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不是成东青,我是俞敏洪(1)

电影很精彩,现实更残酷

2013年5月,一部《中国合伙人》让更多的中国年轻人了解了新东方。很多人都以为电影中的成东青就是我。然而,正如一部电影无法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呈现全部的生活现实一样,一个被艺术化的电影角色也无法诠释戏外主人公的人生。

我不是成东青,我是俞敏洪。成东青所展示的个性和现实中的我大大不同,我没有他那么窝囊,也不是一个“把演讲当作自己性生活”的人。

片中成东青是农村出身的土鳖,大学两次落榜,第三次考上北大,毕业后申请前往美国继续深造,三次被拒签。他只有留在北大任教,却又因私自在外授课,被校方发现,央求悔罪仍被除名。成东青只有偷偷在肯德基办补习班,其独特的自嘲教学法,却渐渐吸引了不少学生。随后他同孟晓骏和王阳创办了“新梦想”外语培训学校,成为众多学子口中的“留学教父”。

我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两次高考失利后,我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期间患病休学一年,毕业后留校担任北京大学英语老师。1991年9月,我从北京大学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1993年11月16日,担任校长。从最初的几十个学生开始了新东方的创业过程。2001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06年9月7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这些经历我与成东青是相似的,但是这期间我所经历的屈辱、孤独、失败以及创业的艰辛等等各种残酷的现实与复杂的心境是电影艺术人物无法全然表现出来的。

在《中国合伙人》中,成东青为了能追到法律系的第一美女苏梅,先是爬上电线杆制造浪漫,而后在未名湖中划船表白,没想到苏梅为了拒绝他,跳入湖中并患上了肺炎。成东青在探望的时候染上了肺结核,休学一年。苏梅随后也拿到签证前往美国继续深造并留在美国,成东青创办“新梦想”英语培训学校后一直未婚,把“性生活奉献给了演讲”。

而回顾我的感情生活,却要惨得多。在5年的大学生活中,我没有谈过恋爱。北大5年,没有一个女孩子爱我。我们班最丑的女生都收到过情书,那就是我写的。直到大学毕业后一年,我才开始第一次恋爱,认识了我现在的妻子,妻子的唠叨也是我弃教从商的一个因素。我的一些朋友挣到了更多的钱,我妻子希望我也能更成功。她觉得,与他们相比,我是个失败者。

上世纪80年代末,出国潮最热的时候,成东青和哥们儿都希望在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读书,孟晓骏毫无意外地顺利拿到签证,农村出身的成东青则被拒签,“美国人民暂时不需要你”。随后的几年,成东青又两次被美国拒签。

现实情况是,我在北大本科毕业后,就被多所美国大学录取,但没有一所给我提供奖学金。我没有那么多钱。如果有人给我奖学金,学什么我都愿意,学宗教也行。我为了攒足去美国读书的钱,才在业余时间当家教,最后建立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

电影很精彩,现实更残酷。不管我和电影中的成东青有多少异同,我们身上有一些共同的特质:自强不息、积极上进、拥有梦想,不管生活多么艰难都一如既往充满希望。

电影中成东青曾经说过一句话:梦想是让你一直坚持、觉得特别幸福的事儿。我觉得梦想是将来回忆时让你热泪盈眶的事儿。

无论是成东青还是我,我想我们只是千千万万个奋斗者的缩影,希望你能从成东青的故事里,从我的人生感悟中,获得不断向前不断向上的动力。

我不是传奇人物

所谓传奇人物,只是做了一般人认为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我不是一个传奇人物。我觉得人们以及大众传媒对于传奇人物的定义不对,只要一个人做了一点点事情,就被冠以“传奇人物”的头衔。我觉得传奇人物应该指违反了物理或化学定律还在那里自由自在生活的人。

如果一个人从15层高的楼上纵身一跃掉到了地上,摔死了或摔伤了,就不是传奇人物;如果他飞起来了,或者轻松落地,就是传奇人物。我见过很多被封为传奇人物的人,没有觉得他们有什么传奇的地方。很多人只是认认真真比别人多做了一点事情,或者做事的方式独特了一些,就被叫作传奇人物了。其实,他们只是比常人更加努力和用心一点,做出了一般人认为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也有很多媒体称我为传奇人物,我听了觉得好笑,因为我觉得自己再普通不过,甚至觉得自己很笨,因为我从小到大成绩都很一般。做成新东方也是慢慢磨出来的。因为大脑不够用,只能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情,所以新东方就起来了。新东方也没有太多的创意,只是认认真真地教学生,学生就来了。我自己很普通,1岁到18岁在农村,农活干得不错;18岁到北大学习;30岁从北大辞职,随后成立了新东方学校,然后就一直干到今天。和大家一样,每天吃三顿饭,晚上也睡觉。不同的是可能很多人干一件事久了就烦了,我不烦,我干一件事干得越久越来劲,所以到今天,我还在对学生不亦乐乎地重复昨天的故事。

我从来没有当过冠军

我的体育成绩不太好,尤其是我年轻的时候,任何一项体育运动我都没有得过名次,从跑步到乒乓球到篮球。现在我有一些体育运动方面的爱好,但只是爱好而已,从来不和别人比赛。我喜欢骑马,而且骑得相当不错,可以和草原牧民在一块儿跑。我喜欢滑雪,不仅会滑双板,而且会滑单板。我的单板是在42岁开始学的,三年后就滑得相当不错了。

我身上有挑战的勇气,但是从来没有把事情做到过第一名。不单在体育上我没有得过第一名,在学习上我也没有得过第一。我从小学到中学一般能混到20名左右,算是班内的中等水平,但是北大毕业的时候,我是全班倒数第五,这是一个悲催的结局。

我也得过奖状,是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得的奖状都是千篇一律的称号——“劳动能手”。我在14岁时就获得了“插秧能手”的荣誉称号,后来又获得了“优秀手扶拖拉机手”的称号。

我更倾向于把冠军定义为一种精神状态。只有具备冠军的精神状态,我们才能像冠军一样走路,像冠军一样昂起头挺起胸,一辈子都雄赳赳气昂昂。我认为能否对得起自己的一辈子,是一个你到底有没有勇气继续走下去的问题:有没有勇气在别人讽刺你、打击你的时候走下去;有没有勇气在整个社会都看不起你的时候依然走下去。在你走下去的同时,有没有一个目标值得你去迎接挑战,值得你去闯荡,值得你去攀登。归根到底,冠军精神是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当你站在失败者的累累尸骨面前,依然不愿意低头;当你摔倒了一万次,在一万零一次的时候你还要倔强地爬起来——你就是冠军!

当你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朝着一个目标持久地做一件事情,就会感到你心也宽了,地也宽了,天也宽了。各个领域都有冠军,像陈景润、聂卫平都在自己的领域成了冠军。很多企业家,不管是李彦宏还是马云,不管是牛根生还是江南春,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也都是冠军。很多文学家,不管是贾平凹还是陈忠实,当他们写出一部受欢迎的深刻作品,他们就是冠军。而不管是钱钟书还是朱光潜,他们也都是冠军。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冠军在未来都有可能被人超越,任何人跑出的速度在未来都有可能被另外一个人超越。但是,任何一个人的精神是另外一个人不可能取代的。每个人的精神都是一种人格、一种特质,一种勇气。当你拥有这种精神,这个世界上就一定会有你的位置和地盘,或者说一定会有你前进的方向。

我觉得这就是冠军!

我的钱打算怎么花

常常有人问我:“新东方上市之后,你的那些钱怎么办?”

首先,我不算很有钱。其次,我还在拼命多赚钱,这就是我现在拼命做新东方的原因之一。如果股票真的可以变成现金,我一定要给这些钱一个说法,这样我才能给我的生命一个很好的交代。交代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给自己买游艇,可以留给子女,交完国家的税后,个人的钱怎么使用都无可厚非。但是重要的是意义,这是北大人的臭毛病,有了钱也不敢说钱,花钱也要寻找意义,因而花钱也不轻松。

当然,我也有自己轻松的花钱方式。第一,我要走遍世界,坐着飞机的经济舱也行,徒步旅行也行,但绝对不是奢华的旅行。还有就是要买很多书,有一所合适的房子可以装这些书,让自己年老的时候看到这些书觉得很满足。还希望给自己的孩子留下足够的学费和一段时间的生活费。这是我给自己的第一个交代。

我的第二个交代也是现在正在做的,就是每年能支持一些贫困的大学生完成学业,帮他们交学费。我定了一个10年计划,并且钱已经交给了团中央,因为我自己找不到一千个学生。刚好团中央有一个“中国大学生五四奖励基金”,我就把钱捐给它了。我的要求就是每年拿到受捐助的学生名单,这样我就可以打电话确认钱有没有给学生。

第三个交代是我自己一生的梦想——办一所私立大学。我的目标是慢慢做,采用的模式是世界上已被证实的私立大学模式,即基金会管理的模式。我把剩下来的钱捐到私立大学基金会,然后进行资本运作,让钱越来越多,用这个钱去帮贫困学生付学费,去邀请世界级的好教授。这样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良好的、免费的教育。如果将来我真有这样的机会,希望能成就一所优秀的私立大学。中国未来的历史,尤其是教育历史,如果没有私立大学这一环,会是非常遗憾的。虽然公立大学如北大、清华已经是世界顶级大学,但我觉得这还不够。而且,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如果竞争对手仅仅是公立大学,还缺乏一些挑战。私立大学会像狼一样跟在北大、清华后面,把它们的发展速度提起来。

我这辈子不一定能完成这样的使命,但是只要有理想,去为这一理想而奋斗,我的生命就会有意义。结果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曾国藩的那句话我非常认同,他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这就是我的归宿。

成功带给人的是虚幻

常常有人问我关于成功的问题。

我从来不认为我是成功的,所以我通常不太愿意讲成功。如果说我取得了成功,也仅仅是因为我在某一点上取得了一点成绩而已。说任何一个活着的人成功都有些言之过早。原因很简单,任何一个活着的人,他的生命还要继续,他的未来没有任何人可以预料到。再坚强的人,也无法预料未来他的精神是不是会有崩溃的一天;再脆弱的人,也无法预料他是不是会有变得坚强的一天。有不少人曾被媒体赞扬吹捧,最后却突然遭媒体曝光诸多负面新闻;有不少人曾受到历史的质疑,但最后被证明是真正的英雄。

所以,对我们来说,成功很简单,就是不断地向前走。

有一次,我在耶鲁大学的校园里看到一个学生的T-shirt背后用大大的红色字写了一句话叫“Success is Never Final”,就是说成功无止境。曹雪芹是成功的,因为不管哪个时代都会承认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牛顿是成功的,因为不管哪个国家都会承认牛顿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这些人死了以后盖棺论定了,可以去论成功。这就是活着的人不能讲成功的原因。

常常有人说:“俞老师,你做新东方是成功的。”我说:“错了,新东方是每天都在做事情,而且努力把事情做好,但是不能叫成功。”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于一个老百姓来说,买一斤猪肉,和家人分享一顿简单的晚餐,也许这就是成功。但对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人来说,成功和失败都得由社会去评价,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巨大的压力。人们不断夸奖你是成功者,但这成功的背后可能预示着一个大大的失败。比如新东方成了一个教育集团,每年培训200多万学生,还成了美国证券交易所最好的上市公司,哈佛大学还把新东方的事例做成了MBA教学案例,所有这些表面上看都是成功的。但这一切的背后,我面对的压力和社会对我提出的要求是非同一般的。现在大部分人都在用赞扬的口吻说新东方,但是如果有一天新东方倒闭了呢,突然没有了呢?哈佛大学的案例肯定还在,只不过变成了“新东方是怎么做倒闭的”,继续供大家研究。

我在这个位置上,任何一个失败,都可能被无限放大,任何一个成功也可能被无限放大,因此它就不再真实。面对不真实的东西,作为当事人,我就一定要有冷静和充分的认识。如果我真人模狗样地把自己当成功人士我就完蛋了。一定要把自己看成一个普通人。理由非常简单,我考虑到了新东方失败的那一天,或者说我被社会当作反面教材的那一天,我能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样的现实,实际上这就体现了我有没有冠军的素质。

我觉得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我应该拥有这样的素质。如果那一天到了,我会怎么样,我其实不知道,但是我现在有这样的心态做这样的准备。如果新东方倒闭了,我还会来继续为大家讲述新东方的故事,只不过讲的题目换成“我是如何把新东方做没了的”。这个话题对大家的教益应该要大得多。

只有从失败中、从错误中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经验和教训,成功带来的只是一种被包裹的虚幻。一件事做得很顺利并不能叫作成功;如果面对一大堆失败的尸骨,你还敢挺胸昂头向前走,这才叫成功。所以,大家要记住,成功是没有止境的。

目前整个社会对成功的看法是很浅薄的。当人们有钱的时候,没有人会问这个钱是怎么来的,只会觉得有钱就是成功,所以富豪榜出来后,如果你在榜上,人们或多或少会认为你这个人很厉害。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衡量成功的标准之一,但它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假如我们都以财富作为成功的标准,未来就可能会迷失在钱眼里,丢了自己的灵魂和精神。

名声也经常被当作成功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