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高效学习第一步——学习方法(1)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解决一切学习问题

扫清学习障碍并不难

“学习真是枯燥无味。”

“一提起上学、写作、考试我就头疼,想起来就恐怖。”

“一要学习,我就想着玩。”

“学习是一种痛苦,不上学该多好。”

……

这是很多学生的心声,无奈、恐惧、烦躁、迷惘……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就是一种负担和煎熬,他们视学习为畏途。

据调查显示,全国超过1亿孩子存在这种状况。

刚上小学三年级的王克长得虎头虎脑,样子很可爱,可就是学习成绩不好,据说语文和数学从来没有考过60分,每次考试的最后三名总有他的名字。

王克的家人为此已失去了耐心,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现在还是两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已经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

其实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即智商正常,甚至比较高,但学习成绩总是很糟糕,就是说智商和成绩相背离,这种现象大部分是由于学习障碍所致。

学习障碍是教育界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学习障碍是由于学习能力落后和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研究表明,全世界大约有1.5亿的孩子属于学习障碍儿童。

所谓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听、说、读、写、算和沟通技能方面出现滞后而导致的学习成绩低下的现象。

通常所见的学习障碍有这样三种:

1. 书写障碍

活泼开朗的佳佳今年读初中二年级了。

可佳佳写字经常左丢一撇、右落一画,做数学题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把加减符号看反了,还有就是写字速度相当慢,磨磨蹭蹭写点作业就得花三四个小时。

佳佳的学习成绩经常是班上的倒数第几。老师怀疑他智力有问题,可经测试发现他的智商属于中上水平。

于是家长认为他是学习态度有问题,经常批评他。佳佳常常委屈得大哭,他认为自己已经努力了,却总没有什么进步。

其实,这就是学习障碍的一种表现,只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就可以纠正和克服。

2. 阅读障碍

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中人数最多的,男生多于女生。

鹏飞是一个机灵的孩子,但在学习上有困难;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他时常记不住,下课后完成作业感到困难;阅读课文也有困难,读十遍都背不下来;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差,特别是修改句子时错误较多;对应用题的理解也困难。经测查,他听觉、记忆能力落后,并影响到听讲质量和概念理解,造成上述种种学习困难。

这类学生往往记不住字词,听写与拼音有困难,朗读时会不由自主地增字、减字,写作文语言干巴巴,阅读速度特别慢,需要逐字地阅读。

他们在下棋和玩电脑游戏方面很灵,但在温书、写作业及听讲方面极差。这种落后可能与左脑有关。

3. 数学障碍,又叫非语言障碍

这类学生在机械图形与数学上能力落后。

他们记不住几何图形,在运动和机械记忆方面有困难。学习刻板,不能将新学习的操作迁移到新环境中。这可能与右脑落后有关。平时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能力的开发,在空间想象力和数量关系方面锻炼自己,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进行某种补偿。

从学习障碍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学习障碍是学习成绩与智力不相配。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智力与成绩不相匹配的现象呢?

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的学习成绩不单单受智力影响,而且受学习能力的影响。智力主要是天生的,而学习能力则是随着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断提高的。一般来说,学习能力与成绩的联系更为直接一些。

要解决学习障碍问题就要从提高学习能力入手,纠正我们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其学习效率,使我们的智商和成绩相统一。

要提高学习能力,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存在学习障碍,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判断:

第一,看视—动统合是否落后。

请根据自己近6个月的表现对照下面现象:

(1)走、跑、坐姿势不佳;

(2)运动技巧差、不灵活;

(3)经常打翻东西、弄脏或损坏作业本;

(4)经常跌倒,撞伤自己;

(5)身体或肩部不能放松;

(6)对方位常常弄不清楚;

(7)写字常缺一笔、多一画,部首张冠李戴;

(8)仿画时经常出现错误、线条歪斜,比例位置常不正确;

(9)执笔姿势怪异,用力太重或太轻,写字超出格子外;

(10)作业时间拖得太长;

(11)不善于手工或美术;

(12)写字时常偏向一侧,有时需转动纸张的角度来绘画;

(13)时常忘记计算过程的进位或错位;

(14)将数字抄错、遗漏或前后顺序颠倒;

(15)竖式计算中,个位、十位、百位排列不正;

(16)答题空间内时常写不下或太拥挤。

如果超过9项,则说明自己在这方面可能有问题。

第二,看自己在语言的表达和接受方面是否有困难。

可以对照以下几个方面:

(1)说话喋喋不休,内容重复,无组织能力,对因果、次序表达欠佳;

(2)语言发声、语速和轻重度与同龄儿童有异;

(3)不爱说话,答非所问;

(4)对口头交代的事情常弄不清楚;

(5)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

(6)记不住一连串的声音或语言。

如果超过4项,则说明自己在这方面可能有问题。

第三,看自己的阅读能力。

(1)善于背诵,但不太理解;

(2)朗读可以,但对内容一知半解,不知所云;

(3)默读时不专心;

(4)以手指头协助阅读,指示文字方向;

(5)逐字阅读;

(6)朗读时错误、遗漏、增字、前后颠倒;

(7)朗读时太急或太慢。

如果超过4项,则说明自己在这方面可能存在问题。

学习障碍是困扰我们学习的一大困难,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在这方面的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加以改善和提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让读、写、算、说都快起来。

是什么让我们远离高分

试想一下,大家都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都坐在书桌前,有的同学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笔耕不辍,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攻破了一个又一个的难点,可是有的同学东找一本书做做,碰了钉子又换另一本书做,再咬着笔头发发愣,看看表还有多久下课。

或许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可是仔细想想,难道不曾发生过吗?这样的学习效率只会受到时间的嘲讽。显然,只有效率高,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才能更好地去认识和理解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效率呢?

1. 学习方法的影响

学习成果的好坏,与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学习方法,创造性地运用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

17世纪法国杰出的数学家、哲学家和科学方法论者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速度与日俱增,时代对我们提出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单凭“铁杵磨成绣花针”“水到渠成”的方式学习,是无法完全适应的。今日的学习成败,不仅取决于勤奋、刻苦、耐力与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还考验每位学生的学习效率。

有人曾经问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他说:“成功等于艰苦劳动,加上正确的方法,加上少说空话。”并诙谐地写下公式:W=X+Y+Z。我们也可以套用这条公式来解读学习成功的秘密,即将W视为成功,X视为勤奋,Z视为不浪费时间,Y视为方法,所以“学习成功=勤奋+不浪费时间+方法”。方法对勤奋和惜时的效果有增加或抵消的作用,可见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学习成功。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英国有位社会学家曾经调查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发现他们大多认为学习时,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学习方法。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也深有所感地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发挥天赋与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知识的密林中,成为手持猎枪的猎人,获得有效的进攻能力和选择猎物的余地。

2. 身心状态的影响

健康的大脑、充沛的精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自然条件,但仅有这个条件是远远不够的。

从生理状态看,能否使人脑这个特殊的器官保持适度的紧张,将直接影响学习主体学习效率的提高。

美国的查尔斯博士认为:肉体和精神方面紧张程度低者,其状态表现为心理和身体的功能缓慢,跟不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

为什么呢?因为人们保持适度的紧张,能使心脏搏动加快,向肌肉供氧和营养物质的速度加快,此时大脑中的磷酸腺苷就会转化为能量,从而促进主体器官功能的活动,导致血液循环加快。同时又因为给大脑和肌肉输送了更多的能量,使学习主体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学习效率因此得以提高。

从心理状态看,能否心情舒畅,排除干扰也很重要。一方面,人脑就像一种精细的过滤器,心情舒畅时,它就能自动地遗弃那些不必要的一时与己无关的东西,而吸取那些最有意义的信息。

另一方面,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又是此消彼长的,当某个兴奋点发生时,周围其他区域则是抑制的,而在每一瞬间,通常大脑皮层都有一个优势的兴奋中心,当学习者心情舒畅时,这个兴奋中心就能与最清晰的意识相联系,并由此产生和促进机体的各种反映活动,从而产生出高的学习效率。

从精神状态上,看能否情绪高涨、信心百倍。良好的精神状态、愉快的情绪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而且能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它能保证体内各器官协调一致,促进食欲旺盛、睡眠安稳、精力充沛、充分发挥机体的各种机能,尤其能形成良好的心境、积极的激情和强烈的热情,从而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3. 知识多寡的影响

任何一项学习都是人类在既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劳伯尔在其《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观》一书中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这里讲的“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指的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的知识,贮存于学习者长时间记忆中的原有知识和技能是从事新的知识学习的前提条件。我国古代就有“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的说法,而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学习者要习得新知识,只有将新知识与头脑中的既有观念结合起来,构成观念团,才能获得并理解新知识。

学习要“死”去“活”来

很多人一听到“背诵”二字就会立刻皱起眉头,想到“死记硬背”,认为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或者是在鼓吹一种早已过时的,甚至应当受到极力反对的读书方法。

其实不然,无论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方法,还是几十年前话务员熟记几千个电话号码的方法,以及我们日常学习工作中对知识的汲取,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学习的好方法是可以完全脱离开背诵的。

尤其对于文科学生来说,背诵是非常重要的。文科的东西记忆是基础,有些东西记不住根本无法答题。

然而,对政治、历史、地理又各有独特的方法。政治中的经济常识部分重点难点是一些原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哲学常识主要是一些条条框框,内容也不是很难,难就难在对各部分联系的把握上,要把各部分融会贯通;政治常识比较死,多需要记忆,但与时政联系比较紧密,所以要多看报纸、电视,增强用知识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历史的知识量最大,且内容杂,我们应当常翻阅。时间长了,没记住的越来越少,书翻得也越来越快了,知识自然也纯熟了,分析历史问题就有了根据。地理高中部分是概论(主要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讲得很细很深,记过以后,很容易忘,但只要抓住基础,让核心内容记“死”,就可以“活”用了。

其实,不仅是文科,理科中也有很多需要死记的,如数学、物理的一些公式,化学的基本反应及生物的一些常识等。只有记“死”这些知识,我们才能灵活运用它们,提高自己的成绩。

“死”去“活”来学习方法的关键不是出在记忆方法上,而在记忆的人应该怎么记忆上。对记忆要有明确的目的意识,在对基础知识十分熟练的基础上提高能力,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大脑始终处于“激活”的兴奋状态;其次,我们应当注意,即使“死记硬背”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切忌生吞活剥、不求甚解。

无论什么学科,都有很多需要背诵的东西,有些材料,只能“死”记。要多次反复强化记忆。在考试时,要把记住的材料灵活运用,这就不仅要记得牢、记得死,还要理解,理解得活。是谓:“死”去“活”来。

去除你的得分短板

偏科,是学习的大敌,也是影响课堂学习效率的原因之一。

有的同学学习没有计划,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学习完全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学的科目,上课聚精会神,生怕老师讲的某一句话听漏了,做作业也非常认真。自己不喜欢、不想学的课干脆不去听,即使去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者趴在桌上睡觉,或者做他喜欢的科目的作业。老师批评他,他还振振有词:“我又没有妨碍其他同学学习。偏不偏科是我个人的事。”只是到了学期考试的关键时刻,到了中考失利、高考名落孙山时,他才傻眼了、着急了、后悔了。

“短板”一说来自于“短板效应”,指自己的弱项。在学习中,弱项就是自己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科。之所以存在较差的学科,是因为偏科。

吴莹莹的成绩一直很优秀,她特别喜欢文学,所以语文成绩尤其出色。

可是,进入高年级后,她对数学一下子接受不了了,每次数学测验回家后,总是神情沮丧、懊恼不已。平时学数学的时间也少了,她宁可看一些文学作品,也不愿意去做数学题,数学成绩越来越差了……

其实,吴莹莹不是唯一的例子,在她的班上,还有好几个偏科的同学。

这些偏科的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觉得最可怕的事情。有人说:“我根本就没有数学头脑,一看到数学就头晕,更别谈考试了。”有人说:“我就害怕英语,那些单词老是记不住,还有语法,怎么都不明白。”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你可能比较喜欢学习英语,而最害怕学习数学;他可能喜欢学习数学,而最害怕学习英语。

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就会像吴莹莹一样,不喜欢的科目,学习的时间肯定会少,成绩当然不会好,这时候就会更不愿意学了,于是逐步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偏科会在知识上产生缺陷,在学科方面出现“跛脚”现象,这可能使你在某一领域总是“低人一等”。如有的学生不喜欢学语文,在以后的工作中,连一个简单的工作记录都写不好。

偏科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因为各门学科是相互联系的,缺一科就会觉得不协调。正如人缺一只手或一条腿一样,你就会觉得有很多不便。

如果想征服自己所讨厌的学科,必须要先找到造成厌恶这门学科的原因。

想要消灭自己的短板,首先分析自己为什么对某些科目不擅长,并且要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别的科目既然能获得好的成绩,看来并非是因为缺乏学习能力,所以对不擅长的科目,应该也可以经过努力得到更好的成绩。“我没有能力,所以不行”,这样轻易放弃的想法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