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理论是从实践经验中抽象出来的,它抓住了事物发展变化中最本质的东西。理论总是在实践经验之后才能形成。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而理论恰恰是规律的认识和概括,所以,理论具有“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掌握了理论,就能够对事物的发展做出超前的判断。具有理论思维的人具有超前的思维。理论舍弃了事物发展过程中许多丰富的现象和关节,好像人体中的骨胳,它虽然并不丰满,但却勾画出了人的整体,所以理论具有系统性。我最初喜欢写抒情文,还写过独幕话剧。爱上写理论文章,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我在部队参加了一期理论读书班,学习了几本马列原著,之后就没有终止,接连读了很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革命导师的经典著作,还通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二卷,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读了一些中国的古代经典。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老子的《道德经》、《毛泽东选集》上的多数文章等,都能很熟练地背诵。我爱上写作理论文章,也可能与我中学时期喜欢数学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平面解析几何,严格的逻辑推理为我日后写作中的逻辑思维打下了基础。
理论文章不是决策的文件,理论也不是政策,但是应是政策的魂,是决策的根据。理论工作者是以思想影响实际工作者,这个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有人说理论文章没人看,这是不全面的。理论文章不是言情小说,读起来往往比较艰涩,愿意读的人相对少一些。但一个清醒的人,不读理论文章是不会长久清醒的。理论文章要想吸引人,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质,阐述其发展的规律性,否则就不会吸引人,就没有可读性。理论文章的水平高低,不取决于文章的长短和形式,而取决于是否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是否写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是否有创造性和预见性,也就是说是否有新意。
作为一名长期坚持在理论战线上的工作者,我写了很多东西,但多数是工作的需要,是在被动思维下形成的,没有创造性和独立的见解。本书收录的文章虽不一定是在较高级别刊物上发表的,也不一定是较长篇幅的,但却是在主动思维下形成的,是针对当时当地的一些情况主动思维的结果,它们在不同的地方和人群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这些文章多数保持了最初发表时经编辑同志改过的样子,尽管编辑同志删去了很多,但我认为他们删去了一些枝叶,抓住了文章的精华部分,所以,这次出版集子时我想还是采用他们改过的文章比用原文更好一些。同时,这些文章既然是对当时当地社会发展和思想苗头情况的反映,其中有些是从事物发展正面予以赞美、支持和鼓励,有些则是从另一面予以评议、反对和阻止,有些则是对事物发展政策掌控的积极建议,它们每一篇都是一种历史的理论反思,也是我的思想发展纪录。由于有些文章发表的时间较长,所反映的当时情况已经变化了,因此,此次出版,我对其中的一些文章加了背景注说明,以期帮助朋友们了解文章写作的本意和变化的情况。这本集子是我精心挑选的各个时期的一些文章,其中基础篇是上世纪80年代为了弄清问题而写的一些较专业的哲学文章,在整理稿子时,觉得它们比后来的文章更具有专业性,是我的一些奠基之作。因此,这次也一并整理编为基础篇。在这次编辑时,发现有些引文没有注明出处,一方面是有些报刊在刊登时删去了引文的出处;一方面是由于我当时在撰写稿子时不严谨,没有注明出处。考虑到大部分或主要的引文已注明出处,而没有注明的部分由于写作时间已很久了,翻阅当时的资料耗时间太多,所以有些引文没有注明出处,敬请各位读者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