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2)

其实,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也很珍惜友情,当好朋友不和自己玩时也会感到孤独和委屈。像这种情况,妈妈一定要理解她的感受,哪怕一句“你一定感到很孤独、很伤心”、“要是我,我也会像你一样难过”,都可以让孩子感觉到妈妈是理解自己的。相反,妈妈的一句话会让她因为失去友情更伤心。

可见,面对孩子的消极情绪,承认并接受她的感受是第一步。当她冷静下来之后,自己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放弃成人的自我成见。

成人有成人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思维。父母不能强迫孩子以成人的思维思考问题,否则就会导致亲子之间发生很多争执和矛盾。父母不妨试着放下自己的成见,用孩子的眼光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当孩子作出错误的行为时,父母一定要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给他解释、澄清的机会。如果孩子“好心办了坏事”,父母一定要肯定他的好心,再纠正他的不妥行为。

体会孩子的处境,信任他。

父母虽然每天都和孩子接触,但他所思所想、所经历的一些事情和感受,父母不可能完全知道。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或误解。其实,误会、误解都不怕,只要父母及时调整说话方式,这些误会就会慢慢消除。

12岁的婷婷放学回家,气冲冲地把书包扔在沙发上,说:“今天老师给我难堪,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我。”妈妈顺口来了一句:“你是不是做什么错事了?”婷婷回答:“我什么也没干。”妈妈继续说:“不可能,老师怎么会无缘无故地批评你呢?”婷婷撅着嘴,说:“不信,算了。”

妈妈知道如果再这样争辩下去,母女间一定会对立起来。这时,妈妈改变了刚才的态度,说:“你当时肯定很尴尬,老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你。”婷婷用质疑的眼神望着妈妈,妈妈接着说:“因为我以前也和你一样有过类似的经历。

那是在自习课上,本来是不能说话的,可是当时我在给同学讲数学题,老师看见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我俩都训斥了一通。”

婷婷睁大眼睛,望着妈妈,说:“真的吗?我也是因为这个才挨老师批评的。我觉得我是在做好事,老师不应该批评我。”妈妈笑着说:“对呀,我当时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事后想一想,的确违反了课堂纪律。”婷婷点了点头,说:“好吧,下次我们课下再讨论题目。”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是良好沟通的前提。眼看着一场“战争”就要在母女之间爆发,但是,妈妈认识到了这一点,转变说话方式,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与女儿产生共鸣。最后,女儿想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办法。可见,作为合格的父母,必须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尽最大的努力去获得孩子的信任。

考虑好了再说话。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也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一样有自己的感受,这些情感都需要父母去理解、去尊重。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考虑他的感受。特别是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要一句话重复好多遍,防止他产生厌烦情绪。另外,批评的内容应该对事不对人,尤其不能侮辱孩子的人格。

沟通箴言

父母和孩子聊天是了解孩子心理活动的最佳方式之一。父母要把握聊天的技巧,善用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畅所欲言。同时,父母也要关注孩子说话时的反应和态度,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是要养成耐心倾听的习惯。即使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也要倾听他的心声,给予他关爱和理解,体会他的感受,再利用恰当的时机给他讲道理。

“抱歉,爸爸(妈妈)不该吓唬你!”

“威胁”不是有效的沟通方式

再不听话,让警察叔叔来抓你!”“还闹,让护士给你扎针!”“再哭,就叫狼把你吃掉。”……父母总是描绘一些虚构、负面的情境来吓唬孩子。仔细想一想,当孩子不听话或淘气时,自己有没有吓唬过孩子说“不听话,看我不打你!”“再不好好写作业,就把你丢垃圾桶里去!”等类似的话?也许刚开始时,孩子因为小,这些话能起到一些作用,但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来说,他不理解父母的要求,但这种威胁会令他害怕,让他没有安全感;而对于年龄大一点或理解力较强的孩子来说,他知道父母是吓唬他的,他会因为父母的逼迫而产生抗拒,久而久之就不再把父母的话当回事,父母也因此失去了威信。可见威胁不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方式。

5岁的小强在楼顶上玩儿,不时传来小石头“嗒嗒”的声音。妈妈进去一看,原来他把鱼缸里的小石头掏出来,在玩扔石头的游戏,整个楼顶都是他的“战场”。

顿时,妈妈苦着脸吓唬他说:“你完蛋了,这是隔壁阿姨用来养鱼的小石头,你全都给扔掉了,这回你得赔人家了。儿子,你‘小猪’里的钱估计都得拿出来了。要不然的话,阿姨会讨厌你的,而且阿姨以后再也不给你好吃的了。”

说完,只见小强苦着脸,低着头,好像很害怕,又怕被阿姨骂,又要赔钱,一副很可怜的样子。

妈妈觉得话有些重,接着说:“儿子,你知道这些小石头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小强胆怯地说:“是阿姨用来养鱼的。”妈妈点了点头,说:“对呀!

这些小石头是用来给小鱼盖房子的。如果你把这些石头都扔掉了,小鱼就没有家了,是不是很可怜?”小强一听,马上睁大眼睛,说:“小鱼没家很可怜,那怎么办啊?”

妈妈撅着嘴,故意说道:“小鱼没家就死掉了。你想小鱼死掉吗?”小强用力地摇摇头,说:“不想,我想帮它盖房子。”妈妈说:“好,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那我们把这些石头捡起来给它盖房子,怎么样?”小强兴奋地说:

“好,看谁捡得多。”

面对犯了错误的孩子,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像妈妈最开始的一番话,吓唬小强说,阿姨会讨厌他,也会让他赔偿,这样只会让他心灵受伤害,也会损害阿姨在他心目中的形象。那么跟他讲道理呢?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有些困难。

但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怜悯之心,妈妈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让他认识到了错误。

在生活中,父母也可以用这个办法,制止孩子的某些行为。例如,告诉他“这些小花、小草被你踩了会很疼的”“小鱼离开了水就会死掉的”等等,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哪些严重的后果,同时也是在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他懂得珍惜一切生命。

着名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在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中国留学生在留学期间给一个小孩做家教。一次,这个小孩哭闹,留学生无奈,就威胁他说:

“你再哭,就让猫把你叼走。”这个小孩的母亲听了,立刻丢开手边的事,拿出词典来给孩子解释,猫是一种性格温驯的动物,不会主动侵犯人类,也不会把人叼走。这位母亲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消除孩子对猫的恐怖记忆。

然而,我们却经常不自觉地用一些可怕而又不真实存在的东西吓唬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威慑和阻止的目的,但在孩子心中留下的恐怖记忆又如何消除呢?他心里不安的土壤可能有一天就会萌发出许多恐惧,并最终演绎为不幸。而这就可能会毁掉一个好好的孩子。

其实在生活中,父母要清楚地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用规则来进行管理和约束,而不是把恐吓当手段,随便吓唬和威胁孩子。

那么,父母怎样和孩子说话,孩子才更容易接受呢?

不能用医生、警察、老师等人吓唬孩子。

一些父母喜欢用医生、警察、老师等人来威胁不听话的孩子,除了我们开头说的那几句话外,还会说:“不好好表现,我就告诉你老师去。”我们仔细想想,一个害怕医生的孩子,生病时怎么会和医生配合呢?一个害怕警察的孩子,迷路时还会不会向警察寻求帮助呢?一个害怕老师的孩子,上课时怎么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课呢?因此,诸如此类用医生、警察、老师等人威胁孩子的话,父母一定不能说。

换一种说话方式替代威胁。

“你再撒谎,就撕烂你的嘴巴。”这是父母无奈之下说的一句话。大多数父母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孩子做了父母不希望做的事,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做,最后父母终于控制不住脾气了,威胁他:“你再……就……”其实,父母只要换一种说话方式,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就很容易纠正他的坏习惯了。

一家三口开车出去玩,七八岁的男孩兴奋不已,总是把头伸向窗外。妈妈说:“你把头伸出去很危险,快收回来。”男孩把头收了回来。

一会儿,男孩又把手伸出去了。这时,妈妈急了,说:“你要是再伸出去,我们就掉头回家。”男孩吐了吐舌头,把手又收了回来。

可是,一路上男孩总忍不住地把手和头伸出去。这时,爸爸把车停在路边,说:“看你这么兴奋,我也很高兴,但你把手和头伸出去确实太危险了。如果后面赶上来的车离我的车太近,很可能就会撞着你的手和头。所以我得把车停在路边,等你把手和头伸够了我再开车。”话音刚落,男孩立即把头和手都收了回来。

在生活中,当父母遇到孩子不合作时,就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去处理。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把碗里的饭菜吃干净,就可以说:“记住,我们睡觉之前可没有零食吃了。”这样比“你不吃菜,就不能离开饭桌”强多了。

睡觉前,父母让孩子刷牙,说“上床睡觉前应该干什么呢”,这种提醒的方式比“你要是不刷牙,睡前我就不给你讲故事了”更能让孩子接受。

和孩子一起逛超市,父母不希望孩子乱跑,一句“你去帮我找找……”比“你要是再乱跑,回家就不让你看电视了”的效果要更好。

像以上这种提醒、摆事实的方式能避免父母与孩子间的冲突,也能有效地纠正孩子的行为,父母这样说话,也才能让孩子和自己合作。

不用暴力惩罚孩子。

有时,父母被孩子气急了,动辄就说:“我警告你,你要是下次再……我就……”如果孩子这个时候还顶嘴,没有一个认错的态度,一场“家庭暴力”就可能上演了。

父母以为这样孩子就会顺从,可是教训之后,表面上孩子屈服了,但是真能让他记住这次教训吗?恐怕孩子记住的只是疼,却不记得当初为什么被打了。警告和武力不是让孩子改正错误的最佳方式。当孩子犯了错误后,父母一定要控制住心中的怒火,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说,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改掉坏习惯。

险了。如果后面赶上来的车离我的车太近,很可能就会撞着你的手和头。所以我得把车停在路边,等你把手和头伸够了我再开车。”话音刚落,男孩立即把头和手都收了回来。

“妈妈(爸爸)想知道你想什么!”

引导孩子说出心里真正想说的话

妈妈,我不快乐。”当孩子有一天这样对你说时,你可能会感到很吃惊,孩子每天不愁吃、不愁穿,除了学习就是玩儿,其他的什么都不用想,怎么会不快乐呢?我们可以一起听一听孩子的心声:

爸爸妈妈总是吵架,声音特别大,样子也很可怕。吵完之后,他们没有人理我,我只能在一边呆呆地坐着,却不知道能做些什么;我喜欢做的事情爸爸总是阻止我。就拿钢琴来说,我想学,爸爸却说弹钢琴对考大学没有帮助,强迫我报奥数辅导班;妈妈总是喜欢帮我做事,我做了的话,她还嫌弃我做得不好,就连今天早上的被子,她都嫌弃我叠得不够方正;我和伙伴们比赛看谁能摸到氢气球,妈妈却好心地帮我们在氢气球上拴了一根线。结果,拴了线的氢气球一点也不好玩儿;当我伤心的时候,我会哭,但是爸爸却说:“哭是没出息的表现。”不仅如此,他还禁止我哭,如果哭的话,就惩罚我。

……很多父母都希望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他无话不谈。可是,我们要知道:

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孩子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会更快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会让孩子有成就感,凡事包办只会让孩子丧失了自由探索的乐趣;哭也是孩子释放消极情绪的一种方式……很多时候父母都忽略了生活中的这些细节,也忘记了要听一听孩子的心里话。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有人倾听自己、关注自己,就是最大的安慰。

一位妈妈曾叙述自己和女儿的一段经历:

一个闷热的下午,我汗流浃背地骑着自行车接10岁的女儿回家。女儿坐在车后,向我叙述和同学闹别扭的事。而此时我正因为其他一些事情心烦,毫无反应地听着。渐渐地,女儿的声音越来越小,便不愿意说了。

突然,女儿小声说:“妈妈,我差点儿忘了,老师让明天带一盒水彩笔。”这时,我不耐烦地说:“早干嘛去了?刚路过文具店不说话。”说完,不情愿地掉头往回骑。顿时,女儿跳下车去,气愤地说:“不买了。”说着,头也不回地走着。

一进家门,我感到很奇怪,问:“怎么这么大脾气?”女儿则眼泪汪汪地说:“妈妈,你知道吗?我们小孩也很可怜。”顿时,我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女儿哽咽着说:“你们大人心烦的时候,可以对我们小孩发火。可是,我们心烦的时候找谁发火呢?”

女儿的一番话让我久久不能平息,这才意识到自己粗暴的态度已经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从此,我总是有意识地留出一段专属于她的时间,倾听她的心声。渐渐地,我和女儿之间的感情变得越来越好了。

的确如那个女孩所说,大人生气的时候可以拿孩子当出气筒,那小孩不高兴的时候,父母注意倾听他的心声了吗?如果每一位父母都能多听一听孩子的心里话,相信亲子间的代沟会越来越小,最终消失。

但一些父母抱怨,我很关心孩子,也注意和他聊天,为什么还是听不到他的心里话呢?父母要仔细反思,当“孩子对自己诉说心里话时,自己的反应是怎样的,有没有置之不理?有没有讥笑孩子的无知、批评他的不足、拒绝他的合理要求、责备他的错误?试想,如果孩子一讲心里话就要抱着挨骂的准备,那么他还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吗?

可见,父母要想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随时掌握他的思想,必须学会分享他的快乐与忧愁,才能引导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生活中,父母需要掌握哪些沟通的技巧,才能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呢?

从某一个兴趣点,打开孩子的话匣子。

父母要养成和孩子交流的好习惯,平时可以从一些轻松、随意的话题入手,和孩子自然而然地交流。比如,孩子喜欢某项运动、篮球明星、杂志、电视节目,等等,父母可以从这些话题切入,倾听他的快乐和心事。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切忌摆出一副居高临下、正襟危坐的架势,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当然,父母选择的谈话时机,最好是轻松、愉快的场合,不能选择他情绪不稳定时强迫他和自己谈心。

多给孩子一些交谈的时间。

一些父母只知道让孩子埋头苦读,认为和他互相交谈是浪费时间,会影响他的学习。其实,这样非常不利于父母与孩子间建立和谐的关系。

有一位妈妈不管平时多忙,都会在晚上睡觉前陪着孩子入睡,给他讲故事,听他诉说学校里的事儿,给他一个吻,和他道一声“晚安”。这个妈妈的做法就值得父母借鉴。

掌握读懂孩子“心里有话”的几个信号。

当一个人有心事的时候,一定会在表情、动作上显露出来,孩子也不例外,比如,哭泣、耍赖、不安、撒谎,等等。作为父母,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从他的言行中读出他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