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学习中的好习惯(1)

这个世界瞬息万变,比金钱更重要的是知识。唯有有意识地接触新的知识,才能把自己“进化”成富有和成功的人。那么,新知识是什么样的?如何定义呢?

知识的商品化。知识已经不仅仅是只能告诉我们一些理论和道理的那种简单的学问了,已经成了特殊的“商品”,已经有了同货币一样的支付和投资的功能,它已经成为物质的一种,而且是一种最耀眼、最抢手的物质。

知识的资本化。做生意赚钱需要资本,在人们陈旧的概念中,这个资本就是金钱。但在现代社会,做生意的资本已不完全是金钱,而是又加上了知识,甚至知识变得比金钱更重要。

知识的生活化。现代生存的需要,迫使我们不得不去参与一些实际的生存行为,即赚钱谋生。我们忽然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竟是那么多。这种有关社会的生存的知识能进入知识殿堂,并非我们有意识地对它们进行“拔高”,而是生存的压力造成的一种崭新的知识进化现象。我们是喜还是忧,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接受!

知识的现代化。在渔猎时代,人类的知识主要是对猎人、弓箭、猎物和人类狩猎行为的描述。在工业时代,人类的知识主要是对工人、机器、产品和人类工业制造行为的描述。在高科技现代化时代呢?人类的知识当然应该主要是对知识型职员、高科技产品和高科技行为的描述。我们看到高科技和商业化语言充斥了新的知识体系。

学会学习,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是数字化时代给人们一个发挥创造力和提升人本身智慧能力的机会。我们只有通过学习、通过研究,才能不断掌握广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智商、智能、智慧,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才能发现和抓住机遇。

读好书,多请教

读书使人充实,理想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富兰克林

西方有句名言:“读一些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实验表明,经常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更能使那些固执的人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丰富的知识使人聪慧,使人思想开阔,使人不至于拘泥于教条式的陈规陋习。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越有知识越要谦虚,这才是做人的美德。为人处世要尊敬和信任他人,多培养宽容的态度。不要过于欣赏自己的成绩,议论别人的不足。不要去计较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要和勤奋好学、谦虚谨慎、品德优良的人多交往,养成虚心向别人求教的习惯。

每天抽时间多读书。现在世界上平均每5分钟就会有一项新的发明。中国每个月出版上万种不同的新书,一年下来会是多么庞大的出版量。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如果不及时补充信息,就会真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论读书、读杂志、读网络上的信息,各种不同的学习、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信息补充都是重要而且必要的。

读书,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同时也让我们知道谁与我同行,又有谁看到了怎样的风景,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自我的追求与调整。在和他人所见的比较中,选择自己的路,也不错过他人遇到的,我们就不会局限于视野无法领略的画面,古人就有“博百家所长,为我所用”的读书情怀。

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

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

——高尔基

法国一个童话故事中有一道“脑筋急转弯”的智力题:荷塘里有一片荷叶,它每天会增长1倍,假使30天会长满整个荷塘,问第28天,荷塘里有占多少地方的荷叶?答案要从后往前推,即有1/4荷塘的荷叶,这时,你站在荷塘的对岸,你会发现荷叶是那么的少,似乎只有那么一点点,但是第29天就会占满一半,第30天就会长满整个池塘。

正像荷叶长满荷塘的整个过程,荷叶每天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的,可是前面花了漫长的28天,我们能看到的荷叶都是只有那一个小小的角落。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即使我们每天都在进步,然而,前面那漫长的28天因无法让人享受到结果,常常令人难以忍受,人们常常只对第29天的希望与第30天的结果感兴趣,却因不愿忍受漫长的成功过程而在第28天时放弃。

在计量单位上,有一个较小的质量单位叫盎司。它经常会被引用来借代微不足道的事情。然而,正如荷叶的生长那样,哪怕是每次进步一盎司,到了一定的程度,也会创造出伟大的奇迹!

每次进步一盎司,只要能每天都坚持不懈,就能拥有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力量!无数事实证明,每次进步一点点,是成功的最大秘密。

很多人终身一事无成,往往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缺乏耐心,看不上每天进步一点点,而是急于求成,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放弃了每天的一点点进步,从而也就放弃了希望,放弃了成功。

每天进步一点点,它具有无穷的威力,只是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力和信心,坚持到第28天以后。

认真思考,积极提问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

一位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人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学习是从学会提问开始的。越是会读书的人,就越是读得很轻松,而成绩也越是很好;而越是不会读书的人,就越是读得很辛苦,而成绩也越是很差。并且,越是读书读得好的,就越爱提问,而所提的问题也往往质量很高;而越是读书读得差的,就越不爱提问。

我们要能提出问题,光有勇气还不行,还要学会质疑问难的方法。在学习时我们可以从不同书本不同理论之间,不同推导与叙述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原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进行比较,从正面的和反思的角度去思考;从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结构上去分析;从论述的原因和结果中去验证,用多种办法,去提出疑问,去发现问题,从而求得提高。如对一个新课题,可以问这个知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学习这个知识有什么用;哪些旧知识和它有联系;这个知识与相邻知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人的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循序渐进的,学会提问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有耐心慢慢地来。如果能有老师在旁边指导和示范,这个过程会相对缩短许多。除了要敢提问,更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提出与众不同的有较高质量的问题。

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学习

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刻变成喜悦的时刻。

——孟德斯鸠

许多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想在顷刻之间成就丰功伟绩,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其实,任何事情都是渐变的,只有持之以恒,每天坚持学一点东西,才能有助于一个人最后达到成功。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尽管他们的资质很好,却一生平庸,原因是他们不求进步,在工作中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薪水。因此,他们前途黯淡,毫无希望。

凡能用零星时间干的尽量不占用整段时间,这样就可以腾出整段时间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当然,时间的长和短也是相对的。用半小时解复杂的数学题也许时间太短,但是看一两篇短篇小说,念几首诗,或者打打羽毛球,半小时却是充裕的。所以,要善于按事情大小来分配时间,大时大用,小时小用。巧妙地利用小段时间就可避免大时小用,就为积聚大段时间创造了条件。

无论薪水多么微薄,你如果能时时注意去读一些书籍,去获取一些有价值的知识,这必将对你的事业有很大的助益。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出门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还要多,有时乘火车,有时坐轮船,但无论到什么地方,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本书,以供随时阅读。一般人浪费的零碎时间,他都能用来自修、阅读。结果,他对于历史、文学、科学以及其他重要学问,都有相当的见地,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从而促成了自己一生的成功。但是,大多数人却在浪费自己宝贵的零碎时间,甚至在那些时间里去做对身心有害的事情。

要知道,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愈多,才能生活愈丰富充实。

扩大生活领域,勇敢尝试新的事物

阅读优秀的书籍,就是和过去时代中最杰出的人们——书籍的作者——进行交谈,也就是和他们传播的优秀思想进行交流。

——笛卡儿

当你肯尝试新的活动、接受新的挑战的时候,你会因为发现多了一个新的生活层面而惊喜不已。

学习新的技术、开拓新的途径,都可以使人获得新的满足。可惜许多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白白丧失了使自己发挥潜能、获取成功的良机。

许多人以为自己应该等待一个适当的时机,以稳当的方法去开拓前程。这种想法未免过于保守,因为那个适当的时机可能永远不会到来。任何人的生命都不是精心设计、毫无差错的电脑程序,所以应该有迎接挑战的勇气。

对此,萧伯纳曾有一句名言:“一般人只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说为什么如此呢?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并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呢?”年轻人尤其应该有梦想、有希望,因为奋斗的过程和达成目标一样,都能使人产生无比的快乐。你要有勇气梦想自己能成为一位名医、明星、杰出的科学家或作家,等等,而且要全力以赴,奔向理想。

当然你的梦想要合理和具体可行,不要好高骛远,空做摘星美梦。比如你天生一副乌鸦嗓子,就别梦想变成画眉鸟!还有,你要记住,就算你无法达到这个目标也并非世界末日。布朗宁曾说:“啊!如果凡人所梦想的都唾手可得,那还要有天堂干嘛?”

多给自己的脑袋“投资”

高级的精神文化,往往会使我们渐渐达到另一种境地,从此可不必再依赖他人以寻求乐趣,书中自有无穷之乐。

——叔本华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才是财富。我们从小就开始接受教育,学校教育使我们获得的知识无疑会让我们终身受益,但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的教育需要。人在大学获得的知识只占一生所需知识的很少部分,很多知识要在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中获得。我们不能固守原有的那点知识而企望它管用一生。

因此,我们应该随时学习,让知识占领我们的头脑。

在任何一项投资中,没有比给你的脑袋“投资”更使你受益的了。

当你月收入上千元的时候,你就可想办法把自己所赚的10%的钱都拿去学习。你收入不够,就表示你懂得不够,表示你学得不够,表示你行动的次数还不够。当你收入增加的时候,你就应该继续把这些收入的一部分做再次的投资,所以你下一次可以赚更多的钱。

很多人愿意花几千元买一套衣服,愿意花好几百元去唱KTV,愿意去吃大餐。然而,做这些事情会增加你的收入吗?不会。有时候也许你要休闲,也许你需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或是让自己感觉到很帅或很漂亮,这些都不错,但如果你要给自己“投资”,那世界上最佳的“投资”之处,就是你自己的脑袋。

那些让我们羡慕的成功人士不是因为比我们聪明,而是因为他们通常会不断给自己的头脑进行一些“投资”,来帮助自己继续成功,而且效果非常好,速度非常快。

学习之前先去“理解”

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去凿一口深井。

——罗曼·罗兰

人都有对事物进行判断的能力,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知识有认识,就会很容易地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否则,就需要花很大的额外工夫。比如说“井底之蛙”这一成语,我们可以想象一只健康的青蛙坐在一口深井里,眼睛直瞪瞪地望着井口发呆,而井口外面,则是白云、蓝天。虽然这只青蛙本身健康,不愁吃喝,然而它却呆呆的,为自己见不到外面的大好风景而发愁。这样一理解,“井底之蛙”的含义就非常清晰了。学习其他知识也一样,很多时候,理解本身就是一种学习。

有人做过一个统计,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出的世界500强企业当中,在1970年名列世界500强的,到了2000年的时候,大约2/3都已经销声匿迹了,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40年。公司失败的原因大都在于,组织学习能力上的障碍妨碍了组织的学习及成长,使组织被一种看不见的巨大力量所侵蚀,乃至最终被吞没了。个人同样如此,如果你不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你也终将被整个社会的看不见的力量所吞没。

向新事物、新知识发起挑战

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

——邓拓

踏实工作不代表固步自封,优秀的人应该勇于向新事物、新知识发起挑战,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你没有进步,就代表你正在被淘汰。

我们身处知识的时代,而一个人的经验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学习的过程。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沉积,我们开始用既定的思维考虑问题;我们开始用排斥的神情看待新事物;我们开始用过往的经验拒绝新体验;我们开始固守组织的传统而拒绝睁眼看世界;我们开始让新知识的泉水白白流淌……

那么,让我们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新事物。“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之资”,学习善者,可找出差距,弥补不足,学习不善者可以以此为鉴,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提升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