩散领域的政策与做法、成效及其影响,勾勒出一幅美国单边、双边和多边防扩散政策框架的立体画面。作者把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防扩散外交和战略安全环境三个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深度研究专题个案,又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冷战后美国防扩散采取的新方式、新手段和新模式,尤其是其集防扩散、反扩散以及后果管理三位一体的政策,认为美国防扩散的实质是防威胁,为保障自己的绝对
    刘子奎政治22.6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国际格局变动的大背景下探讨中日关系的演进发展,既重视冷战格局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又观照中日两国的现实诉求,认为中日两国蕴含着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与现实基础。全书对中日关系恢复和发展的重要经验做了深入分析,尤其是对中国提出的“以民促官”和“求同存异”做了系统探讨,认为它引领了中日关系发展的方向。“求同存异”体现了中国在对待中日双边关系重大问题上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以及战略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
    史桂芳政治20.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行动,如何影响其他国家?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各国应该如何行动?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为何会对全球政治行为产生指导性、实践性影响?云集顶级学者,着眼思想前沿,《牛津国际关系手册》以权威视角与系统脉络,深刻呈现了国际关系领域的方方面面。从国际关系的学科定位、理论流派、研究方法,到国际关系与其他学科乃至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牛津国际关系手册》浓缩式地展现了国际关系的知识地图,是迄今
    (美国)罗伯特·基欧汉 约瑟夫·奈 菲利普·泰特洛克等国际关系52.3万字
  • 会员
    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国际关系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如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国际行为体与国家主权、国家利益与民族认同等,可作为国际关系专业本科和通选课教材。正在申报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
    阎学通 阎梁国际关系2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