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温病论:从《伤寒论》角度讲解温病学在线阅读
会员

伤寒温病论:从《伤寒论》角度讲解温病学

李宇铭编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49.6万字

更新时间:2024-06-14 19:36:31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李宇铭博士对“寒温统一”的思考研究,是2020年新型肺炎疫情期间作者给一批中医学生讲授的一门课。本书站在作者多年来研究仲景医学与《伤寒论》的基础,尝试贯通后世温病学的理论,本书的基本观点认为,《伤寒论》之中已经有系统的温病学诊治理论,只要明白其本源理论,可以与后世温病学沟通,补充温病学发展不足,加深对仲景医学的认识。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篇介绍《伤寒论》的生理病理理论,即张仲景的基础理论,包括发病,正气与邪气,三阴三阳六经理论;中篇为伤寒温病概念辨论,比较温病和伤寒的多种定义,外感风热与虚热外感,《内经》的温病概念,对温病的发病理论作深入讨论;下篇为叶天士《温热论》与吴鞠通《温病条辨》选讲,以张仲景解读后世温病学理论。
上架时间:2023-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本书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更新使用说明等。本书以《医经小学》为蓝本,参考诸家学说分类编纂而成。内容包括医学略论、医家传略、经穴图说、经络、脏腑、诊法、针灸、本草、外感病、内伤病、内科杂病、妇人病、小儿病、外科病、各科用药及急救方等。正文为歌赋,加注文以补充说明。是一
    (明)李梴编撰 田代华等整理医学40.1万字
  • 《长沙药解》成书于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是诠释仲景常用方药之作;是书取仲景书常用药物162种,分为4卷;以药为经,以方为纬,于每药之下,首述其气味归经,性情功用;继录《伤寒》《金匮》凡用本药之方,是方治证,逐一诠释之;释文远考《本经》之论,兼及前贤论述之得失,简明精当,条分缕析,实为辨章药性、弘扬仲景药法之宝筏。《玉楸药解》是论述仲景书未用药物之作;黄氏既撰《长沙药解》之后,取仲圣未用之药而
    (清)黄元御撰 麻瑞亭 孙洽熙 校注医学13.1万字
  • 会员
    光辉灿烂的古代中原文明诞生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学的源头就在中原。在南宋结束以前,中国医药文化的中心一直在中原,可以说在那漫长的古代岁月里,中原医学的发展就充分代表了中医学的发展道路。因此,研究中原医学对探讨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历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原医学的著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许敬生 徐江雁主编医学55.3万字
  • 本书出现于明代,是驰名中外的眼科著作。作者不明,后世托称唐·孙思邈撰。道有以目为银海,《银海精微》寓本书乃富含眼科理法方药之微妙精华之意。本书既汲取明代及其以前的眼科成就,又增加许多眼病诊治内容,将眼科理法方药和手术治疗学密切结合。全书2卷,列有82种病症,其中80个病症分别配有一图,标示病变部位或病变;治疗除了丰富的内治法外,还有劆、洗、针等治法,本书辨证细致入微,文图并茂,立法平正不偏,选方实
    (明)佚名氏撰 郑金生整理医学6.6万字
  •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四大经典(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和四小经典(包括《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及针灸歌赋、名家名言选编等内容。四大经典条文以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为准,四小经典条文邀请多位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根据临床应用价值等要素遴选确定,确保所选条文的经典性和实用性。本书编写对文中晦涩难懂之处进行注音,适合中医初学者、中医
    刘毅主编医学13.5万字
  • 作者本书著者吴生元教授乃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先生(“吴附子”)嫡子,早年就读于云南大学医学院(现昆明医科大学前身)学习临床医学,1960年师从其父吴佩衡先生学习中医,并在云南中医学院系统学习中医三年3年。本书强调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实践经验的结合,通过理论探幽、辨证发微、治法心要、临床实践心得、方药辨析、扶阳实践与学术传承探讨等6个部分,系统论述了著者对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的传承探索及其56年的临证经
    吴生元医学21.2万字
  • 本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本书是我国最早的著名古代眼科专著。全书共有十一卷。其中卷首为龙木总论
    接传红 高健生整理医学8万字
  • 气机升降是中医之道,它是人顺应天地运动的结果,古人观天察地获知其秘,并研究出其对有形的身体结构、无形的神意间的影响。本书论述了中药炮制、处方组成、治疗法则、中医理论及脉诊、舌诊、针灸、辨证方式中的气机升降,并通过病案讲解使用的具体方法,有助于中医临床工作者及学生理解、应用中医气机理论。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编介绍了中医气机学说的概念、起源及沿革,气机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中篇讲解了脏腑、经络
    席庸医学16.9万字
  • 本书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部分。在理论研究部分,将分别从古代医籍及现代文献两个维度,梳理证候的概念及成因的历史变迁与现代争鸣;分析证候“三因”学说提出的背景;从临床试验及动物试验研究证据,详细阐释致病因素、遗传体质、疾病阶段对于证候形成的影响,全方位解析证候“三因”学说的科学内涵。在应用研究部分,从证候辨识模式、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等三个方面,系统论述证候“三因”学说在临床诊
    王伟医学12.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两部分,上编“概念与理论”侧重于理论解读,主要运用知识考古的方法,回溯与重新阐释传统针灸的概念理论,着重讨论针灸理论形成时期的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下编“学术史专题探讨”侧重于史论,引入社会史与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对针灸学术史上重要命题与影响其理论演变的重要人物与事件作了分析。本书较为全面地呈现了针灸学术史上的重要概念命题的形成与演变,尤其对技术思想的演变历程与重要节点作了分析。
    张树剑中医22.6万字
  • 会员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之快,以及食品卫生的安全问题,不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诸如疲劳工作,饮食不节,生活压力,情绪压抑等危险因素无时不刻都发生在我们身上,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能够正确的认识很多生活常见疾病。所以本书选取的都是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选用单味中药巧治疾病,轻松解决生活“小毛病”,并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通俗易懂的语言,更贴近大众百姓,亲切的词汇一定会使你对本书爱不释手
    王富春 王朝辉中医4.8万字
  • 会员
    对于针灸学而言,民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代。传统的知识不断被质疑与解构,新的知识体系又没有完成构建,保守主义的针灸师与颇具新思维的中医医家之间既有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共享利益,同时又有学术观点与新旧之争。日本明治时期经历了针灸近代化历程,民国时期日本针灸医籍的译入,也影响了中国针灸的理论与实践。本书是关于民国时期针灸问题的学术论文集,分为民国针灸文献、民国针灸医家、民国针灸教育与传播、民国针灸学术变革4
    张树剑主编中医2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