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痛经

女性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下腹部会出现极剧烈的疼痛,称为痛经。原发性痛经多见于年轻女性,来潮起即有疼痛,多因精神紧张、子宫发育不良、子宫位置过度屈曲等,使经血流行不畅所致。痛经多发生在经前一两天,或在月经来潮的第一天,于经期逐渐减轻,经期过后消失。痛经的部位在下腹部,有时放射到腰部和会阴部。

蜜汁山药南瓜

原料:小南瓜、山药各250克,红枣、蜂蜜各适量。

做法:①小南瓜去皮、瓤,洗净,切成丁;山药洗净去皮,切成丁;红枣洗净去核,切成片。

②将南瓜丁、山药丁、红枣片一同放进大碗中,加入蜂蜜、适量水,再上锅蒸10分钟即可。

功用解析

适用于痛经、月经不调、经期头痛者。

韭菜炒羊肝

原料:韭菜150克,羊肝200克,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①羊肝切成小片;韭菜切成段。②锅内放油烧热,下羊肝、韭菜煸炒,加盐调味即可。

功用解析

在经前5天开始服用,可补肝、益肾、调经,适用于肝肾虚损引起的痛经者。

牛奶炖木瓜

原料:木瓜1个、牛奶250克。

做法:①木瓜洗净,去皮、瓤,切成块。②锅内倒入牛奶,放入木瓜块煮至黏稠即可。

功用解析

木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具有舒筋活络、软化血管、抗菌消炎、抗衰养颜、增强体质等保健功效,适用于痛经、月经不调者。

益母羹

原料:益母草15克、砂仁10克、米醋15毫升、红糖30克。

做法:益母草、砂仁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加入米醋、红糖稍煮即可。

功用解析

益母草可生血化瘀、调经;砂仁可醒脾开胃,防止益母草寒性伤胃。

山楂红糖汤

原料:山楂25克、葵花子15克、红糖30克。

做法:①将山楂、葵花子放入锅内同炒,至葵花子熟、出香味。

②加水熬成浓汁,放入红糖熬至溶化即可。

功用解析

于经前1~2天开始服用,连服2~3剂。本方适用于血瘀为主的痛经。

姜椒枣糖汤

原料:姜25克、花椒9克、红糖30克、红枣(去核)10颗。

做法:将姜、花椒、红糖、红枣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煎服。

功用解析

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症状减轻、经行量少、色紫黑夹有血块、四肢不温、面色发白。

红糖姜汁荷包汤

原料:鸡蛋1个、老姜50克、红糖适量。

做法:①老姜洗净,刮去表皮,一半切丝,一半捣成泥状,挤汁。②砂锅倒入适量清水煮开,打入鸡蛋煮成荷包蛋,加红糖、姜汁煮匀至完全溶入汤中,撒上姜丝即可。

功用解析

老姜可祛寒保暖、温胃暖子宫,红糖可活血补血。二者与鸡蛋同煮成汤,尤其能调节女性生理循环、暖和手足,并能稳定情绪。

当归羊肉汤

原料:羊肉100克,当归、姜各10克。

做法:羊肉洗净,切碎,与当归、姜同炖至熟烂,拣去当归、姜即可。

功用解析

羊肉有益气补虚的作用,当归有补血活血之功。二者与姜相配,可补虚温中、活血祛瘀。

当归姜羊肉汤原料:当归24克、姜30克、羊肉200克。

做法:①羊肉洗净,切块;当归洗净;姜洗净,切片。②砂锅倒入适量清水煮开,加入羊肉、当归、姜片炖熟即可。

功用解析

吃肉饮汤,行经期每日1剂。

当归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适用于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劳有寒痛经或寒疝腹痛等症。

乌鸡汤

原料:公乌鸡1只,草果2个,陈皮少许,豆豉、豆酱、葱、姜各适量。

做法:①陈皮、姜、草果洗净,扎成药包;葱洗净,切成末;公乌鸡去毛、内脏,洗净,剁成小块。②将乌鸡与药包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炖至熟,加入葱末、豆豉、豆酱调味即可。

功用解析

乌鸡富含极高滋补及药用价值的黑色素,可滋阴补肾、养血添精,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子宫虚寒、行经腹痛、崩漏带下、身体瘦弱等症均有很好的疗效。

山楂去痛粥

原料:山楂30克,鸡血藤、益母草各12克,当归9克,川芎5克,大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①大米淘洗净,用清水浸泡30分钟;将山楂、鸡血藤、益母草、当归、川芎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煎取浓汁,去渣取汁。

②大米与药汁同煮成粥,加入红糖拌匀即可。

功用解析

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鸡血藤具有补血、活血通络的功效。此方适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