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伤寒恒论(大字诵读版)
更新时间:2024-06-14 15:57:04 最新章节:问答
书籍简介
《伤寒恒论》为近代伤寒学家郑钦安所著。郑氏为清道光,光绪年间名医。其研究《伤寒论》服膺方中行,喻嘉言,舒驰远,陈修园之学。所著《伤寒恒论》一书,为其研究《伤寒论》的代表作。成书于光绪二十年(1889年),该书为西南医家所倚重,影响之大,及于海外。《伤寒恒论》一书,按法辨证,纠失补偏,独具创见。郑氏深研仲景《伤寒论》,对原文逐条剖析发明而有《伤寒恒论》,谆言"不可专凭原文一二语以论药论方",原文恰当者,直言之;原文欠妥者,亦直言之;有疑义而不确信者,姑存疑以俟高明。要之,郑氏自有一贯之旨,绝无骑墙之论,远非随文释义之注家所堪比肩者。
上架时间:2023-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清)郑钦安著 李潇整理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分为概念正名,阴阳之道,气血阴阳,法于阴阳,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百病生于气10个部分,选取最能体现《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100个问题进行阐释,每一个问题基本上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该问题的阐释,二是阐释所依据的相关经典。【1】结构形式新颖。选取最能体现《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100个问题进行阐释,每一个问题基本上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该问题的阐释,二是阐释所依医学19.9万字
- 会员中草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许多中草药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疗效,能够辅助治疗各种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认识中草药不仅有助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个人健康素养,还能促进中西医结合,重视自然疗法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本书汇编了30种常见常用的中草药材,方便读者了解其生长环境、习性和药理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每天认识一种中草药材。医学3.4万字
- 会员经络腧穴类的养生图书一直都是市场上的长销书。在全民养生的今天,通过经络腧穴进行日常保健,因为其简便、有疗效,已经成为了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本书涵盖了读者生活中容易出现不适的方方面面,诸如睡眠及精神情绪类、外感咳喘类、脾胃消化类、常见疼痛类、美容护肤类、四时养生保健类。同时将各类身体不适以生活场景的方式展现出来,对应一个主穴,指导读者如何操作,缓解症状,易于操作,实用性强。本书将通过图文并茂的叙医学8.8万字
- 会员《本草纲目》一书共载医案500余个,记载了李时珍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我们保存了大量的第一手临床实践资料。本书对《本草纲目》中的医案进行了详细的收集整理,针对这些医案,在文字上进行了翻译,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转变成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便于广大读者阅读;在医理上进行了阐释,让读者在阅读医案时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使读者能把握其理,应用于临床,做到古为今用。本书有较强的专业性、趣味性、故事性,可供中医药院医学24.4万字
- 会员该书为明代陈谏类集。陈谏号荩斋,世居杭州,乃南宋“木扇陈”的后裔。其先祖南宋初陈沂(素庵)擅长妇科,因治康后危疾,特赐宫中掌扇,后世刻木为扇以为世医招牌。其书乃综合性医书,次第为医经理论、运气学说,脉学,继列临证诸疾,分35门,各门先论后方,亦有作者经验之谈。该书国内早已失传,日本尚存有明嘉靖七年(1528)序刊本全帙,学术价值较高。该书为明代陈谏类集。陈谏号荩斋,世居杭州,乃南宋“木扇陈”的后裔医学11.9万字
- 会员“肾主骨”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观思维模式的体现,是对肾与骨生理现象、病理联系和协同作用的概括,并用于指导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本书共分5章,分别从“肾主骨”理论的历史脉络和临床实践、“肾主骨”理论的概念和内涵、“肾主骨”理论与肾藏象体系的构建、“肾主骨”的现代科学内涵研究、“肾主骨”理论与临床实践等方面,逐层阐述了中医“肾主骨”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内容从古至今,从宏观至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医学40万字
- 会员2010年“中医针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有183个国家或地区在使用针灸,中医针灸的普及率日益提高,逐步走向世界,已成为“世界针灸”。为让更多的国际民众了解和接受中医针灸,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世界针联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教授领衔主编了本书。本书以图片为主,采取多种(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阿拉伯语6语种)文字,从不同的视角和专题,展示中医医学8.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