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敦堉和我同一姓氏,是重庆南开中学53级的同班同组同学。由于这“三同”的因缘,在1997年因致信问候老友敦堉而得以结识他的夫人曼西。曼西出自重庆南开中学兄弟学校四川自贡蜀光中学,毕业后与敦堉同入重庆大学深造。这双层的同学关系,后来促成了他俩的良缘。

曼西和我的文字之交,始于2007年8月。其时,是敦堉辞世十周年,她寄来《忆老伴敦堉学友》。读后,深为所动,立即刊于当月出版的重庆南开中学53级同学会主办的级刊《53南开人》第54期。此后,她文思遄飞,接连发表了《我师风采》、《学生中的“女工程师”欧治芳》(第56期)、《话说“候鸟”》(第57期)、《向日葵中文学校》(第59期)、《刊庆献礼》(第60期)……成为级刊最为多见的撰稿人之一。

2010年初,曼西自大洋彼岸来信说,打自《53南开人》发表文章后,她终于找到一个平台,能于暇时以行文为乐,并在忆往言今,遣怀达意中颇有感悟。不久,她又告诉我,打算将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文章结集,以留存生活轨迹。作为一名兼有同学之谊的读者,我自然非常愉悦地表示乐见其成。问这个集子的名称,她答曰:《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是个很贴切且颇具张力的书名,既交待代了文章涉及的地域背景,也展示了文章所述及的广阔空间。此岸、彼岸的并列组合,还意味着两个“岸”的交接与沟通,其意蕴耐人寻思。

通读这个集子,人们会发现全书的所有文字,说的其实就两个字:感悟。正因为如此,建议读者别把它看做是带有个人自传性质的回忆录散篇,而宜于把它视为时代画卷的一角。作者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国家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的大学生。在彼时的此岸,她所宣叙的内容和由此积淀的感悟,实际上已经越出家人、家园的局域而进入时世、时势的范畴,成为当代图像的一部分——哪怕画面远非宏大,但毕竟展示出时代特征于万一。

改革开放以后,作者踏上彼岸。尔后所表述的见闻和因之生发的感悟,自然就有异国他乡的风味和广阔而多方位的视角。在这一部分,请读者注意一位中国的女知识分子在进入西方领域后所领受到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我饶有兴味地发现,无论这种撞击是以何种形式及何种力度加之于人,其中国文化的内核却并未变形和弱化,“我的中国心”也没因之产生位移而是更加强劲地搏动。这种状况,颇能引发人们的哲理思考。

作者的专业属工科,因而认为自己的文章只能算是一种“工程纪实型”的文字,比不得文科专业人士的作品。

但我对她的自谦并不以为然。倒是相当欣赏她那单线白描式的简洁明快,并且为其平实记叙中所浸润的乡情、亲情、友情和尊崇师长之情所感动。“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清·黄宗羲《四明山九题考》)作者之文,所以富于情感,正是她在彼、此两岸的阅历所产生的结果吧!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那么,这些文章所展示的语言、传达的声音以及蕴涵的意义就都是这居于首位的感情所决定的了!

事实正是这样:读罢本书,我所看到的是,作者虽然身居彼岸,但她的根却始终牢牢地扎在此岸,她的情始终包孕彼此。“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尽心下》)所以,无论从内涵或文笔上看,这本书都值得一读。读必得益!

1953年中学毕业后,我北上求学,与敦堉从此再未相逢;同作者曼西也仅见其文只闻其声而从未谋面。但时空的阻隔并没障碍“彼此的交往”。《说文·又部》有言:“同志为友。”(志同道合的叫做友)唐代王勃在《上郎都督启》中更进而申论道:“古之君子,重神交而贵道合。”所以,有否面晤并不十分重要,为难的倒是作者嘱我作序而无才应命,但友命难却,只好勉力从事了。

刘效柏于浙江诸暨

2011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