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三部六病应用:刘绍武《仲景证治观》钩玄在线阅读
会员

经方三部六病应用:刘绍武《仲景证治观》钩玄

黎崇裕编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22.1万字

更新时间:2024-06-18 16:32:17 最新章节:内容提要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三部六病学派由山西刘绍武先生所创立,目前该流派和胡希恕先生、叶橘泉先生等流派被大众所熟知,研习者众多。其中《仲景证治观》是刘老关于三部六病学说的集中概括,为了便于理解和应用,收集了三部六病流派的相关书籍及附自己多年来对三部六病的体悟和运用,对刘老的《仲景证治观》进行重新编排整理,整体思路是以三部六病的学术思想为主导,对三部六病进行简述,并且将《伤寒论》115方以及《金匮要略》中大部分的方剂,全部纳入到三部六病体系内。笔者对《伤寒论》的相关条文和方剂反复进行研读,对于伤寒论中的方剂进行逐篇进行统计后发现,《伤寒论》其实有一百一十七首,缺方二首,实为一百一十五方。缺少的方剂为禹余粮丸和土瓜根方,此二方有方名,无具体的药物和用法。
上架时间:2023-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黎崇裕编著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产后编》,又名《宋氏女科产后编》,为宋氏家族内部代代相传、秘不示人的专著。宋氏女科,由唐开元时期宋广平与其夫人余氏同创,其后族人代代传承。至明代,第27世孙宋林皋(1553—?),在家族代代相授、密不外传的妇科疾病诊治经验和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其自身40多年的行医经验,于万历四十年(1612)撰写成《宋氏女科撮要》。至清,第36代传人宋祖玑(字瑾雍,生卒年不详)集宋氏族内多位医家的临床经验,汇
    (清)宋祖玑著 宋琳奕 宋泽军 宋世焱校注医学5.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最新出版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内经选读》教材为蓝本,依据《内经选读》教材的上篇绪论和下篇的哲学思想、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论治、摄生为编写体例,对教材中选用的经典原文依次进行校注、提要、图表解。本书特色图表解侧重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揭示出经典条文内容的内在(底层)逻辑关系,使经典原文易学易懂,成为学习《内经选读》的好帮手。该书作图注重经文逻辑联系,尽量避免与市面上所
    梁永林主编医学12.3万字
  • 会员
    廖诚菴实属清末道光年间御医,其临床经验均收录于《廖太医经验辨证录》一书中,该目前有两个版本:清刻本和1914年刻本明善堂藏板。成书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目前在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内藏有清刻本,网上有拍卖的明善堂板。本次整理出版的是廖诚菴出版前的手抄稿。本书呈现的是廖诚菴生平主要临床验案及其理论分析,其学术特点:擅长活用经方,特别是关于阴阳学说的深入探讨,理论与临床结合,尤其是关于阳虚证
    (清)廖诚菴医学6.9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是基础理论,中篇是伤寒纲要,下篇是伤寒温热。本书上篇根植于经典,理论出自于《道德经》《黄帝内经》《难经》,本书对经典中三元思想进行系统整理,使之成体系,形成中医思维的“三元世界观”,并以“三”为基,构建经脉系统,五行五味,六经六气生理病理模型。本书的中篇是伤寒纲要篇,其实就是用新理论去解构伤寒。历来解伤寒者,要么脏腑经络的理论,要么六经八纲,或是标本中气、五运六气,等等,
    李自东 李阳泉医学39.3万字
  • 会员
    本书为任之堂主人余浩的临床中药学讲稿。所谓“精通单味药,用药如有神”,书中详细讲解了临床常用的百种中药,讲授中不拘于以某一课本照本宣科,而是旁征博引,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以药物功效为核心,上联性能,下推主治和证候禁忌,分析入微,将中医理论精髓、临床用药心法、辨证论治思维有机融为一体。全书以口语的形式娓娓道来,既有对中医经典、中药理论的真知灼见,也有对象思维、道医理论的深入思考,既有精彩的医案,也有独
    余浩编著医学14.2万字
  • 会员
    周楣声,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针灸学家。被国务院确认为有突出贡献的中医专家,并获得全国名老中医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周楣声教授书中对针灸学派的理论和技法做了重要阐述,撷取历代针灸文献之精华,贯串周氏四世传习之心得,不仅为针法之结晶,而且有所补充和发展。运用中医理论研究经络学说,通过对脉象分类与各种脉象病理基础的探讨,把抽象概念的中医论脉方式,推向具体。
    (清)周树冬 周楣声医学52.7万字
  • 会员
    《伤寒论今释》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显的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伤寒论》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汇或诠释,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
    陆渊雷著 郭江 李炜 高学松整理医学33.1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医药经典理论及临床经验30余年的总结,不仅对中医药业者有一定的启发、参考,对初学者亦有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广大的中医药爱好者的启蒙读物,有较好的社会效果及一定的经济效益。该书分为五个部分。一为“古义新解”。中医经典为学业之根本,自然反复研味为上,积滴成流,多多益善。故作者年少时即留意于此,时时诵读,辄有体会,随记随录,验之临床,常有奇效,可奉为圭皋。二为“治法探源”。“方因证立,方随
    张霆医学19.8万字
  • 会员
    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之所以传承千载而不衰,延绵百世而不坠,最重要的是依托薪火传承这条主旋律和主基调。因此,深入探索中医的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对于厘清中医的流传脉络、把握中医的传承规律,促进中医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书内容分为4个版块,每个版块收录论文15篇左右,分别加编者按。四个版块初步拟定为:版块一:中医探源;版块二: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版块三:中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
    何清湖 陈小平主编医学2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