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张履祥评传
更新时间:2025-03-18 17:29:17 最新章节:第17章 后记
书籍简介
张履祥,作为明清之际的“理学真儒”,他是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驱和“践履笃实”的民间理学代表,在中国儒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第一,张履祥是明末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驱。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他是“清儒中辟王学的第一个人”。第二,张履祥是清初朱子学的先导。唐鉴在《清学案小识》中将他与陆陇其(1630—1692)并列于《传道学案》卷一,也称之“朱子后之一人”。方东树评价“近代真儒,惟陆清献公及张杨园先生为得洛闽正传。”第三,张履祥是清代民间理学的主要代表。研究张履祥对于比较清代民间理学与官方理学之间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第四,张履祥是清初经世实学思潮之中的代表人物,对于阐明中国经世实学思潮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第五,张履祥是刘宗周(1578—1645)的重要弟子,与黄宗羲(16l0—1695)、陈确(1604—1677)并称为蕺山门下三杰,但是三人思想差距甚大,代表了蕺山学派的三个方向的分化。第六,张履祥是清朝从祀孔庙的九人之一,于同治十年从祀孔庙,“其位次在东庑先儒孙奇逢(1584—1675)之次。”本书基于史料和地方志,讲述桐乡人张履祥的生平经历、学术成就、生活趣闻、交游情况,述评这位儒学大家的一生,展现桐乡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张履祥脚踏实地的人格、学风。
上架时间:2024-11-01 00:00:00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天杰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结合史料和民间故事,讲述东汉名医华佗的一生经历,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展现华佗为人行医的风采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光彩形象,表现了古代医家救死扶伤的妙手和普救苍生的美德。本书力求达到思想性、历史性与文学性的结合。华佗既是距今千年的真实历史人物,是中医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笔,也活在人们口口相传的传说故事里。写华佗,学华佗,纪念华佗,实质是学其精神,学其风骨,学其意志,所以书中不仅结合东汉史、三国史和中医史,传记13.3万字
- 会员荀子是战国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的大师。荀子在总结儒家思想并与诸子百家学说相辩难、相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论学说,为世所熟知者如性恶论、法后王等,而他更重要的思想可能是对礼义的推崇。但是荀子的生平事迹存在诸多疑点和争议,其生卒年不易确定,游学稷下、入秦论政、在赵议兵、任兰陵令、授徒传经等大事也仅知梗概,时间、细节皆无从考证。本书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前提下,展开合理想象,传记5.1万字
- 会员中国历代圣人传记丛书,是一套专门介绍中国历史上对文化、科学、历史影响深远的圣人的丛书,包括《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传记22.1万字
- 会员中国历代圣人传记丛书,是一套专门介绍中国历史上对文化、科学、历史影响深远的圣人的丛书,包括《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传记2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