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是一名大学生,她对时下比较流行的网络文学的创作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为了能写好故事,她从报刊杂志上买了无数的故事报纸杂志,成天都沉浸在故事与故事创作中。一个月的辛苦创作,她整整写了70个故事,将近25万字,可是投出去之后却悉数被退回来了。
这让原本激情四射的汪洋身心俱疲,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就不适合做创作工作,好在身边的同学都细心地安慰她,这多少让她的心情有些好转。
和同学谈过天之后,她突然发现,别人的安慰只能暂时减轻自己的痛苦,可是稿子呢?依旧没有发表,自己的写作水平依旧没有进步!她意识到,要想成功,还得靠自己。
从那天以后,汪洋不再像以前那样胡乱写稿,而是有针对性地研究不同杂志的不同风格,并与杂志的编辑交流,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单纯追求稿子的数量,而是几经修改,甚至有时把一个一万字的故事,改成最后的只有700字。
如今她每个月至少能发表五篇故事,她的长篇小说也很快就要发表了。在她的读者里,曾经有一位读者问她,“汪洋姐,你是怎么学会写故事的?”
她笑着回答:“对于一个写手来说,每一个文字都像是自己的孩子,改稿是最痛苦的,只有你学会了改稿,学会了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改稿的折磨,你也很快能像我一样!”
无疑,生活中在我们正经历苦难的时候,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同情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你以此为借口去逃避,那只能证明你是一个弱者。没有人被要求去战胜一切苦难,但是至少你得学会面对困难,接受它,并从中获取属于你的财富。
最大的苦难者,也是最大的幸运者,如果苦难不能毁灭你,那它将成就你。
接受苦难的折磨,因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东西,能比它更能促使你强大起来。
“忍”是一种高尚的姿态
中国有句老话:“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这句话如果我们从其有益的一面理解,正好说明了“忍”在客观现实于我们不利时的积极作用。这时的“忍”不是怯懦,而是胸襟大度的表现;这时的妥协也不是失败,而是成功的积蓄。从这个角度来讲,顽强执著是一种人生智慧,而忍让妥协则是另外一种智慧。
可见,“忍”是一种深厚的涵养,是一种高尚的姿态,又是人们为人处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
韩信年轻时,家里很穷,自己不会谋生,时常四处漂流,向人讨饭吃。一天,韩信在街上闲逛,被一个杀猪佬的儿子看见了,这小子看见韩信贫寒的样子,有意识的欺负他。他来到韩信的面前,故意地挑衅说:“瞧你那么大的个子,腰里还挎着刀剑,有多大的能耐,看你表面强壮,实际上是虚弱,胆子没有兔子大。”这时好多的人围过来看热闹,他更来劲了,他当众侮辱韩信:“如果你的胆子大,就用你的宝剑把我杀了,如果你胆小怕死就在我的胯下钻过去。”围观的人哈哈大笑,都认为韩信是个胆小鬼。韩信摇摇头,叹了口气,俯下身子从他的胯下爬过去了。
后来韩信成了大将军,在攻打赵国的战斗中,他只有几万人,而赵国有20万大军,韩信毫无惧色,背水一战,以少胜多,灭了赵国。韩信屡建战功,被刘邦封为齐王,后又封为楚王。路过家乡时,韩信把杀猪佬的儿子找来,那小子吓得魂不附体,认为必死无疑。韩信告诉他如何做人,非但没有杀他,还给了他一个小官。韩信说:“如果杀他,我当年就可以把他杀了,但我想,我杀了他还得偿命,怎么能建立丰功伟业呢?不能因小失大,所以忍下这口气。不然怎会有今天呢?”
固然,当众做出韩信那样的举动即使在我们今天看来仍然有些耸然听闻,但以我们现在的观点来分析,韩信的做法无疑是非常明智的。智者能忍天下难忍之事,只要你学会忍让,即使是再高明的激将法,在你的面前都会失去它的效力。
近代,香港影视界巨子、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邵逸夫的“忍”更是堪称后人学习的典范。一次,在邵氏公司举行的盛大的酒会上,政商界的名流们以及走红的影视明星们齐聚一堂,邵氏公司的当家花旦、电影红星林黛及其母亲也应邀出席了酒会。
席间,大家都开怀畅饮,相互敬酒,气氛很是热烈。邵逸夫自忖不胜酒力,凡是遇到有人向他敬酒,他都会礼貌地回避。这时,林黛的母亲也举起酒杯向邵逸夫敬酒,可能是邵逸夫精神不集中,没有注意到她,所以没有回应林黛的母亲。林母面带怒气又带醉意,踉踉跄跄地走到邵逸夫跟前,猛地将杯里的酒全泼到邵逸夫——这位炙手可热的大老板的脸上。
顿时,全场变得死一般沉寂,林黛则大惊失色,忙起身向邵逸夫赔罪。
在众目睽暌之下,邵逸夫当众受辱,但他却并没有发作,只是“嘿嘿”一笑,然后又边拍西装上的酒水边若无其事地说:“老太太是喝醉了,大家千万别见怪,请继续喝酒吧!”
就这样,邵逸夫一句轻描淡写的话不仅给公司明星林黛及其母亲当众留了面子,又对这一突发事件打了个很好的圆场,同时也不至于使自己精心操办的酒会不欢而散,真可谓是一箭三雕、一石三鸟!
从这件事以后,林黛深深感念邵逸夫对自己的厚爱,自觉欠下笔难以名状的人情账,为邵氏公司忠心耿耿效力到死。她还曾这样对人说:“邵老板这样做,对我来说是一份永远也还不清的人情账呀!从此以后,只要邵老板在世,我是永远也不能离开他的邵氏公司的!我要用自己的演技来报答他。”
由此不难看出,“忍”绝对称得上是一种深厚的涵养,是一种高尚的姿态,又是为人处事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当你受到别人的顶撞、亲人的错怪、同事的误解、讹传导致的轻信、流言制造的是非……此时生气无助雾散云消,恼怒不会春风化雨,而一时的忍让则不仅可以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也可以使自己的人格和品性散发出幽雅的香气,从而吸引到公众的赞美和拥戴。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不如意,也难免会遭受苦难。苦难就像是人生的一座桥,生命必须从此经过。不曾跌倒的人永远都不知道跌倒的滋味,更不知道跌倒了如何爬起来。唯有经历过各种挫折与失败,对于那些踏实上进、永不放弃的人,苦难永远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苦难,是一部深奥的书,读懂了才是福。就好像月有阴晴圆缺一样,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在鲜花和掌声中度过,挫折和磨难是与人生相依相伴的。当痛苦降临时,有的人自怨自艾,意志消沉,一蹶不振,而有的人不屈不挠,与痛苦搏斗,与苦难抗争。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感悟了人生的真谛,领略了世间的人情冷暖。
许多人都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被保尔·柯察金顽强不屈、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所震撼,他的身躯尽管伤残但是高大。司马迁,在遭受了宫刑之后发奋著书,最终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了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传承当代。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又是什么赋予他们震撼天地的力量呢?是他们经历了常人没有经历过的苦难。这些苦难和挫折没有将他们压倒,却成为他们通往成功道路上一张张可贵的“通行证”。
有个突然失去双亲的孤儿,生活过得非常贫穷,今年唯一能让他熬过冬天的粮食,就只剩下父母生前留下的一小袋豆子了。
但是,此刻的他,却决定要忍受饥饿。他将豆子收藏起来,饿着肚子开始四处捡拾破烂,这个寒冬他就靠着微薄的收入度过了。
也许有人要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委屈或折磨自己,何不先用这些豆子充饥,熬过了冬天再说?
或许,聪明的人已经猜到了,原来在他小小的心灵里,充满着发了芽的脆绿豆苗。整个冬天,在孩子的心中,充满着播种豆苗的希望与梦想。
因此,即使这个冬天他过得再辛苦,甚至还饿昏了过去,他也不曾去触碰那袋豆子,只因那是他的“希望种子”!
当春光温柔地照着大地,孤儿立即将那一小袋豆子播种下去,经过夏天的辛勤劳动,到了秋天,他果然得到丰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