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性格是自我实现的基础(2)

功成名就之后,有记者采访福特,问他的生财之道。福特回答道:“储蓄金钱虽好,但对年轻人而言,学得将来经营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远比蓄财来得重要。我给年轻人的忠告是,先把钱投资于有益的书籍吧!从书上可学到更大的能力;至于储蓄,有了充分的能力致富后再储蓄还来得及。”

福特研制成功第一辆T型车,不仅改变了他的命运,而且还促进了汽车业的发展。如果福特未研读机械方面的书籍,未向身边的人学习,终其一生也许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而已。你想像福特一样改变自己的命运吗?那就不要犹豫,好好学习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永远记住:好学的人必成大器。

04严谨到百分之百

一个哲学家、一个物理家和一个数学家在维多利亚度假时,看到田地中有一只黑色的羊。

“天啊,”哲学家叫道,“所有的维多利亚羊都是黑色的!”“不,”物理家反驳说,“只能说某些维多利亚羊是黑色的!”“你们太不严谨了。”数学家指责道,“事实上,我们只能说在维多利亚至少存在着一块田地,至少有一只羊,这只羊至少有一侧是黑色的。”

也许你会笑话数学家的“固执”,但千万不要忘记,严谨性格的人是世界上最精细、最理性的人,经常会成为直抵成功并长盛不衰的人。他们做起事来一丝不苟、小心谨慎,很少会“四处乱撞”;他们思维缜密,思虑周全,不容易犯错误……这就是完美型人士最大的成功资本。

在哈佛,老师们经常给学生这样的告诫:如果你想在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做好事情,就要养成严谨的性格。为此,他们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评分的标准几近苛刻,得“A”的永远是极少数(据说是10%)。写论文时,老师不限学生研究什么,但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术研究的规则,参考资料必须注明出处,一旦发现抄袭,马上就开除学籍。这种严谨的教学方法,对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逻辑性十分有效,也迫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性格。

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和教育家竺可桢,就是因此受益匪浅,走向了成功人生。

1913年至1918年期间,竺可桢在哈佛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所学专业是气象学。在学校严谨的治学环境下,竺可桢自然地养成了严谨的性格。那时候他有写日记的习惯,其中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除1936年以前的日记因抗战散失外,自1936年至1974年逝世,共计38年37天,其间竟然一天未断。这些日记页页都是小楷,共计800多万字,记载了每天的天气和气候。直到去世前一天,他还用颤抖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

严谨,是成功人士最基本的性格之一。然而,环顾我们周围,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随处可见,“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应该、可能等成了很多人最常用的口头禅。殊不知,任何工作都要求100%准确,哪怕1%的失误也可能会带来100%的失败。

这里有一组数据,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在美国,如果99%就够好的话,那么,每年大约会有11.45万双不成对的鞋被船运走;每年大约会有25077份文件被美国国家税务局弄错或弄丢;每天大约将有3056份《华尔街日报》内容残缺不全;每天会有12个新生儿被错交到其他婴儿的父母手中;每天会有2架飞机在降落到芝加哥奥哈拉机场时,安全得不到保障……

毋庸置疑,“差不多”之类的不严谨行为,会使工作中的很多努力化为乌有,后果更是让人触目惊心、不堪设想。因此,那些性格不严谨、做事不够精细的人,永远不会很好地将事情做好,也绝不会有太大的成就,因此也就很容易失去加薪、升职的机会,甚至很难获得别人的肯定和信任。

一位哲人说:“严谨能够弥补智力上的缺陷。”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分水岭在于:成功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力求达到最佳境地,不会有任何的轻率疏忽,而失败者恰恰相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为了提高降落伞的安全性,美国空军军方要求降落伞制造商必须保证产品合格率。在制造商的努力下,降落伞合格率提升到了99%,并一再强调任何产品也不可能达到100%的合格率,除非奇迹出现。99%的合格率乍看很不错,但对于军方来说,这就意味着每一千个伞兵中,会有一个人因降落伞不合格在跳伞中送命。因此,美军军方不满意,要求制造商保证100%的产品合格率。

在交涉不成功的情况下,美国军方改变了检查产品质量的方法,他们决定从每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部分降落伞,让降落伞制造商的负责人和工人们亲自跳伞以检验合格率。这时,制造商才深刻地意识到100%合格率的重要性,他们聘用高端人才研发新技术,并改进现有的设备,采取了种种的措施。奇迹很快就出现了,降落伞在严格要求下实现了100%的合格,美国空军也终于满意了。

“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严谨是减少错误的最好方式,是获得成功的可靠保障,也是成就自我的有效途径。养成严谨的性格吧,它会使你终身受益。

05坚持与众不同的个性

有人问威廉·詹姆斯:“你认为哈佛最成功的是什么?”威廉·詹姆斯回答道:“在哈佛,我们每一个教师都鼓励学生从特立独行中收获属于自己的乐趣。反之,假如有一天哈佛想把他的孩子们打造成为单调、固定的性格,那么哈佛的末日就要来了。”

每个人对自我都有不同的定义,但多数哈佛人有一个共同点--与众不同的个性。

何谓个性?个性是力量型性格的标志,词典上的解释为: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简单说,也就是不同于他人的特点,一种独特的性格魅力。“这个人”绝非是“那个人”,可以说个性是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说话语气、为人处事等方面表现出来的。

哈佛要什么样的学生?个性,是被哈佛大学最为看重的,只要你足够有特点,哪怕你没有那么高的分数,也同样能被录取。在哈佛人看来,判断人生价值的准则就是个性。

哈佛为什么要倡导个性?因为“自我”的标志就是“自己”,如果从“自我”来看的话,不管你是总统,还是商贩,价值都是相同的。如果能成为“自己”,这个人就会不断地创造自己,实现自己,并在这个过程中达到满足和成就,沉浸在真正成长的喜悦中。

实现个性的自我,这是哈佛人所坚持的,也是我们应极力追求的。

问题是,有时候尽管你很努力,但你还是很普通。为什么?除了存在差异化的思维外,这恐怕与你随波逐流的心态有关。不是吗?扪心自问一下,你是否因为竞争的激烈、生存的需要等外在因素,而逐渐地改变了自己,而被一种常规的模式所束缚?

这是一件悲哀的事,因为失去个性,意味着失去自我,一旦失去自我,必将一事无成。

一位日本小男孩从小喜欢书法,9岁时他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四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1400万日元,名震全国。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预言,这将是日本未来书坛上的一颗璀璨新星。谁知,二十年过去了,当年寂寂无名的人都有脱颖而出的,他却销声匿迹了。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位小神童临摹王羲之的书帖成瘾,经过多年的苦练,他的个性被磨得一无所有,作品虽然可以以假乱真,但没有特色,没有创意,自然被湮没。

塑造与众不同的个性,这会形成你特有的记号或标志,帮你实现更完整的自我,进而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纵观古今,凡是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坚持自己的个性,敢于从流俗和惯例中出列的人。

在很多哈佛学子心中,乔布斯是一个值得崇敬的成功者。乔布斯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这也正是他成就自我和获得成功的原因所在。

童年和少年时期,乔布斯都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他的聪明不是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恶作剧上,这让老师和父母都很头疼。高中毕业后,乔布斯没有考虑伯克利这样的公立大学,虽然事实上父母只能供得起这些公立大学;他也没有考虑斯坦福大学,尽管学校就在附近,而且愿意提供奖学金。

“那些去上伯克利或者斯坦福的孩子,他们都已经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乔布斯说道,“他们不是真正的艺术型,我想上更加有艺术性更加有趣的大学。”乔布斯选择了美国私立大学里德学院,这里以思想开放著称,同时亦是各类流行和叛逆思想的策源地和集散地。正是之后在这里的学习,使得乔布斯日后能够将死板的电脑设计和灵动的艺术设计结合到一起,他的图标颜色、弧度设计、字符倾角等产品设计,无不被惊呼为划时代的杰作。

事实上,乔布斯的性格上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太合群,喜欢我行我素,喜欢控制他人。他经常与人争吵,甚至经常粗暴地贬低员工。1985年,乔布斯专制管理和粗暴的工作习惯,引起苹果公司员工以及董事会的强烈不满,最后他被解职了,这给他带来了很大打击。“就像被人狠狠在肚子上打了一拳,然后一下子飞出老远。”乔布斯曾这样回忆说。由于优异的工作能力,乔布斯于1997年又重返苹果公司,但是他仍然只相信自己的判断,认为个性独特,不受他人的束缚,才能勇于创新。每一次他脑海里产生了新的想法,就会召集起开发团队的人,和他们说自己的想法,不管他们有没有时间。在公司员工无奈的埋怨声中,他一次又一次地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而这些促使苹果实现了一次次的飞跃。

“成功是属于少数人的游戏,”2005年,乔布斯在参加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中这样说,“不要被教条或世俗所束缚,不要让他人观点的声音压过你自己内心的声音,那样就意味着被动地接受别人的思想成果。最重要的是,你必须有足够的勇气,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直觉行事。”

拥有与众不同的个性,才能创造独一无二的自我。你的个性是怎样的呢?你能清楚地说出来吗?试着拿一张纸出来,把你的答案写下来。如果你对自己的答案不满意,或者根本没有答案,那么就意味着你出了问题,你得严肃地去思考如何塑造你的个性了。

要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你还要明白一点,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举动,在没有获得成功之前总是会被很多人质疑的。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不要怕,被周围的人排斥也许正是你将要成功的标志。一个真正有个性的人必定是坚定的,绝对不会因他人的质疑和嘲笑而情绪消沉、自我怀疑。

06卓越的性格之一:谦和

“谦和,这是哈佛商学院注重培养的品德之一。”哈佛商学院院长尼廷·诺里亚说,“担任院长的经历已经让我对此略有体会。学会保持谦和,在我品质养成过程中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我从父母那儿学到的东西。”

你想像哈佛人一样优秀和成功吗?在回答这一问题前,你得先问问自己--你懂得谦和吗?谦和,是平和型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什么是谦和?就是谦恭,待人有礼貌;就是和气,易与人相处;就是不骄傲,不自满,虚心向别人学习和求教。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天赋好、智商高,理所当然地认为没有必要谦和,就骄傲自负,恃才傲物。这样的人看似聪明,实则自损实力。正如哈佛的一位校长所说的:“永远不要骄傲自负、看不起别人,因为你未必是笑到最后的那个。”

很久以前,一个小有成就但心气颇高的年轻人,前往深山中拜访一位隐居的智者。年轻人认为自己各方面的造诣很深,言谈之间就流露出了对智者的傲慢无礼,不但在智者讲话时不停地插话,甚至不时轻蔑地说:“哦,这个我早就知道了。”

智者没有指责年轻人的出言不逊,他只是停了下来,拿起一个茶壶开始为年轻人倒茶。茶杯里的茶八分满了,智者却没有停下来,继续往茶杯中倒茶水。

年轻人见状,连忙提醒道:“老人家,杯子里的茶水已经满了,您为什么还要往里倒呢?”

智者不说话,继续倒茶,直到茶水从杯中溢出,流得满桌都是。“别倒了,杯子已经满了,根本装不下了。”年轻人有些着急了。这时,智者放下了茶壶,微笑着说:“是的,如果你不先把原来的茶水倒掉,又怎么能品尝到我现在给你倒的茶呢?”听罢,年轻人大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谁也不可能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万事通”,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所学的知识一辈子都够用,我们需要养成谦和的性格,谦和有礼,见贤思齐,不耻下问。确实,当你走进哈佛大学,你会发现不论是知名教授还是杰出的校友,他们都能非常谦和地对待每一个人。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才能的人太多了,自己见到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自己还差得太远。

比尔·盖茨带领自己的团队创造了IT界一个又一个神话,多次蝉联世界首富的宝座,但他并没有因此自傲,他经常会放下自己的身段,不耻下问,虚心向他人请教。关于他,流传着这样一些小故事。

作为董事长,盖茨有自己的助理来为自己准备各种讲稿,他只要照着讲就可以了。但每次演讲前,盖茨都会仔细批注并认真地准备和练习讲稿。而且,每次演讲完,他都会和助理交流,并问:“我今天哪里讲得好,哪里讲得不好?”他还会拿个本子认真地记下来自己哪里做错了,以便下次更正和提高。

有一次,盖茨在公司做演讲时,在众多的喝彩声中,他听到有一个员工说了一句“不好”。盖茨并没有觉得难堪,也没有置之不理,他是怎么做的呢?下台后,他专门找到了这位员工,恭恭敬敬地说道:“我听到你说不好,想必你有自己独到的高见。在这里,我恭请赐教,期望能够亡羊补牢……”

一个人事业上如此成功,却还能这么谦和有礼,放低姿态向下属请教,这真是非常难得的一种品质。连盖茨这样成功的人都懂得谦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自负呢?将心里的杯子倒空,学着见贤而思齐吧。如此,你才会将自己打造得越来越优秀,到时候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引来成功的青睐和追随!

要做到谦和,并不需要惊人的异举,一言一行都是谦和的最好诠释。比如,你说话时要语气缓和,不要炫耀自己,不要与人针锋相对。以下是一些语气缓和的句子,将很好地凸显你的谦和,使你受益匪浅:“我的看法与你相同,但是……”“你的论点很好,是否介意我提一个问题……”

看看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就会知道,他也是性格谦和的典范。他曾说过一段话:

我立下一条规矩,绝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思,也不让自己武断,我甚至不用那些代表绝对的词和表达方法,比如肯定、毋庸置疑等,取而代之的是我感觉、我理解、我想。当别人做出我认为错误的断言,我不会马上反驳,而是对他说,在某种情况或环境下,他的说法可能是正确的,但现在的情况不是这样。这种做法让我尝到了甜头,我参与的谈话都变得很愉快,意见让人很容易接受……

总之,谦和的人,因为看得透,所以不躁;因为想得远,所以不妄;因为站得高,所以不傲。这也使其在成功路上步步为营,出类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