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 吴朝,伟大的帝国

吴历二百六十年三月。

吴庄王单含四十一年。

此时已是吴朝开国君主单越第五代皇孙承继大统。

二百多年前,就是在这一片大陆上,吴族首领单越建立了强大的吴帝国,疆域跨越数万里,东至海,西达界思丛林,南与异族昊牦隔海连,北接镜师绵延十一万八千八百六十里的山脉,功著一时。

千万年后,当单越登基年被定为历史元年时,这一片吴朝土地被命名为“吴大陆”。

吴大陆以横连山脉为界,分为东西两块,吴人又称之为“连云山”。连云山高耸入云,白雪皑皑,又曲折蜿蜒,是仅次于镜师山脉的巨大山系。

山系以东称东陆,疆土辽阔,物产丰饶,中部以平原为主,北部地势渐高,为大面积的草原、沙漠,其南部穷山恶水,气候湿热,是处诸郡皆覆盖着大片雨林,难以形成镇邑。

连云山以西,土地面积仅为东陆二分之一强,且大部以山岳为主。其北是吴陆第一高原青原,北雁人生活于斯地;其南有称为西陆名胜的楚淄与大帝山,更有西陆最大平原“神水原”。界思丛林虽亦属吴朝版图,但猛兽蛇虫、毒障沼泽遍布,无法居住。

吴王单越远征白族之时,曾带兵攀越连云山。传说单越是女神拜度尊使矛焦的第三子,因贪恋凡尘,被贬下界,成为吴族头人。近过多年的厮杀拼战,他吞并了其他各族,统一了全陆,建立了奴隶制大帝国,成为吴朝的最高军、政首脑。

越称王后,分封诸子、亲族五十余人为侯。至单越死,其子单隆立,隆立十三年崩,子单鑫立,鑫立五十二年崩,子单酄立,酄立二十一年崩,子单含立。

此时的吴朝,治辖太广,不能再维持更多的军队,也无法建立起适应军事需要的运输、补给机制,以维系政权安危。边境地区离京畿数万里,来去几需至经年,郡王妄尊称霸,无法节制,表面上繁盛富庶的吴朝,潜在着巨大的危机。

其月丙子,享年八十有二的庄王单含驾崩,吴朝政治危机的导火线终于诱发。

三日后,大司徒东越王卫衡仗着外戚身份,弹压众议,欲立含幼孙单扈,时其年仅周岁,太后听政。群臣多有不服,衡乃秘召京畿各部,以谋反罪诛杀司空巨野侯周窦、大司农曹侯单令、骁骑将军炎昕、步兵校尉西门惠等,俱灭九族,凡连坐斩捕者四百余人,以至百官一夜间豁然空置,不得不连夜提拔,以实中府。

数月间,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就传遍东西大陆,一时天下沸腾。

自单越以来,君王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其子、其孙直至其重孙,愈来愈贪于安逸骄奢的生活,若不是单氏威名犹在,恐怕早数十年前吴朝便会陷入内乱之中。

庄王卒后半年,卫衡传诏天下,尽收诸侯王印玺封国。次年,含所立之太子魏郡王单猛(含第九子)举兵讨衡,大会天下诸侯。一时,共四十一位王、侯皆参预了叛乱,或服单猛,或臣单扈,纷纷为主,声势甚乱,史称“群王之变”。

二百六十三年,卫衡毒杀幼帝,自立为主,建号天焦,都邱城。是年秋,击败诸王联军,俘杀魏郡王单猛与其子、孙。至此,吴朝的历史结束。

此后,空前漫长残酷的战乱席卷大地。富庶的原野变成了嘶喊残杀的战场,饿殍遍野,田荒井陌,民不聊生。

自吴朝崩溃,群雄纷纷,风起云涌,一时间英杰倍出。数十年间,无数的功勋勇名亦铸就无数豪雄。诸侯相互杀伐,吴陆大地共出现大小国家三十余。其中有六国先后崛起,在吴陆历史上抹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天焦国卫衡,谧“孝明皇帝”,在位二十二年。此人文武兼备,狠勇好杀,只因扮演了奸臣角色,虽国土扩张数千里,然终不能成就吴王单越一般的功徳,隐恨而死。其人在位时,称“天焦明帝”,隐隐乃六强之首。

茂国周犊,谧“敬武成皇帝”,在位十七年。其先祖为吴朝大司徒后师侯周滟。卫衡药死幼帝前,杀其父周窦,因而被逼举兵茂地巨野。建号“昌徳”,先后吞并鹄国、郑国、后师国,被尊为“昌徳成帝”。

天铭国比繇,庙“武宗”,在位二十年。与天单国结盟扬地,共击天焦卫衡。吴历二百九十七年秋八月,遣军攻天焦国重镇大作,围城一年,天下震动。谧“敬徳武皇帝”。

土益国王睿,谧“大洪王”。其祖为吴朝将作大匠、侍中王选,选乃“土益七杰”之一。王睿有先祖遗风,开疆拓土,围海筑堤,数次抗击卫衡所率的天焦军,被国人奉为神祗。

伏氏国单义,谧“哀王”,盛传为单越七世孙。其有远祖之风,虽近南方偏鄙,而不肯折节降暴,据其毕生之力为战。在位十年间,有役百二十次,负伤七十余处,又号“战帝”。

渊国鲁兖,谧“敬帝”,诛杀吴朝渊郡王单魁自立,在位三十五年。其人生性豁达,爱贤好善,因此国内人才济济,乐为所用。其从前师人和卯之言,改革弊政,完备“井亩制”,数年间成为北方大国,横征熊子、汤、洛、立子、曹、金等国,无可与敌,疆域一度和天焦相媲,以至明帝卫衡临死前曾告诫其子,“慎防渊鲁”。然而,鲁兖晚年骄狂自大,对数子疑心重重,几番反复太子之位,又大起杀戮、刑诛忠臣,最终引至渊国内乱。

吴历三百一十一年,渊军攻熊大败。次年,六强之末的渊国敬帝鲁兖病死都城太丘,四个儿子争夺皇位,纷纷起兵。至三百一十六年,渊国已四分五裂,不得不屈居于北方突族人所建的熊子国之下。

突族是北方镜师山附近的游牧民族。四十一王之变时,突族人杨干建立熊国,又称熊子国,地域原本十分狭窄:只在北雁国东,洛国以西的百里之地内。但数十年间,干励精图治,创设并训练出诸国中最强大的骑兵部队。

其孙杨烈继位以来,更先后吞灭了汤、洛、金、刺模等国,疆域扩张三千余里,被称为“威王”。

并吞四国之后,熊国版图延伸至齐、土益与渊、立子国之间,遥遥与中土天焦接壤,一时成为疆域最广阔的诸侯,故三百三十五年后,齐、土益都先后与天焦卫氏歃血会盟,以期阻止熊国咄咄逼人之势。

吴陆七十余年的战乱,使得诸国捉襟见肘、力不能支,经济大幅衰退,军力开销日益增加,人民不堪负荷,爆发了多次奴隶与平民起义。

近十载的起义狂潮席卷吴陆,使王族与腐朽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涤荡,诸国忙于镇压与改革,战争消停。

至吴历三百五十五年,大陆经济又开始缓缓回升,而其东、西两端的国家——如土益和前师国——因为相对安定的关系,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冶铸业、制造业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城邦人口逐渐稠密,至吴历三百七十年,土益都城淄洮,前师都城襄泽等城市,已俨然成为东西经济文化要冲,理所当然地承继了先朝繁庶的盛况。而人口的分散迁徙,也渐渐使以天焦国为首的中原大国丧失了制霸天下的诸多便利,再无法实现先朝的风光。

天焦国在熊子国南,疆域次之。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境中又有吴陆第二长河焦水横贯而过,平原面积为诸国之首,这对发展农业极为有利。故天焦国势称冠诸国,兵锋一出,四土震动,百多年间,除了与天铭、土益等少数国家交手偶有失利外,在东陆罕有对手。

天焦国南,地势渐渐不平,天单、伏氏、雨、昂四国内,更是以林密山高、险隘重重著称。天铭、和、微三国靠海,雨量丰沛,对农业的发展较为有利,但地势几无遮蔽,易攻难守。

连云山以西,地势跌宕起伏,变化重重。吴陆第一长河勺水,从西陆最北的镜师山脉神丘峰发源,经皑皑群山与北雁、茂、狄、噩、冯、后如、嗟狄、霸、前师诸国,折转反复,最后泻入前师西南香海。

勺水流经之处,沃野千里、粟谷丰足,灌溉种植业的发展,使得以茂、前师为首的西陆国家十分强大。

每年春夏之交,沿河的城镇市集无不热闹非凡,人们买卖着牲畜、农具、绢麻、盐谷,耕作田地,扩建房屋,享受着自然赐予的无穷财富。

勺水由北往南行近万里,流域广大;其下支流、旁道一百一十七条,故而被吴人称为“神水”。

茂国地处勺水上游,多山,富矿物。国都巨野附近有两大平原,称花叠原和虎眺原,供应着举国七成以上的粟米、谷物。其北与北雁国,南与车河、后如、冯、噩、狄等诸国接壤,横贯数千里,疆域为西陆最广。其国人勇敢惯战,擅长凶狠的独斗。

地处勺水下游的前师国则有很大差异。勺水由东北向西南穿行其国境,河面宽阔舒展,源源不断地送来给养,哺育生命。干流两旁,是数不清的田庄、集镇,前师国赖以为生的农业、造船正是以这条大河为基础的。

勺水劈开群山,耕筑起广袤的前师平原,被吴人称作“神水原”,她幅原辽阔,跨三州二十城,乃西陆面积最大的平原。

富饶的土地与西北多山林的天府之处,使前师贸易量在列国中数一数二。其都城襄泽,更是物华天宝的灵杰所在,它座落在平原的东北面,遥与霸国相接。此地麦、粟、鱼、丹砂、丛竹、苑囿应有尽有,能制造载千人的战船,在江面上驰骋往来,宛如堡垒。襄泽在近年来愈发繁荣,有人口近四十万。

霸国在前师北,是与它唯一接壤的国家。自吴朝分崩以来,两国的对峙与争霸就从未停止过。霸国疆域、经济与军事力量皆无法与前师相较,然其国蜗居于西陆最恶劣的所在,强敌环伺,东西皆为绝路。其南,有前师虎视耽耽,北,与车河、嗟狄等国龇齟不断,故造成霸人不畏死亡、作战悍猛的特点。并且,霸人更擅于取长补短,将别国先进生产技术和军事制度引为己用。霸人聪慧、善谋,人才倍出,即使前师这样的无后顾之忧的大国,仍然觉得十分头疼。

吴王单越建立了吴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主专制的集权国家,推行了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经“群王之变”后,史家皆云诸国秉承吴制,然而,历史总是在不断演化的,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各国为生存和发展,也会依据自身的情况加以调整,政治制度不可能停留在原先的起点上,必有因有革,有继承、有变化。

首先是吴陆中央机构的沿袭与变更。据《吴朝百官志》载,单越称帝,设置三公九卿,以三公为国相,位极尊崇。然群王之变后,唯天焦等少数国家尚行此制,而诸国如天铭单置丞相;伏氏、茂、土益、孛子等国加重尚书台的权力以抑制公卿,前师国干脆没有三公;东陆南端的少数国家如昂、雨、子绛,以三大夫五将军统理政、军事,还停留在简单的奴隶社会的制度中。

吴陆诸国的地方政权主干是郡、县两级制,少数国家不设郡,只以城为县号。各国的牧守名号不一,但皆可全权处理地方大事。除少数国家如天焦外,很多国家牧守还兼负典兵重任,亦仿将军府设置了官属僚佐,如长史、司马、东曹掾、诸校尉等,在性质上已是地方军政最高长官。

诸国军队依其职能大抵分为京师护卫军、中央直辖军和地方武装三种,名称各有不同。如天焦最著名的卫尉虎豹甲士营便属于中央直辖军,平日里除了执掌宫中很少次的巡逻之外,便完全是精心操练。

至于士卒的优劣,更分六等。最上为营士,指护卫军中装备最精良、士兵素质最强、经常参与作战的那部分,一般掌握三万人左右营士的国家即可称大国,如天焦国有营士五万四千名,在东陆罕有对手;次为甲士,指“戴甲武士”,指京畿卫戍与中央诸部中装备优良,士兵常操常练的部队;再次为有檄,顾名思义,乃是见檄文后编组出征的士伍,亦为诸国常备军力。平日多进行农耕,闲时集训,一旦遇战,则与正规部队一样出征。其下还有郡士、散勇、民军三部。郡士是各国州郡所组战力,次于有檄;散勇是城、乡间有诏自募之士,次于郡士;民军则是各地非政府性质的自组部队,装备最差,战力最弱。

将军统帅的军队组织大体沿袭吴朝,总称部曲。大将军(上将军)统五部,一般将军统二到三部。每部由比二千石的校尉和比千石的司马指挥。部下设曲,由比六百石的军侯和司马指挥。曲下设屯,由比二百石的屯长指挥。屯下为队,由比百石的队率和队史指挥。再往下便是什、伍,分别由什长和伍长指挥。

群王之变后,由于战争频繁,奴隶主阶级又兴盛起来。兴新富贾钻营投机,凭着手中强大财力左右政局。其中比较有名的称为“十豪”,指天焦魏氏、文氏、余氏,熊子杨氏、土益李氏,前师和氏、巨氏,车河张氏、天铭单氏、齐国陈氏。如车河国张氏,祖先为吴朝司郡校尉、长滟侯张真,世吏二千石,其族人经营兵器、战甲、造船、金银翡玉、铜镜、丹砂,财富在西陆首屈一指。

吴陆人以祖宗为豪,多以“单”为姓。自吴历二百六十三年始,以单姓建疆立业者,占诸侯国几乎一半。吴陆人对字号十分看重,除特殊情况,非有祖上三世为二千石高官者不得私起字、号,因此,门庭家世观念深入人心,能在日常交往中提及字号者,往往也是诸侯争霸过程中炙手可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