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情商——我们曾经忽略了它(1)

曾经,我们总是以智商的高低来评判一个人将来是否是个人才,将来是否会有出息。但是,我们发现,很多智商很高的人,他们却让我们失望了,他们并没有成长为我们所期望的人才,反而是因为一些小挫折、小困难就无法生存下去,成了大众们的反面教材,这是为何?因为他们的情商低。情商,我们一直忽略了它。

(第一节 高校自杀事件为何频频发生?

2005年4月23日下午4时,北大中文系大二的一名女生从北大理科2号楼9层跳下,经抢救无效,身亡。后经证实确认这名女同学系自杀,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选择自杀的。半个月后,数学系一名男博士从同样地点跳下,当场身亡。死亡原因不明,但可以肯定,一定是由于情绪或者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轻生。

2005年6月4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一名韩国留学生自该校公寓楼7层跳下身亡。当天下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学系一名大二女生自学生公寓4层跳下。她站上窗台的瞬间,同寝室同学曾经竭力拉她,但最终没能留住她的生命。

2005年8月20日下午4时多,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在读博士生孟懿从研究所教学楼7楼纵身跳下,结束了自己26岁的年轻生命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孟懿在决定自杀之前并没有表露出任何征兆,而在遗书中,他直陈自己选择跳楼来结束生命的原因是“厌世、精神抑郁”。

2005年9月14日晨,北京中科院高能所28号楼下,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博士后茅广军的尸体被人发现。之后,警方排除他杀。36岁的茅广军,是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博士后,德国洪堡学者和日本STA学者,在32岁时就成为了正研究员,每个认识他的人对他的评价都是“优秀”。茅广军平时比较沉默寡言,很多人难以相信,这个人缘极好、前途光明的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博士后,会选择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只2005年一年,北京高校就有15名大学生自杀身亡。2004年,北京自杀死亡的学生为19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啊!警钟已经拉响,我们必须要直面一些不愿看到的问题。这些国家培养的学子,他们的智商不应怀疑,知识不能否认,为什么会有这样令人惋惜的举动结束自己的生命呢?一本《自杀日记》一度在大中小学校的校园里悄悄地流行。这可见,这样内容的一本书迎合了这些在校学子的心理需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书在那个神圣的地方有生存的土壤?

问题出现之后,大家都开始思索大学生这一高智商人群的心理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何在?我们发现了“情绪”这个因素的巨大影响力。

当高智商的学子在情绪上不能自控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不但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相反,会对自身和整个社会产生可怕的后果。然而,作为非正常死亡的自杀,它并非肉体生命发展的自然结局,而是人的自由意志的断然抉择。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在其名著《自杀论》中给自杀下的定义是:“凡由受害者本人积极的或消极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受害者本人也知道必然会产生这种后果的死亡。”根据这个定义,迪尔凯姆把自杀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利己主义自杀。即在极端个人主义支配下,个体脱离社会,远离集体,空虚孤独,丧失社会目标而自杀。第二,利他主义自杀。这往往是个人利益服从于某种集体利益所促成,如老人或病人为了不给亲属增加负担而自杀。第三,反常自杀。它主要发生在社会大变动时期或经济危机时期,个人丧失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无法解决,或因社会变动而造成个人沉沦。第四,宿命论自杀。这是集体强加于个人的过多规定与束缚造成的,个人感到前途黯淡,压抑过大,因此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按照这些类型对当前青少年自杀现象归类,便会发现,它们大部分属于第一种和第四种,此二者中又以宿命论自杀为最多。几年前,《中国青年》杂志曾刊登了一封令人思索的遗书:“那天我看电视,见采访一个放牛娃。放牛娃说,他的理想是放好牛,然后卖牛挣钱盖房子,盖了房子娶媳妇,娶了媳妇生孩子,生了孩子再让他放牛。事后,我想到了自己——我为什么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什么?找一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呢?找个好媳妇。然后呢?生孩子,让他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最后,他得出结论:“这样的生活没意义,这样的生命没价值。”于是,一位连续3年是校级三好学生、班长的优秀少年,服毒自杀了。少年的自杀说明他有思想有独立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可是这样一位有思想的高智商的少年,却考虑不到人生并不是这样一个单维度直线,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于过程,终极的意义就是死亡了。天才的脑袋想不明白最简单的道理。高智商的大学生的情商可能比人们想象的还要低。据报载,某大学生少年班的“天才”在情绪调节、心理发育上存在种种隐患,表现为孤僻、闭锁、交往障碍和智能减弱。某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数据表明近几年该校休学的学生中,34.3%是由于心理疾病。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一个人的成才,必须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一些非智力的因素一定要考虑进来。高智商与成才之间的必然关系已经崩溃,尤其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里。知识的重要性固然不可否认,但是,信仰与精神的力量尤其不可忽视。人才的概念不可专注于智商,正是由于高智商人群的问题令人惊异,当“情商”这一概念出现之后,立刻令人振奋,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心理学,成功学,管理学,教育学,都在讲这一概念。我们在这里要讲到的,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力求全面看看“情商”这一概念的应用。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怎样成就辉煌的人生,怎样使人生有意义。

如果要问,到底什么样才算是成功的人生?简单地说,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现在更多的大学生需要知道的不是如何从优秀到卓越,而是如何从迷茫到积极、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自信、从惆怅到快乐、从恐惧到乐观。因为现在,大多数都是渴望自信却又总是自怨自艾,渴望快乐但又不知快乐为何物的学生。一个极端的例子是2004年2月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他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4名同学。但从马家爵被捕后与亲人、心理学家的对话内容看来,他应该不是一个邪恶的人,他说:“姐,现在我对你讲一次真心话,我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在这次事情以后,此时此刻我明白了,我错了。其实人生的意义在于人间有真情。” 可惜他是在案发被捕后才悟出的。他只是一个迷失方向、缺乏自信、性格封闭的大学生,迫切希望知道如何才能获得成功、自信和快乐。成功、自信、快乐是一个良性循环:从成功里可以得到自信和快乐,从自信里可以得到快乐和成功,从快乐里可以得到成功和自信。

中国社会有个通病,就是衡量个人是否“成功”采用的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人们对财富的追求首当其冲,各行各业,对一个人的成功的评价,更多地以个人财富为指标。但是,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努力不懈地追求进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人生只有一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响力,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家庭、帮助国家、帮助世界、帮助后人,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更有效率,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从大学二年级起,李开复就把“影响力”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当初放弃在美国的工作,只身来到中国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就是因为觉得后一项工作有更大的影响力,和他的人生目标更加吻合。

无论是为了真情,为了影响力,还是为了快乐、家人、道德、欲望、求知……一旦确定了人生目标,你就可以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果断地做出人生中的重大决定。每个人的人生目标都是独特的。最重要的是,你要主动把握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你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崇高”,或为了模仿他人而随便确定自己的目标。

尝试新的领域、发掘你的兴趣。首先,要把兴趣和才华分开,做自己有才华的事容易出成果,但不要因为自己做得好就认为那是你的兴趣所在。为了找到真正的兴趣和激情,你可以问自己:对于某件事,你是否十分渴望重复它,是否能愉快地、成功地完成它?你过去是不是一直向往它?是否总能很快地学习它?它是否总能让你满足?你的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不是和它有关?如果你能明确回答上述问题,那你就是幸运的。如果你仍未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建议:给自己最多的机会去接触最多的选择。唯有接触你才能尝试,唯有尝试你才能找到你的最爱。

最后,针对自己的兴趣,制定目标,步步迈进。首先,要客观地评估距离自己的兴趣和理想还差些必要的要求?是需要学习一门课、读一本书、做一个更合群的人、控制自己的脾气还是别的什么?五年后成为最好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会有什么差别?还是其他方面?你应尽力弥补这些差距。其次,充分发挥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勤奋、向上和毅力,努力完成目标。在制定具体目标时必须了解自己的能力,“知人者智,自知者名”。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目标也不可定得太低。任何目标都必须是实际的、可衡量的目标,比如,由微软公司跳槽到google公司的李开复,他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的时候,这样讲:“我有一个目标是扩大我在公司里的人际关系网,但‘多认识人’或‘增加影响力’的目标是无法衡量和实施的,我需要找一个实际的、可衡量的目标。于是,我要求自己‘每周和一位有影响力的人吃饭,在吃饭的过程,要这个人再介绍一个有影响的人给我’。衡量这个目标的标准是‘每周与一人一餐、餐后再认识一人’。当然,我们不会满足于这些基本的‘指标’。扩大人际关系网的目的是使工作更成功,所以,我还会衡量‘每周一餐’中得到了多少信息,有多少我的部门雇用的人是在这样的人际网中认识的。一年后,我的确从这些衡量标准中,看到了自己的关系网有了显著的扩大。”目标都是属于你的,只有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制定最合适的目标,主动提升自己,并在提升过程中客观地衡量进度,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才能成为更好的你自己。

(第二节 “天才”与“白痴”的一步之遥

人生道路上,以智取胜的时候当然有很多,但是心理素质在一个人成才的道路上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著名的“软糖试验”,很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软糖试验

1960年,著名的心理学家瓦特·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的幼儿园里做了一个软糖实验,他召集了一群四岁的小孩,在一个大厅里面,坐下,每个人面前放了一个软糖,对他们说:小朋友们,老师要出去一会儿,你们面前的软糖不要吃它,如果谁吃了它,就不能再加一个软糖;如果你控制住自己不吃这个软糖,老师回来会再奖励你一个。老师假装走了,在外面窥视。这群四岁的小孩,在老师走了以后,看着软糖,甜啊。有的小孩过一段时间手伸出去了,缩回来,又出去了,又缩回来,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有的小孩开始吃了。但是有相当多的小孩坚持下来了,老师回来过后,就给坚持住没有吃软糖的,奖励了一个。试验结束了吗?没有,后面的过程才是重心:专家就开始分析那些没有吃糖的孩子,他们凭借什么力量坚持下来了呢?有的小孩就数自己的手指头,不去看软糖。有的把脑袋放在手臂上,有的睡觉,努力使自己睡觉。对这些孩子,他们继续观察,继续分析,到了这些小孩上小学、上初中,他们就发现,能控制住自己的不去吃软糖的,上了初中以后,大多数表现比较好,成绩也比较好,合作精神也比较好,有毅力,而控制不住自己的,表现不好,不仅仅是读中学,进入社会之后的表现,也是如此。★

这个“软糖试验”告诉我们什么?那就是控制自己,控制力。这项并不神秘的试验使人们意识到,智力在人生的作用方面过去价值估计偏高,在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一定还有很多别的因素。例如,三国时期的周瑜,智商很高,领兵打仗能力可谓是足智多谋。年纪轻轻地就当了将军,大都督。最初许多老将都不服他,这么年轻的后生怎能担当如此大任?后来火烧赤壁,打了一次漂亮的大胜仗,大家这才对他另眼相看。智商这么高一个人,后来怎么死的?说来可笑,是被诸葛亮三气而死的。《三国演义》第56回就有记载,不管是真是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这样一类人,即使他是成功者,也有软肋,如果不能克服的话,那就是致命伤。孔明三气,他竟然马上昏厥,断气了。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年寿只有36岁,这应该是周瑜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最佳时刻,他本来应该取得更大的成功,但是他在顺利的时候趾高气昂,遇到逆境的时候,竟然抑郁成疾。总之,由于他是一个心胸狭窄容不得人,爱动怒,爱生气,嫉贤妒能的人,还多次想把诸葛亮干掉。所以,他不但没有取得更大的胜利,却因为过度的生气而早早地撒手人寰,可悲,可叹。可见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怎样的,决定了他将来能够承担什么样的大事,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在现代社会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不少神童,最后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长大后可以有大出息,为什么?只能在性格上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