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帮助孩子迈好人学第一步(1)

一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

六七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是孩子人生一个崭新的开始。无论是在生理、心理,还是生活、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他们对新生活感到十分的新鲜和渴望,另一方面又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孤独无助的感觉常会伴其左右,形成了人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二个“断奶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担负养育孩子的责任,对孩子的成长和一生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家长要成为孩子人生旅途中的良师益友,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前提是了解和掌握孩子的身心特点。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生理特点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离不开生理基础,特别离不开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育。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脑重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接近成人的脑重量。七岁儿童的脑重量约为1280克,相当于成人脑的91%。因此,六七岁以后的小学低年级儿童,其脑组织已完全有能力接受小学教育。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脑与神经系统的发育非常迅速,但毕竟没有完全成熟,因此,他们需要较多的睡眠时间。一般说来,七岁儿童需要11小时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时间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各个器官的正常发育,也有利于他们维持正常的学习活动。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骨骼骨化远未完成,胶质含量高,十分容易弯曲。因此,必须十分注意姿势,尤其是坐的姿势,以免长大后骨畸形。小学一年级儿童的肌肉未完全发育,心脏和呼吸器官的功能远未成熟,因此,他们还不能过分负重,以免损伤肌肉,不能从事运动量过大的剧烈运动,以免损害身体健康。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心理发展建立在学龄前儿童的基础之上,因此,他们的心理必然还保留某些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1.感知特点。

与学龄前儿童一样,小学一年级儿童在感知事物时满足于事物的大概轮廓与整体形象,常常不对事物作精细的分析,容易忽略事物的某些细节。以识字为例,他们只满足于每个字的轮廓,却不去把握字的每一个细节,导致他们认字时容易把外形相似的字张冠李戴,混淆起来;导致他们写字时容易出现不是漏笔画,就是添笔画,无法精确地把字写对。“未”与“末”,“己”与“已”,在他们看起来都是同一个字,当他们写这些字时,根本不去比较哪一笔长,哪一笔短,哪一笔封口,哪一笔不封口,完全凭感觉把它们写出来。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感知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与情绪性。

他们的感知活动较少受目的控制,较多受兴趣控制。这就导致他们感知事物常常跟着兴趣走,不按老师所要求去感知。老师要求他们观察花的形状、结构与颜色,他们却被叶子上的昆虫所吸引,去玩弄昆虫,把花撇在一边不予理会。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感知目的性只有在老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与训练下才能逐渐培养起来。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时间与空间知觉还很不完善。他们还不能理解“上下”、“左右”、“大小”、“长短”、“快慢”的相对性。老师与他们面对面,他们就分不清老师的左右,不知道老师的左就是他们的右,老师的右就是他们的左。他们对于那些过大或过小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就不易理解。“世纪”对于他来说,就是“奶奶活着的时候”,“无穷大”就是“许多许多许多房子”。这一特点,只有当他们思维发展之后,才能逐渐消失。

2.注意特点。

小学一年级儿童,他们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还不完善。他们的注意常常容易被活动的、鲜艳的、新颖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室之外的小鸟、飞蝶、虫鸣都容易使他们注意力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保持在一个事物上。据研究,5-7岁儿童,注意的保持时间是15分钟左右,7-9岁儿童,注意的保持时间是20分钟左右。因此,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学习在15-20分钟之后,就应放松一会,然后再继续学习。整个小学一年级,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发展有意注意,将是对他们注意力培养的目标。

3.记忆特点。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机械记忆占优势,机械记忆的水平较高。因此,他们的记忆不是靠理解,而是靠反复背诵来实现。由于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机械记忆水平较高,因此,在记忆材料时要根据他们的这一记忆特点来安排和要求。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记忆任务在于培养意义记忆,逐渐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而不是满足于死记硬背。不过,这一任务只有伴随儿童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才能实现。

4.思维与想象特点。

想象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以表象为素材。学龄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强有力地促进了儿童想象的发展。他们会在回忆父母做饭的基础上,把橡皮泥搓成细条,当作“面条”。他们会在回忆电影情境的基础上,拿两根竹竿,一根当马骑,一根当马刀,奔驰在“草原”上。他们会以父母的行为为榜样,扮演妈妈,把洋娃娃当孩子,给洋娃娃洗脸,穿衣,喂饭。儿童的想象有力地促进了儿童思维的发展,同时也让儿童学到了不少社会性知识,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发展。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想象还停留学龄前儿童的特点,情境性较强,目的性较差。他们的想象内容常被当时的具体情境左右。看见鸟,就幻想自己如能像鸟一样飞翔于蓝天该多好。看见下雨时地上的流水,就想象它是河,于是会马上摘一片树叶当成船,在“河”上漂流。为此,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想象的任务,在于培养想象的目的性,让他们学会按教师、家长的要求,按书本的要求展开自己的想象。

“按图说话”、“自编故事”、“角色扮演”等都能促进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想象的目的性的发展。

幻想是创造的基础,因此,鼓励孩子的幻想是小学一年级儿童想象的另一任务。鼓励幻想意味着对于儿童的各种幼稚幻想不能讥笑,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判断。要给儿童的幻想提供表现的机会。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帮助。他们还很难掌握较抽象的概念。因此,促使他们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始终是小学一年级儿童思维发展的任务。另外,“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是创造的另一条件,因此,培养发散思维也是小学一年级儿童思维发展的任务。

5.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特点。

根据埃里克森理论,整个小学阶段的人格发展的任务在于“学会勤奋”。勤奋不仅是小学一年级儿童学习成功的保证,也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保证。另外,由勤奋导致的学习与事业的成功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信”、“进取”、“合作”等良好性格特征。

小学一年级孩子心理发展任务表

从幼儿园到小学发生了什么变化

对孩子来说,上学是件随着岁月自然来临的事情,就像随着季节的变化,大自然会有草长莺飞一样。但是它又是孩子的一件人生大事。因为我们都知道,孩子上学后,就将开始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完成一些明确的任务,面临一个全新的完全独立的集体生活。对于孩子来说,是个挑战,能否适应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对于家长,也是一种挑战,能否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关键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期,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因此说,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这段特殊的过渡时期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对于如此重要时期,作为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要关注的是我们六七岁的儿童虽然上学了,但还停留着学前阶段的一些生理和心理特征,那么上小学后,此阶段儿童身心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主导活动变化

入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玩,他们常常做游戏,入学后,主导活动是学,心理发展起重大变化。由于儿童本人身心的发展,游戏已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学习成了最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活动,这种学习活动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

社会地位变化

学龄前儿童是贪玩的,是寸步离不开成人照看的孩子,但一入学就不同了,除了整个活动方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外,极为明显的是他们所处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将他们作为社会正式成员对待。在班级里,他们是集体的正式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和班级的纪律,如按时上学、认真完成作业等,他们要对自己负责任,要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取荣誉。学习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应尽的社会义务,所以一年级小学生看到自己地位的转变又高兴又自豪,家长要十分关注孩子这一心理发展,对“入学”给予高度重视。

人际关系变化

儿童入学前与家庭成员的依附关系密切,一举一动都需要成人指点,独立性差。

入学后,每天都要离开家长在学校独立生活,要在班集体里作为独立的一员,认真听课读书,要独立思考,自己完成作业,要自己整理书包,检查文具书本是否齐全,这些活动都将进一步促进儿童由依附转向更多的独立,也可以说六七岁是儿童从依附向开始独立生活转化的重要时期,这一年龄从家庭成员的纵向密切关系,开始向学校成员横向关系发展。白天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与老师和同学交往密切,可以说六七岁是儿童社会交往范围扩大时期。

儿童心理上的变化

现代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埃里克森提出了“人生八大阶段”的分期说。6岁正是“主动对内疚”到“勤奋对自卑”阶段的转折点。儿童心理上发生重要变化,由过去依赖父母和老师,受“保护”的角色,逐渐过渡到能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业,解决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生活环境的变化

儿童在入学伊始容易产生焦虑。因为在幼儿园熟悉的老师、小朋友被新的老师和同学取代,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感。小学课堂桌椅的摆放方式也不再是圆圈或半圆式的,而是整齐地朝向某一方向。

师生关系的变化

幼儿园时期所倡导的是“保教并重”,即幼儿园老师承担着保育和教育的双重角色,而入小学后,随着幼儿身心发育不断完善,保育的色彩逐渐降低,而教育的成分逐渐增加,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

由于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存在以上差异,导致幼儿入学以后出现种种不适应的行为。这些不适应的行为表现为,初入小学的儿童往往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身体不适、体质下降、睡眠不足、心理压力大。不少儿童在学习上、生活上、人际交往上都有困难。此外,儿童还表现为自信心不足、容易忘事、情绪不好、厌恶学习等。所有这些不适表现,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转变过来,这无疑对其心理的发展和学习的成功有害无利。所以,父母不要以为孩子进了小学,可以松口气了,相反,一定要谨慎的处理好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这一种转型,配合学校,做好幼儿园到小学衔接工作,让孩子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延伸阅读。

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的小学阶段

爱里克森(E.H.Erikson)1902,德国。

爱里克森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各个阶段互相依存,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

爱里克森认为每一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个体解决每一个危机的方式对个体的自我概念以及社会现有着深远的影响。早期阶段中问题的不良解决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在后期的阶段中得到修正,但却往往会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造成间接而深远的影响。

小学阶段正处于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

勤奋感对自卑感(6、7岁-12岁)。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开始体会到持之以恒的能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开始形成一种成功感。本阶段的儿童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他们力求保持一种平衡,从而形成一种压力。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同伴的相互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助长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这些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在以后的社会中建立勤奋的特质,表现为乐于工作和有较好的适应性。显然,成人鼓励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勤奋是必要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危机未解决好,往往是其以后学业颓废的重要原因,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

帮助孩子尽快转换角色

一年级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一年级的小学生,这是人生道路上一个大的转折。幼儿园以保教为主,老师阿姨细心周到的照顾,让孩子生活得无忧无虑。孩子的许多知识是通过游戏和接触实物等方式,轻轻松松地学到的。而进入一年级后,每天要上六七节课,且上课要求思想集中,此外,还得遵守校纪校规,很多事情都需孩子独立完成。作为家长,做好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的教育引导,让孩子更快适应新的环境,十分重要。为此,家长们不妨从以下方面做好准备。

带孩子参观学校

上学前后家长要陪着孩子去熟悉校园环境,拜访任课教师,密切与学校老师联系,消除孩子们对学校和教师的陌生感。鼓励自己的孩子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在与小朋友接触中,锻炼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也让他们体会到与小伙伴在一起的欢乐,用这些积极的办法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当这一“关”过后,就要寻找机会多表扬和鼓励孩子,教育他们热爱学校、热爱生活,并使他们明白学习是一种社会责任,正如工人做工,农民种地,教师教书一样,都要全力以赴,提高孩子们自觉搞好学习的主人翁责任感。

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是孩子良好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的前提。一般而言,孩子向往小学仅停留在表象:背新书包,穿校服,戴红领巾等。这种入学的愿望虽幼稚但很可贵。家长应当保护这种积极性,因势利导,让孩子感到上学是一件光荣的、值得骄傲的事。

有心的家长会告诉孩子,上学后能学会更多的字,读更多好看的书,学会算术,学会唱许多动听的歌,学讲英语,会用电脑……在那里,能结识新朋友、新老师,他们都会喜欢你。

帮助孩子适应新规则

学校的一日生活是活泼的,但也是严肃的,无论是课堂或是课间都有规范的纪律要求,既有统一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准则,又有学校制订的相应的规章制度。每个学生都得接受监督和约束。学校一日生活的常规管理,如按时到校,自觉进教室自习,早操静、齐、快,上课不能喝水,手要放好,不能做小动作等。面对这么多的新规则,有些孩子一时难以坚持和遵守,进而产生厌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