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始皇帝治下短暂而伟大的王朝(1)

(第一节)大秦政治管理的出色

“诗仙”李白在其诗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小杜”杜牧则在《阿房宫赋》的开头写道:“六王毕,四海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兼并、消灭了诸侯六国,实现尘埃落定、河清海晏,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结束了历史上的青铜时代,结束了260年的战国时代,结束了500余年的春秋战国的分裂动乱岁月,又一次实现了赤县神州、中华大地、炎黄子孙(这时还不能称大汉天下)的“铁板一块”,而且是中国有史以来版图空前广大、政治空前强盛的国度,是一个真正的泱泱大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是从现在才真正开始了。一个伟大的、强大的、巨大的东方帝国,终于在世界上屹立起来了!

当时,在印度是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在欧洲是罗马共和国时期,还有希腊、波斯、迦太基、亚历山大等帝国。而空前广袤的秦朝,比前四世纪的亚历山大帝国还大(当然要远远超过罗马、波斯等国家),而且后者还只是昙花一现,秦王朝建立的中华帝国却一直矗立不倒。帝国面积大约为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今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版图的三分之一,而且是其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的肥沃、湿润、温煦、平坦、富庶、繁华、自然与交通条件最好的部分,它包括了当时中国人已知和未知的全部世界,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除西部、西南部和东北部边疆地区尚未开发外,其大致轮廓基本沿用至今。

年轻的小老头秦始皇嬴政(当时39岁),中国历史上最勤劳、有为的君主之一,一个空前伟大事业的总工程师,不分昼夜、费尽心智地在研究如何管理好庞大帝国。他让征服六国和建立秦朝同时进行,让军事的蓬勃破坏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兴盛建设同时进行,使前三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成为大黄金时代高峰。他于今陕西境内的咸阳建立秦朝,第一次实现大中国的“大一统”(包括政治、经济、国土、交通、文化、法令、社会制度等),把战国七雄的疆域合为一体并大力拓展,“横扫六合,并吞八荒”,使得王朝幅员辽阔,东到大海(包括今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全齐了),西到陇西(甘肃、宁夏、青海一带),北到河套、阴山、辽东一带(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交界处),南至岭南(两广和云南地区),从东到西、由北至南都纵横交错着千山万水、城邑村落,气象复杂、风物不一,河山壮丽、路途漫漫,并陆续划分和建立了41个郡(下节再详细解说)。按照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的描述,“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夜光之璧、犀象之器、太阿之剑、纤离之马、翠凤之旗、灵鼍之鼓、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江南金锡、西蜀丹青”……天下各地的无数名贵特产都集中到关中和咸阳来了。这能不是泱泱大国、茫茫人海,财富汇聚、繁华似锦吗?

客观公正地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秦的统一,顺应当时历史发展潮流,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称雄状况,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安定,符合当时各地各族人民共同愿望。崛起的秦王朝,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嬴政大帝的生命多姿多彩,充分显示了他强烈的独立人格和独自思考。他面对的是包罗万象的庞大帝国,充满着陌生的百姓。在3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上,住着2000余万各种民众。无论后世人高兴或气愤、赞美或诅咒,他的每项制度和措施,几乎桩桩都影响将来中国历史至少两千年。这是不得不要承认的。

(第二节)大秦政治管理的出色

嬴政老兄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后,马上加强中央集权,在朝廷实行三公九卿,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度,作为皇帝的自己独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按照柏杨老头的看法(见其《中国人史纲》):“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无人敢这般推想:连皇帝的子嗣们也会同平民一样,既没有奴隶群也没有土地。尤其那些崇古、顽固的儒家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是在砸他们的饭碗——不,还在要他们的脑袋了。因为紧接着,大规模的“焚书坑儒”运动就来了。

首先是对皇帝的定位。嬴政把自己置于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将远古时代圣君的典范和代表——三皇五帝的名头都集中到他一个人身上,因为他觉得他的功绩比以往圣贤大多了,连三皇五帝也不在话下,(看他当时的口气,何等得意和自负:“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讨伐暴乱,依赖宗庙神灵的庇佑,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安定。今若不更改名号,无以称成功和传之后世。”)故宣称今后的君主都称“皇帝”,而他就是“始皇帝”也就是第一个皇帝,从此秦始皇的名字就正式确定。他秦始皇是一世,而他的儿子就是二世,他的孙子就是三世……子子孙孙这样一直世袭下去,千秋万代,永永远远是他秦朝的统治,秦朝的天下。同时,他还追封其父秦庄襄王为太上皇,并下令废止谥法。

秦始皇还将皇帝的权力神圣化,称自己是“天子”,即皇帝是上天、天帝的儿子,是玉皇大帝安排他们(他们当然也是神仙了)来人间统治大家,治理天下。这恐怕比西方的“君权神授”说不知早了多少个千百年!他还首倡避讳礼法,确定了一个字“朕”作为自己称呼,只能他一个人用,另外谁也不能说(而在战国时则谁都可以称“朕”,与“我”无异);而臣下、百姓、后宫妃嫔们则都要叫他“陛下”,不能叫“秦始皇”——当然更不能直呼“嬴政”了。又因为他名“正”,就改正月为“端月”。他还规定皇帝的命称“制”,令称“诏”;规定只有皇帝的大印才能称“玺”,用珍贵的玉石雕刻(秦始皇自己的玉玺上刻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8个大篆字)。对天子及文武百官的车马服饰,秦始皇也按照严格的封建等级作了繁文缛节的规定。他还确定了一套与皇帝地位相适应的复杂的祭典及封禅大典。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之手,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这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秦始皇为替自己新建的王朝寻找理论根据,还采用战国邹衍的阴阳五行家学说(也叫“始终五德”),认为秦德水,应讲求严厉苛法统治,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这些都为后世的皇帝们所沿用或借鉴。

秦始皇把天下的几乎所有大权都牢牢控制在自己一个人手里,实行专制独裁,事无大小都要亲自决断(当然,他因此政务也非常繁忙,绝对是日理万机)。中央的三公九卿、地方的郡县长官等,一切重要官职都由他任免,一概不得世袭,大家都唯他是从;沿袭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以功授官”。三公九卿、郡县制,在中国千百年来都几乎少有变化,历代王朝都基本上沿袭了这种行政组织体系。中央朝廷的三公九卿包括近现代社会首相级官员3位——宰相或丞相(皇帝助手,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行使全局行政权,文官之首,相当于今天的总理)、太尉(形使军事统领权,武官之首,相当于今天的军委主席、部队总司令)、御史大夫(行使官僚监察权,皇帝秘书,类似于副丞相,相当于今天的中央纪检委书记、全国人大委员长之类);部长级官员9位——奉常(相当于今天的祭祀及教育部长,以后王朝改称太常、太常卿)、廷尉(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以后王朝改称廷尉卿或大理卿)、宗正(相当于后来的皇族事务部长,以后王朝改称大宗正院或宗人府)、卫尉(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皇宫警卫长,以后王朝改称执金吾或卫尉卿)、太仆(相当于今天的交通部长,以后王朝改称太仆卿)、少府(相当于今天的财政经济部长,以后王朝改称少府卿)、典客(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长,主管少数民族,以后王朝改称大鸿卢、鸿卢卿)、治粟内史(相当于今天的农业粮食部长,以后王朝改称大农令、大司农、司农卿)、郎中令(相当于后来的宫廷事务部长,以后王朝改称光禄勋、光禄卿、大内总管)。前221年秦朝初立时,丞相是王绾,御史大夫是冯劫,而始皇帝最宠幸的李斯当时还只是廷尉。

政治(行政)、军事、监察(特务),互不统摄,三权分立,就保证了权力的制衡,避免了各种矛盾。所有官员都是在为皇帝做私事,也同时是在为国家做公事,基本上家国不分。这是秦政府的组织精神与体系核心。

秦朝的郡县制度,系采纳李斯建议,完全遵照商鞅当年在秦国变法的那一套做法,即废除过去的藩王与诸侯分封制,把整个帝国划为41个郡(最初只有36郡,后来经过边地征服、领土拓展,又增加了几个),直属中央政府,由皇帝亲自统辖和任免;郡下再设县,县下又分乡,一乡辖十亭,各郡县也采取类似中央的三权分立做法。郡县制度是秦始皇最洋洋得意、也确实要大大先进于昔日周朝的做法,层层统权、层层分权,有利于巩固统一,后来也被历朝历代沿用两千余年而大体不变,奠定了一种封建行政区划的权威性规范。

这41个郡是:内史郡(首都咸阳)、上郡(今陕西延安——以下均为今之地名)、汉中郡(陕西南郑)、北地郡(甘肃庆阳)、陇西郡(甘肃临洮)、河东郡(山西安邑)、上党郡(山西长治)、太原郡(山西太原)、雁门郡(山西右玉)、九原郡(内蒙古包头南)、云中郡(内蒙古托克托)、渔阳郡(北京密云)、辽东郡(辽宁辽阳)、辽西郡(河北平泉)、右北平郡(河北卢龙)、代郡(河北蔚县)、上谷郡(河北怀来)、巨鹿郡(河北平乡)、邯郸郡(河北邯郸)、三川郡(河南洛阳)、颖川郡(河南禹县)、南阳郡(河南南阳)、东郡(河南濮阳)、齐郡(山东临淄)、薛郡(山东滕县)、琅邪郡(山东诸城)、蜀郡(四川成都)、巴郡(重庆)、南郡(湖北江陵)、长沙郡(湖南长沙)、黔中郡(湖南沅陵)、鞍郡(安徽宿县)、九江郡(安徽寿县)、砀郡(安徽砀山)、泗水郡(江苏沛县)、会稽郡(江苏吴县)、鄣郡(浙江长兴)、闽中郡(福建福州)、南海郡(广东广州)、桂林(广西桂林)、象郡(越南河内)。

(第三节)大秦政治管理的出色

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长期分裂、政治独立,秦朝下辖的原各封地和各王国,恰如罗马帝国崩裂后的整个欧洲那样,每个地方都成了一个经济和文化的社会单元,差别迥异,各不相同。韩国和燕国的升斗各不一样,齐国和楚国的字大不相同,赵国和魏国的里程也差别很远。这就很不利于中央管理,也不利于各国交流。为更好地实现天下“一盘棋”,秦朝采取了“车同轨,书同文字”。帝国的领导人,上自皇上嬴政,下至包括李斯在内的高级官员,都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且具有活泼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他们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所做的工作几乎比此后两千多年大多数帝王所做的总和还要多!

由于各国都采用自己的制度,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就拿交通来说,各地车辆的规格便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如今国家统一,车辆行走在不同的道上就很不方便。窄车走在宽道上倒是绰绰有余,却也有些浪费;宽车走窄道就更没办法了。秦王朝于是规定,所有车辆上两个轮子之间距离一律是6尺,使车轮轨道相同,这样全国的车辆就能互通往来了。这便是“车同轨”。

接着就是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度量衡制度差异很大。商鞅变法时曾搞过一些统一措施,但只限于秦国。如度制方面,东周(包括秦国)的一尺为23厘米,楚国的一尺却为27厘米。量制更混乱;秦国以升、斗、桶(斛)为计量单位,十进位制;魏国以斗、升、分、益为计量单位;齐国则以升、豆、区、釜、钟为单位,升、豆、区、釜为五进位制,钟为十进位制。衡制方面,周朝以寽等为单位,赵国以镒、釿为单位,楚国以铢、两、斤为单位。不仅计量单位、进位不同,就是同一计量单位的量具,各国的实际大小、轻重也大不一样。秦王朝下令,把原来秦国在商鞅变法时规定的度量衡制颁布全国执行;并把统一度量衡的诏书铭刻在官府制作的度量衡标准件上,让天下百姓“皆明壹之”。秦统一后的度制规定为寸、尺、丈、引;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十丈为一引。经实测,秦朝一尺折合今23.1厘米。量制为合、升、斗、桶(斛);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桶(斛)。经实测,一商鞅方升折合今201毫升。衡制规定铢、两、斤、钧、石;24铢为一两,16两为一斤,30斤为一钧,4钧为一石。经实测,秦朝一石折合今37.5公斤。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主要目的,是在于便利征收赋税,发放官吏俸禄,防止官吏因舞弊而侵蚀地主阶级国家利益。但是,这在客观上对促进商业、手工业发展和全国经济的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战国时期,各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也各不相同。燕、齐两国使用刀形货币,韩、赵、魏三国流通铲形镈币(又叫布币),楚国使用郢爰和形若海贝的蚁鼻钱,而秦国、东周、西周则使用圜钱。形状不一,大小各异,轻重不同,使货币混乱,换算复杂。作为货币流通的黄金,各国的计算单位也不一致,有的用斤(16两)计算,有的以镒(20两)为单位。据《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原来六国的各种货币,规定货币分为两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也叫“半两钱”。币制的统一,克服了过去使用、换算的困难,便利了商品交换,促进了经济发展。尤其是秦代确立的圆形方孔铜钱形制,在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直到清朝灭亡才废除。

战国时期,由于长期分裂割据,各诸侯国各自为政,文字上也各搞一套,使文字的发展演变出现很大的分歧,形成“言语异声,文字异行”(《说文解字·叙》)的局面。字体奇形怪状,有的任意更改笔画,且异体字繁多,弄得文字体形紊乱不堪,乃至无法认识。同一字各国有不同写法,甚至一国之内也同字不同形。前221年,秦王朝进行“书同文”改革,把笔画繁复的大篆及六国地方性异体字一律废除,令李斯等以原秦国流行的文字为基础,整理出了一套“小篆”,也叫“秦篆”,作为法定标准文字。为推行该统一的小篆书体,秦始皇让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均用小篆书写,作为标准文字范本。经过整理的小篆,文字形体统一,偏旁固定,不能任意取代或移动位置,每字的笔画数和书写笔顺也基本固定。所以,统一后的小篆比起大篆与六国文字要简便、易认、易写。经过整理的秦小篆,留传至今的有秦始皇巡行各地时李斯手书的刻石,如《泰山刻石》残存9字、《琅琊刻石》残存86字。

除了小篆通行外,秦朝广大人民群众还创造了一种更简便的“隶书”。它是由民间长期流传的书写得比较草率的草篆发展而来。一个名叫程邈的狱吏,将其加以搜集整理并呈报给始皇帝,受到奖励,从此隶书也开始被广泛采用。其字体笔画直线方折,结构平整,书写方便。后来,除了一些庄重、重要的诏书尚须用正规小篆书写外,一般公文就用隶书来写了,如湖北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就是用的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