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作战篇①第二(2)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 孙武
- 4163字
- 1970-01-01 08:00:00
楚成王看到齐、秦与晋联合,形势不利,就令楚军从前线撤退到楚地申,以防秦军出武关袭击它的后方。同时命令戍守谷邑的大夫申叔迅速撤离齐国,命令尹子玉将楚军主力撤出宋国。子玉对楚成王回避晋军很不满意,他对成王说:"你过去对晋侯那么好,他明明知道曹、卫是楚的盟国,与楚的关系密切,而故意去攻打它,这是看不起你。"楚成王说:"晋侯在外流亡了十九年,遇到很多困难,而最后终于能够回国取得君位,他尝尽艰难,充分了解民情,这是上天给他的机会,我们是打不赢他的。"但是子玉却骄傲自负,听不进楚成王的劝告,仍要求楚王允许他与晋军决战,并请求增加兵力。楚成王勉强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不肯向他多增加兵力,只派了少量的兵力去支援他。于是,子玉以元帅身份向陈、蔡、许、郑四路诸侯发出命令,相约共同起兵。他的儿子也带着六百家兵相随。子玉自率中军,以陈、蔡二路兵将为右军,许、郑二路兵将为左军,风驰电掣,直向晋军扑去。
子玉逼近晋军后,为了寻求决战的借口,派使者宛春故意向晋军提出了一个"休战"的条件:晋军必须撤出曹、卫,让曹、卫复国,楚军则解除对宋都的围困,从宋国撤军。中军元帅先轸提出一个将计就计的对策,以曹、卫与楚国绝交为前提,私下答应让曹、卫复国;同时,扣押楚国的使者,以激怒子玉来战。晋文公采纳了他的计策。子玉得知曹、卫叛己,使者又被扣,便恼羞成怒,倚仗着楚国的优势兵力,贸然带兵扑向晋军,以求决战。
晋文公见楚军来势凶猛,就命令晋军后退,以避开它的锋芒。有些将领不理解文公的意图,问文公:"没有交手,为什么就后退呢?"文公说:"我以前在楚的时候曾对楚王说过,如果晋楚万一发生了战争,我一定退避三舍。我是遵守诺言的。"实际上,晋军的"退避三舍",是晋文公图谋战胜楚军的重要方略。晋军"退避三舍"(九十里)后,退到卫国的城濮,这里距离晋国比较近,后勤补给、供应方便,又便于齐、秦、宋各国军队会合;在客观上,"退避三舍"也能起到麻痹楚军、争取舆论同情、诱敌深入、激发晋军士气等多重作用,将晋军的不利因素变为了有利因素,为夺取决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晋军退到城濮停了下来。这时,齐、秦、宋各国的军队也陆续到达城濮和晋军会师。晋文公检阅了军队,认为可以与楚军决战。这时,楚军追了九十里也到达城濮,选择了有利的地形扎下营,随后就派使者向晋文公挑战。晋文公很有礼貌地派了晋使回复子玉说:"晋侯只因不敢忘记楚王的恩惠,所以退避到这里。既然这样仍得不到大夫(指子玉)的谅解,那也只好决战一场了。"于是双方约定了开战的时间。
公元前632年3月13日,晋楚两军决战开始。晋军针对楚军中军强大、左右翼军薄弱的部署特点,和楚军统帅子玉骄傲轻敌、不谙虚实的弱点,发起了有针对性的攻击。晋下军佐将胥臣把驾车的马蒙上虎皮,出其不意地首先向楚军中战斗力最差的右军--陈、蔡军进攻,陈、蔡军遭到这一突然而奇异的进攻,惊慌失措,弃阵逃跑,楚右翼就这样迅速崩溃了。
晋军同时也把进攻的矛头指向楚左军,晋上军主将狐毛在指挥车上故意竖起两面镶有彩带的大旗,非常醒目,远远就可望见。狐毛和许、郑联军一接触,就故意败下阵来。逃跑时,在车的后面拖了很多树枝,树枝刮起的尘土,遮天蔽日,给在高处观阵的子玉造成了错觉,以为晋军溃不成军了,于是急令左翼部队奋勇追杀。晋中军元帅先轸等见楚军已被诱至,便指挥中军横击楚军,晋上军主将狐毛回军夹击楚左军。楚左军退路被切断,陷入重围,基本被歼。子玉见左右两翼军都已失败,急忙下令收兵,才保住中军,退出战场。城濮之战最终以晋胜楚败而告终。
晋在城濮之战的胜利,首先在于晋国君臣能够准确分析交战之初的客观形势及利弊,制定出了先胜弱敌,避免过早与楚正面交锋,争取齐、秦二国支持的谋略。随后,在决战之时,晋军敢于先退一步,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争取政治、军事上的主动。此外,晋军"知己知彼",能根据敌人的作战部署,灵活地选择主攻方向,先攻敌人的薄弱环节,各个击破,因而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纵观城濮之战整个过程,便是《作战》全篇思想的综合体现。
2.统万城之战
东晋十六国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中有两个政权:北魏和大夏。北魏由于能够接受汉族的先进技术与文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因而逐渐强大起来,在将自己的势力向南发展、推进的同时,也开始着手统一北方。公元427年的北魏与大夏国统万城之战就是北魏为统一北方而发动的。在这次战争中,鲜卑族北魏主拓跋焘对于《孙子兵法》中"兵贵胜,不贵久"的作战思想有较深刻的理解,从而避免了陷入旷日持久、进退两难的境地,较好地完成了这次攻坚战,推动了北方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
大夏国建立于公元407年。当时,北方已有南燕、后燕、北燕、北凉、北魏、后秦等独立的割据政权。夏主赫连勃勃是匈奴族人,在建夏之前,曾经投奔后秦的高平公破多罗没奕于(鲜卑族),谋得后秦骁骑将军的官职,并被没奕于招为女婿。后来,赫连勃勃以在高平打猎为由,阴谋袭杀了岳父,将其领地及手下并为自己的势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夏国。赫连勃勃建国后,没有将高平作为自己的根据地,而是以流动袭击的办法蚕食后秦疆土,不断扩大了自己的统治范围。不久,东晋刘裕灭了后秦,赫连勃勃趁势占领了后秦岭北镇戌郡,夺取了长安,在较强的军事力量支持下,其统治权得到了巩固与发展,成为北魏的劲敌,阻碍着北魏对西北地区的统一。
赫连勃勃在其统治得到巩固,疆域逐渐扩大的基础上,决定将国都定在统万城(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北白城子)。公元413年,赫连勃勃征发岭北胡汉各族人民十万人筑都统万城。他驱使人们用蒸熟的土筑城,筑成后他用铁锥刺上,如果刺进一寸,就杀掉筑城的人。在他的暴力与高压下,统万城筑成后非常坚固,其"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官墙五仞,其坚可以砺(磨)刀斧"。赫连勃勃妄图以此坚城抵御外族侵略,延续其残暴的统治。
北魏政权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于公元386年,那时,后燕是当时黄河流域最强大的国家,北魏则处于后燕势力的包围之中,北魏通过与后燕的多次艰苦作战,削弱了后燕的势力,使自己逐渐强大起来。北魏统治者注意军事与生产双管齐下,稳定其统治范围内的农业经济,吸取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知识,重用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因而发展成为一个较强的政权。公元396年,北魏攻占了后燕重镇晋阳、常山、信都、中山,给后燕以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不久,后燕灭亡,北魏开始进一步实施其统一北方的计划。公元425年八月,夏主赫连勃勃病死,诸子争位,互相攻战。次年,赫连昌争取到王位继承权,但大夏内部矛盾更为尖锐,北魏便乘此机会发动了灭夏之战。
公元426年九月,北魏主拓跋焘命大将奚斤率兵五万,攻夏之薄坂(今山西永济西),进袭关中、长安(今陕西西安);自己亲率骑兵两万出平城(魏都,今山西大同市),渡黄河袭击统万城。夏主赫连昌率军迎击,战败退回城内固守。魏军分兵四掠,驱牛十余万,掳夏居民万余而归,做了一次试探性的战略进攻。
这年十二月,魏军南路奚斤率军夺取了长安。次年正月,赫连昌派其弟赫连定领兵两万南下,企图夺回长安,恢复关中。两军相持在长安附近。魏主拓跋焘乘夏军兵力被牵制在关中的有利时机,决定动用近十万大军再次袭击统万城。五月,拓跋焘率军西进,以三万骑兵为前驱,三万步兵为后继,三万步兵运送攻城器具。北魏军从君子津渡过黄河,至拔邻山(今内蒙古杭棉旗境内)筑城修整。原附属于夏的今内蒙古南部与陕北地区各族游牧民族首领纷纷降于北魏。这时,北魏主拓跋焘改变步、骑兵齐进的原进军计划,决定率轻骑三万以最快的速度直抵统万城,然后诱敌出战,将敌人消灭。对这一决定,拓跋焘部下有所不解,他们认为统万城坚固,敌军必定固守城内,三万骑兵先驱到达不足以攻破坚城,最好还是等步兵到达后,带上攻城战具,再行往攻。拓跋焘解释说上用兵攻城,在军事上是下策,是不得已才用的。现在若等步兵、攻具齐备,再去攻城,敌军见我势众,必然据城固守,不敢出战,我军攻城不下,旷日持久,食尽兵疲,外无所掠,反而会形成进退两难之势。因此不如现在以轻骑直抵城下,敌人见我军步兵未到,意必松懈,我再以疲弱示之,诱其出战,必能一举歼敌。再则我军之所以适合采取轻骑决战,以争取速胜,还因为我军离家两千余里,又隔黄河,粮草运输困难。以现有的三万骑兵攻城虽不足,而决战则有余。拓跋焘说服了部队,遂督军前进。
六月,魏军至统万城。拓跋焘将大部队隐蔽在城北山丘深谷中,以少数兵力至城下挑战。夏军坚守不与北魏军决战。这时,夏军一将领狄子玉前来投降魏军,并泄露夏军的作战意图:夏主赫连昌已派人调赫连定回援,赫连定认为统万城非常坚固,魏不可能一下攻克,因此他打算战败奚斤于长安后,再回援统万城,到时内外夹击北魏军,将魏军一举歼灭。因此,夏主赫连昌采取了固守待援的方针。
恰巧,此时魏军中有一犯罪的士兵出逃至夏军内,告诉夏军说:"魏军粮尽,辎重在后,步兵亦未到,宜速击之。"赫连昌听了此话,深信不疑,于是他亲率步骑三万出城迎战。拓跋焘见敌军出迎,喜不自禁。为诱夏军深入并助长其骄气,魏军向西北方向佯作退却。夏军出城追击北魏军。这时,天气突变,骤然刮起东南大风,飞沙满天,雨随风至,赫连昌之军利于顺风追击,便趁势猛攻魏军,形势对魏军很不利。但拓跋焘坚定指挥作战。他除派兵正面迎击敌军外,将骑兵分为左右两队,绕道截断夏军后路,从背后顺风向夏军反突击,将不利变为有利。激战中,拔跋焘身先士卒,虽身中飞箭,仍带伤奋勇杀敌,在魏军的前后夹击、拼死力战下,夏军被杀一万余人,赫连昌来不及回城,率残部逃往上邽(今甘肃天水市)。北魏军乘胜攻下统万城。赫连定却没能攻下长安,听说统万城失守,也退逃至上邽。北魏军取得了统万城之战的最后胜利。
不久,北魏军进军上邽,夏国灭亡。从统万城之战,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汉族,连北方少数民族也极其推崇孙子的军事思想,对此运用的好坏与娴熟度,决定了交战双方的胜败。拓跋焘采用的"诱敌出战"、"示敌以弱"的战略,正是《作战篇》中"兵贵胜,不贵久"中思想的深刻认识。而赫连昌之所以出城迎战,也是因为他认识到《作战篇》中"国之贫于师者远输"的道理,以为对方长途作战,破车疲马,因此想抓住机遇,一击成功,没想到急功近利,反而失败。以此可见,夏军的失败并不是不能运用军事思想,只是对孙子的军事理论理解得不够透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