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处世课:知足常乐,取舍间把握处世艺术(2)

一言既出,满朝肃然,都为太子如此仁孝而感动。相反,大家倒觉得曹植只晓得为自己扬名,未免华而不实,有悖人子孝道,作为一国之君恐怕难以胜任,毕竟写文章是不能代替道德和治国才能的。最终太子还是原来的太子,曹操死后,曹丕顺理成章地登上魏国皇帝的宝座。

其实刚开始时,曹丕是极不甘心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弟弟夺走的,他想拼死一争,却又明知自己的才华远在曹植之下,胜数极微,一时竟束手无策。但他毕竟是个聪明人,经贾诩的点化,脑瓜顿时开窍:争是不争,不争是争。与其争不赢,不如不争,我只需恪守太子的本分,让对方一个人尽情去表演吧,公道自在人心!最后,这场兄弟夺嫡之争,以不争者胜而告终。

曹丕以不争而保住太子之位,而东汉的冯异则以不争而被封侯。

西汉末年,冯异全力辅佐刘秀打天下。一次,刘秀被河北王郎围困时,不少人背离他去,而冯异却更加恭维刘秀,宁肯自己饿肚子,也要把找来的豆粥、麦饭进献给饥困之中的刘秀。河北之乱平定后,刘秀对部下论功行赏,众将纷纷邀功请赏。冯异却独自坐在大树底下,只字不提饥中进贡食物之事,也不报请杀敌军功。人们见他谦逊礼让,就给他起了个“大树将军”的绰号。尔后,冯异又屡立赫赫战功,但凡议功论赏,他都退居廷外,不让刘秀为难。

公元26年,冯异大败赤眉军,歼敌八万,使对方主力丧失殆尽,刘秀驰传玺书,要论功行赏,“以答大勋”。冯异没有因此居功自傲,反而马不停蹄地进军关中,讨平陈仓、箕谷等地乱事。嫉妒他的人诬告他,刘秀不为所惑,反而将他提升为征西大将军,领北地太守,封阳夏侯,并在冯异班师回朝时,当着公卿大臣的面赐他以珠宝钱财,又讲述当年豆粥、麦饭之恩,令那些为与冯异争功而进谗言者羞愧得无地自容。

另有一民间故事也可做“不争者胜天下”的佐证。

江南有一个大家族,老爷子年轻时家里有钱,风流成性,养了一大群妻妾,生下一大堆儿子。眼看自己一天比一天老了,他心想:这么大一个家当总得交给一个儿子来管吧。可是,当家人只能有一个,儿子却有一大群。于是,儿子们斗得你死我活,不亦乐乎。这时,只有一个儿子默默地站在一边,只帮老爷子干事,从不参与争斗。争来斗去,老爷子终于想明白了,这当家人让这群争吵的儿子中的任何一个当都不会当好。最后,老爷子将当家人的大权交给了不争的那个儿子。

以上故事都证明了同一道理:不争者胜天下,这一哲学也许更适用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在我们这个物质还不太丰富的社会里,争名夺利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有人为的圈套,也有自然的陷阱,它们如同一个巨大的旋涡,把无数人都卷了进去。对此,最聪明的做法是,迅速远离它!因为在横渡江河时,只有远离旋涡的人,才会首先登上成功的彼岸。

知足常乐,人生更从容

西方曾有位哲人这样说:“成功是没有标准的。只要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发挥出了所有的力量和潜能,而且也尽了应尽的财力和物力,这样,即使结果仍不是最优秀的,但仍不失为一种成功。”其实,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人一定要知足,做什么事情都不必追求最好的结果,只要尽力就好,因为成功并不意味着都是第一。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也自有它的独特之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快乐,可是快乐究竟是什么呢?估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与感受。其实想要快乐很简单:知足就好了。如同样是两个十分口渴的人,看到桌子上放着半杯水,知足的人会想:“太好了,这半杯水能够让我缓解一下口渴。”而不知足的人则会想:“怎么只有半杯水?这哪够喝啊?”同样的半杯水,却引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慨。只有懂得知足的人,生活中才会少一些所谓的“烦恼”。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得到所有,所以一定要学会知足。只有知足,才能长乐。一个人若是被欲望所左右,就会变得十分可怕。或许他们的物质条件会越来越好,但是却在永无止境的追求当中迷失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从来没有享受过真正的快乐,绚丽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空虚的心灵,而且他的一生注定要被痛苦纠缠。这样的生活方式,究竟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人类的悲哀呢?

一个晴朗的下午,一位富翁来到海边度假,他看到一个渔夫正在海滩上睡觉。富翁问道:“今天天气这么好,正是捕鱼的好时机,你怎么在这里睡觉呢?”渔夫回答说:“我给自己定下了任务量:每天捕30公斤鱼。如果是在平时,我基本上需要撒五次网才能完成,不过今天天气不错,我只撒了两次便完成了任务。现在没事了,就在这里睡觉啦!”富翁又问道:“那你为什么不趁着好天气多撒几次网呢?”渔夫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要多撒几次网?那又有什么用呢?”

富翁说:“那样的话,不久之后你便能买一艘大船。”

“然后呢?”渔夫问。

“那你就可以雇更多的人,让他们到深海去捕更多的鱼。”富翁说道。

“那又怎样呢?”渔夫又问。

“到时你手中就有一定的积蓄了,可以办一个鱼类加工厂啊!那时你可以做老板,再也不用辛辛苦苦地出海捕鱼了。”富翁说道。

“那我干什么呢?”渔夫又问。

“那样你就不用再为生活发愁了,可以像我一样来到沙滩晒晒太阳,睡睡觉了。”富翁得意地说。

“不过,我现在不正是在晒太阳睡觉吗?”渔夫反问道。

富翁被问得哑口无言。

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不知足。假如渔夫真如富翁所说的去做,那么他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奴役,忙忙碌碌地辛劳一生,却不能体会幸福。

其实越想得到的多,就越会失去的多。我们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会和某些东西失之交臂,感情上的不如意,事业上的不顺心,总是会让我们花费很多精力来寻求平衡。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有些东西是我们得不到的,所以不必苛求那些得不到的东西或办不到的事情。如果过于执著地追求,只能给自己徒添烦恼,得到和失去只是在一瞬间,心态才最重要。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会“知足”,很多快乐都建筑在这两个字之上。如果你一辈子都在不停地满足自己一个又一个目标,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幸福可言,那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实际上,人类自身的需求是很低的,远远低于欲望:房子再怎么大,也只能住一间;衣服再高贵,身上也只能穿一套;汽车再多,也只能开一辆在街上跑。能够认清楚这一点,那么我们就能够放弃一些欲望,活得更加从容一点,更加豁达一点。更重要的是,我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一些精神层次的追求和享受。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一个获得成功的人,从他的同胞那里所取得的,总是无可比拟地超过他对他们所作的贡献。一个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也要多想想别人。如果你只想从别人那里得到,而自己从不付出,那么你的朋友就会离你远去,久而久之就会把你孤立起来。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善待他人,用理性、善意、爱心和责任去面对现实生活。只有善待他人,你才能把自己融入人群,获得友谊,获得信任、理解和支持。

给予和索取,人生不变的经典论证话题,永远达不到平衡的两个端点。人往往是贪婪自私的,注定这个论题永远没有结果。对于每个人来说,索取永远要比给予少得多,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无辜地给予了太多,索取了太少,心理的天平永远达不到平衡点,争吵的根源永远是这个永恒的话题。也许每个人的索取对于自己来说都是正当的权利,也许对方的给予永远不及自己给予的多,于是这个话题还再继续。

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就总是在不断地索取,向自己的父母、向大自然索取。他们已经习惯了索取,他们总希望别人为自己做些什么,认为别人为自己所做的就是理所当然的,从而造就了人自私的本性,总是想让别人给予,从未想过要付出点什么。这种索取与给予的不平衡必然会导致自己一无所有,“只有付出才有回报”这句话是人人都知道的。有的人会说:“付出也不一定有回报。”但如果不付出,就更不大可能有回报。其实人生就像是一本零存整取的存折,你投入、给予的越多,索取、拥有的就将会越多。

给予和索取就像人的呼吸一样,当你吸入空气,而没有排出废气,你的肺就会充满二氧化碳。如果你继续摄入,而不将整个胸部的二氧化碳都排放出去,就会将它逼进体内,然后你的呼吸就变得很浅。这样做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它会损坏我们的健康,更有甚者,它会使我们死亡。我们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将废气呼出,忘掉摄入,不要害怕,你不会死,身体将会摄入,它将会摄足它所需要的。你呼出多少,它就会摄入多少,平衡将会存在;如果你只是摄入,那么你将会打乱平衡。所以,正常呼吸的人,才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不正常的人只有取,而从来不给,正常的人给和取是平衡的,而超正常的人是只有给,而从来不取。

一棵苹果树,经过漫长的成长期后,终于在一年的春天开花了,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被人拿走了9个,它自己只得到1个。苹果树愤愤不平,干脆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只结了5个苹果,4个被人拿走了,自己依然得到1个。

“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我得到了20%,翻了一翻。”这棵苹果树心里平衡了。

而另一棵树恰恰相反。它在第二年更加努力地吸收阳光雨露,努力生长,结出100个果子,被人拿走了99个,自己只得到1个,却乐在其中;第三年,依然蓬勃生长,保持勃勃生机;第五年它结出500个果子,成为苹果林中辉煌一景。其实,得到多少果子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永远在成长!不是吗?最后,第一棵苹果树死掉了,而第二棵苹果树却还在快乐地生长着,奉献着,被人们赞赏着。

富兰克林有一句话:“如果你想交一个朋友,就请帮他一个忙。”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你想得到一样东西,你就要付出为得到这样东西的东西。

在春秋时期,晋国当权贵族智伯倚仗权势向魏桓子强行索要土地。魏桓子的谋士献计,同意给土地,这样智伯就会更加贪婪,就会再向其他贵族要地,贵族们就会联合对付他。后来智伯被贵族联合打败了,魏桓子也得到了更多的土地。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在追求利益时犯了鼠目寸光的错误。他们看见的只是金钱,而从来没有看到财富;只看见自己的利益,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互惠互利;他们只看见眼前的蝇头小利,看不见远方取之不尽的“宝藏”。我们都曾被表面上的利益蒙蔽双眼,在获得真正财富的路上迷失方向,蓦然回首时才懂得了给予的意义,其实给予是最好的得到的方法。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大智若愚”从字面上理解,大智亦即最高的智慧接近于没有智慧,接近于木讷,接近于愚。智慧(尤其指的是智术)如果过于外露,仍然称不上高级的智慧,“聪明反被聪明误”,“多智则谋”,一个人过分地精于算计反而会被人算计。

生活当中,“大智若愚”被普遍认为是做人最高的、最玄妙的境界,如果有谁能得到“大智若愚”的评价,那表明他可以在人生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了。

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小时候是个文静怕羞的孩子,人们都把他看作傻瓜,常喜欢捉弄他。他们把一枚5分硬币和一枚1角的硬币扔在他的面前,让他任意拣一个,威廉总是捡那个5分的,于是大家都嘲笑他。

有一天,一位好心人问他:“难道你不知道1角比5分值钱吗?”

“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拣了那个1角的,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

愚、拙、屈、讷都给人以消极、低下、委屈、无能的感觉,完全是一副弱者的表现,使人难以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使人放弃戒惧或者与之竞争的心理,使人对他加以轻视和忽视。但愚、拙、屈、讷有时却是为了迷惑外界而人为制造的假象,目的正是为了要减少外界的压力,松懈对方的警惕,或使对方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而使自己轻松获益。

塔克文是罗马的最后一代国王,他残暴地杀害了布鲁图斯的父亲和哥哥。布鲁图斯装成傻子才得以幸免。

布鲁图斯装傻子装得极为逼真,以至于国王认为他可以作为笑料被留在宫中任意行走。国王经常把他当作开心的玩物。

罗马有个美女圣瑟雷提亚,她已经嫁了人,却被国王抢进了宫,但她拒不从命,为了贞洁和自由而自杀了。这时,布鲁图斯去找这个美女的丈夫和父亲,要他们发誓为她报仇。他得道多助,卸下了傻子的伪装,用慷慨激昂的演说动员人民起义,又赢得了军队的支持,终于推翻并放逐了国王,结束了罗马的专制时代,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布鲁图斯和他的战友考拉提督斯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这种甘为愚钝、甘为弱者的做人之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障眼法,使自己不露真相,从而达到麻痹和迷惑敌人,取得最后成功。

从智谋的原则来看,它仍然体现为以静制动、以暗处明、以柔克刚、以反处正之道,表现为降格以待的智慧。如果要克敌制胜,那么可以在不受干扰、不被戒惧的条件下,暗中积极准备,出奇制胜,以有备胜无备;如果意图在于获得外界的赏识,愚钝的外表可以降低外界对自己的期待,而实际的表现却又超出外界对自己的期待,这样的智慧表现就能出其不意,引人重视。

“大智若愚”是在平凡中表现不平凡,在消极中表现积极,在无备中表现有备,在静中观察动,在暗中分析明,因此它比积极、比有备、比动、比明更具优势,更有利于保护自己。

然而,由于事物的复杂多样,环境的不断变化,在某些时候,利与弊会不知不觉地转换。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随时以清醒的头脑注意了解自己,掌握对方和周围环境,掂量你的利和弊,而不是一味地以一般的经验办事。

汉高祖时,吕后采用萧何之计,谋杀了韩信。高祖正带兵征剿叛军,闻讯后派使者还朝,封萧何为相国,加赐五千户,再令五百士卒、一名都尉做相国的护卫。

百官都向萧何祝贺,只有陈平表示担心,暗地里对萧何说:“大祸由现在开始了。皇上在外作战,您掌管朝政。您没有冒着箭雨滚石的危险,皇上却增加您的俸禄和护卫,这并非表示宠信。如今淮阴侯(韩信)谋反被诛,皇上心有余悸,他也有怀疑您的心理。我劝您辞掉封赏,拿出所有家产去资助作战,这才能打消皇上的疑虑。”

一语惊醒梦中人。萧何依计而行,变卖家产犒军,高祖果然高兴,疑虑顿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