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很多人认为,如果“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他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被看做俄国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两部巨著。

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小患有癫痫病,间或发作,伴其一生。1844年,23岁的他开始写作,一年后,在杂志上发表小说《穷人》,好评如潮。杂志主编、著名作家涅克拉索夫在读完小说后,立即跑到评论家别林斯基的办公室,兴奋地大叫:“又一个果戈理出现了!”别林斯基看后,更是称作者为“天才”。年仅24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成了俄国文学界的名人。

1849年4月,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与革命被捕,并于11月16日被执行死刑。在行刑前一刻,突然改判流放西伯利亚。他在给兄弟的信中回忆道:“我们先是被押到谢苗诺夫练兵场,在那儿,有人向我们宣读了死刑判决书,命令我们亲吻十字架,并在我们头顶上折断了我们的宝剑,最后给我们换上尸衣。接着,三个人被捆到刑柱上,准备行刑。我是第六名,每次叫三个人,因此我在第二批。最多只能活一分钟了……忽然吹起了回营号,有人宣布说,皇帝陛下赦免了我们的死罪。”

死刑事件,以及随后十年的流放和苦役,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极大影响。这段生活的文学结晶,是《死屋手记》。全书由回忆、随笔、特写和故事组成,绘制出一幅幅令人胆战心惊的画面,并透过苦役犯的日常生活探究灵魂深处,让世人在震惊中反思。托尔斯泰在读了《死屋手记》后写道:“我不知道包括普希金在内的全部新文学有比这更优秀的作品。”

186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出版,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由于太受欢迎,再加上赌债累累,他不得不同时接受几部稿约,以口述方式,同时讲述三篇小说故事,让三位秘书记录下来。

之后几年里,他完成了《白痴》、《群魔》。1880年出版《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是他最后一部著作,出版之后第二年就去世了。这部作品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思考的总结,有人点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执著于探讨人与上帝的关系。他徘徊在天堂与地狱之间,穿梭于神性与魔性的两极,直到他年届六十,终于写下《卡拉马佐夫兄弟》,在人类精神领域竖立了一座高峰。”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人性的考察,至少在深度上是前无古人的。他常常触摸最极端的精神状态,探究人类灵魂的上限与下限。这使其作品中经常出现病态心理,特别是那些自觉不自觉的反常行为、近乎昏迷与疯狂的反常状态。小说中的主人公,在肉体与精神上的痛苦,就像一种垂死的挣扎,其震撼人心的效果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

文学评论界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之高,是非常罕见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曾猛烈抨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政治倾向,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才华:“就艺术表现力而言,他的才华恐怕只有莎士比亚堪与媲美。”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卡夫卡,自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有“血缘关系”。托尔斯泰也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坦陈:“我从未想过同他争一日之雄,从来没有……他的智慧使我妒忌,但我心里只有高兴。”

在不少作家和学者眼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不可逾越的高峰,超越了托尔斯泰。但更多人推崇托尔斯泰,比如海明威认为,自己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比美,但远不敢同托尔斯泰一较高低。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成就,更多体现在他的长篇巨制中,比如《罪与罚》中译本在五十万字左右,《卡拉马佐夫兄弟》将近八十万字。我们这个集子,选取的是他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典型的陀氏风格;不但如此,由于中短篇小说较为轻便,更适合表达日常思想感情,所以也真切地反映了作家生活化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