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社交中的危机(1)
- 正视青春期的危机(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 冯志远
- 5444字
- 2015-04-15 23:47:38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其独立意识的也日益强烈。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在交往中相互学习、帮助,会增长知识。因此青少年们的朋友感情非常浓厚,自己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被朋友接纳,很是重要。对于同学或朋友的言语接纳很敏感,但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有时,受到群体朋友的压力,唯恐被大家排除的心理致使青少年会采取某种不良的行为,因此,青少年需要得到一些社交中的红绿指示。
1学会控制不良交往
青少年由于心理上还不成熟,对交往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这样很容交到损友,或者在交往中出现不良的举动。不良的交往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因此,青少年要学会控制不良交往。
小案例1
一位高中学生,由于他喜欢抽烟,因而受到集体和同学们的批评。但是他没有改掉抽烟的坏习惯,反而感到在集体中不自在,与同学们合不来。不久,他在其他班级的同学中找到了自己的抽烟伙伴,偷偷地在一起抽烟,形成了一个经常抽烟的不良团体。不良的品行使他的心理上得到了共鸣和满足,反过来,不良的团体使他的不良品行变得更为严重了。
小案例2
一位来自农村的同学入学时成绩还不错,入学后和市区的个别品行不端的同学交往并一起上网,由于对网络的迷恋,不思学业,目前成绩已经落在了年级的最后。他本人也随之形成了许多不良品质,不诚实、旷课、乱花钱甚至有偷摸行为,让老师和家长很失望。
小案例3
一位学美术的同学,最初各方面都很好成绩不错,和同学老师相处的很好,专业也很突出,自从初三他的表哥考入他所在的学校以来,他就跟在其表哥后面学会了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欺负弱小同学,甚至在学生中敲诈勒索,受到了学校的处理。不良交往甚至毁了一位好学生。
以上这三位同学均在不良交往中迷失了自我。不良交往必将酿成恶果,青少年要意识到不良交往给生活带来的危害。
认识不良交往所带来的危害
1不良交往制约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发展。对于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团伙形成及演变过程,曾有一批专家对其进行粗略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犯罪的青少年学生的早期教育都存在缺陷,未能及时弥补从而逐步导致不良品德和恶习的形成,并积习难改,进而在不良群体乃至社会交往中学习,模仿违法犯罪,随着个人无政府主义和强烈的占有欲的上升,不断的使违法犯罪思想及行为深化,最终演变成了集体犯罪。
青少年学生很容易受其交往对象的潜移默化。马克思说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极少数在校学生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并恶性发展,与其不良交往息息相关,他们交往地越广,交往伙伴越复杂,交往伙伴的品质愈坏,交往活动越频繁,坠入违法犯罪泥坑越迅速,陷入程度也越深。很显然,一个人的不良交往必然导致思想、感情、行为形成恶性循环,而他们交往对象的类型也决定了他们罪错的类型、性质的严重程度。在校学生不良交往主要是一般性的不健康娱乐、打闹、游荡、交谈等,其作用主要是提供结伙途径、媒介、对象等。于是他们经常纠合在一起,长期受不良观点和信息的影响,在思想上泛起积淀在心底的观念沉渣,排斥一切良性、健康性的东西,片面地探求感官刺激,必然会在行动上有所表现。具体表现为拒绝社会道德、纪律乃至法律规范的约束,继而严重违纪、然后向违法犯罪的方向发展。
人际交往作为决定青少年学生品德良好发展的要素之一,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即在同龄人集体中关系和谐。有一些中学生与集体和同伴相处不好,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他们逐渐地变得不爱集体和同学了,与集体和同学的距离拉远了。这无疑对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品性发展都没有好处。
当青少年学生由于交往不慎引发违纪违法行为,相应地很大程度上影响青少年学生教育取得成就的进程。所以,迫切需要拿出有效的办法来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向性工作,阻止青少年学生之间的不良交往,对他们进行思想教化,引导他们朝着健康交际的方向发展。
2不良交往危害青少年学生学生。我们要学着积极健康地进行人际交往,有一些学生与集体和同伴相处不好,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于是逐渐地变得不爱集体和同学,与集体和同学的距离拉远。这对他们的品行发展是不利的。因为这时很可能有一些品质败坏或者动机不纯的人趁虚而入,把他们往不好的方向引导。
正因为青少年学生具有爱模仿的特点,因而结交一些坏朋友对其而言危害极大,在坏朋友的影响下,他们会很容易染上不良习气。从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实际情况来看,接交坏朋友往往是学生走向歧途和堕落的开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常与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只会起加害的作用。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学生作案动机进行的调查显示:三分之一起先并无犯罪动机,多是受了朋友的怂恿、激将而冲动为之。而且好朋友纠结一起做坏事,就互相壮胆,消除紧张心理,这不免加强了他们的违法犯罪动机。
另外一方面,青少年学生也可能会社会上人际交往关系的影响,而形成品行障碍,有些坏人专门引诱和指使缺乏经验的中学生去干坏事,从中渔利,不但危害社会,而且毒害了青少年学生,使他们的品行迅速恶化,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作为青年学生,我们一定要加强警惕心和辨别人的能力。
正确与人交往的方法
1要形成正确的交友观。交朋友应有三个前提:真、善、美。首先,要了解他和你交友的心理是否真诚;其次要了解他的人品,比如:心地善良,言行体现了美好的社会道德规范;最后,要志同道合,可以理解你、支持你。欲他人为之的必先己为之,你要求朋友如此,自己必须要先做到。这样的朋友、友谊理想化了,如同阳春白雪。要达到这种境界,须不断地完善自我,在完善的过程中建立理想的友谊,求得实现。
建立在酒肉基础和哥们义气上的友谊是最不可靠的,只有患难相济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哥们义气是社会的毒瘤,是思想的毒瘤,是犯罪的滋生地,必须将其铲除。
2学会辨别交往对象。
(1)对方的性情志趣。性情志趣能表现一个人的道德品味,中职学生在交往中要十分注意交往对象的性情志趣。
(2)对方是否真诚。真诚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桥梁,只有以心换心,以诚相待,才能使双方相互同情和理解。建立信任感,进而建立良好的关系,而有的同学帮助别人是图回报,对不同观点不是直抒己见而是口是心非,对朋友的不足和缺点不能诚恳批评,而是当面奉承,背后诽谤,表现得十分虚伪。我们在交往时要留意交往对象真诚与否。
(3)对方会否相互尊重。尊重是一种信息,能够引发人的许多积极情感。缩短相互间的心理距离,而这种信息反馈必然是也为他人尊重。而有的同学只希望别人尊重自己,自己却从来不尊重别人的人格。以自我为中心,不承认他人在交往中的平等地位。这类人是很不值得交往的。
(4)对方会否互相帮助。有的同学不坚持互助互利的原则,在物质上只关心自己,采取一切手段处处想获得自己的利益和好处。甚至自私自利,偷偷摸摸,喜欢占小便宜,经常损害他人的利益;在心理方面只要求别人给予关心、慰问、支持,只关心自己的处境,而不关心别人的悲观情绪,甚至把别人作为自己使唤的工具。我们要懂得,人际交往作为满足双方交往需要的途径,只有在满足双方需要时,其关系才能继续发展。
(5)对方是否宽容。宽容是一种成熟的表现,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有的同学对别人渴求、挑剔、缺乏热情、没有同情心,不愿帮助他人,不能容忍别人的错误。这样的人自然无法扩大人们之间的交往空间。
所以,对有做不到上述几点的人,如果有时不能完全拒绝与之交往,但一定要尽量不交往,更要坚决避免深交。
2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常常从自己的本位出发,把自己当成宇宙运转的中心。事实上,自己只是这个世界上很渺小的一部分,站在外太空中,根本看不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不要以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是自信的个性,其实,那是一种损人又不利己的行为。
凡事都以自我中心是一种严重影响与他人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为人处事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得失,而不关心别人的利益得失。他们总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来解释世界,并盲目地坚持自己的意见,顽固不化,从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态度。其实,偶尔的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是人之常情,是无害的。然而,自我为中心一旦成为一个人稳定的人格特征,则最终是有害无益的。自我为中心会使别人敬而远之,使自己处于自我封闭和自我隔离的状态中。时间久了,必将会导致他形成自卑,孤独,退缩等其他种种心理障碍,根本无法享受到人际交往的愉快体验。
小案例
东东是家里惟一的孩子,她有很强的自尊心,在别人看来可能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在她的身上都会引起强烈的自尊心受挫的感觉。她不愿意损伤自己的自尊心,于是不择手段的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她不愿别人超过自己,对别人的成绩非常嫉妒,对别人的失败幸灾乐祸,不向别人提供任何有益的信息。在与别人谈话时,总是谈着“自己”,以“我”打头,不愿听别人的情况,天天忙着自己的事,不愿与他人交往,很少帮助他人,她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唯我独尊,唯我独好,唯我做的对,唯我最行,最聪明……
由上面这个小故事,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还有类似这种情况的青少年,他们存在着过于浓厚的自我中心观念,凡事都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需求于度外,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痛痒,表现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要求所有的人都以他为中心,恨不得让地球都围绕他的意愿转,服从于他。他们只要集体照顾,不讲集体纪律,否则就感到委屈、受不了。这种人强烈希望别人尊重他,却不知道自己也得尊重别人。总之,这些人心目中充满了自我,却唯独没有他人,信奉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当一个人自我意识过于强烈时,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被别人抛弃。
无疑,这种自我中心意识对自己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这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自我形象,也影响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以致被人厌恶、瞧不起。由于一门心思都放在蝇头小利的追求与意义不大的个人得失上,没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因而也不可能拥有好的人际关系。试想想,谁愿意与这样的人长期作共事或终生为伴呢?可能说,这种人到头来得到的只是芝麻,而失去的是西瓜。
如何提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1要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其各自的欲望与需求,也都有其权利与义务,这就难免会出现矛盾,不可能人人如愿。如果能够正视客观现实,学会礼尚往来,在必要时做出点让步,就会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当然应该承认自我的权利与欲望的满足,但也不能只顾自己,忽视他人的存在。假如,你的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的话,别人心中自然也不会有你。
2凡事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多设身处地地替其他人想想。以求理解他人。还要学会如何尊重、关心、帮助他人,这样才可获得别人的回报,从中也可体验人生的价值与幸福。
3加强自身的修养,充分认识到自我中心意识的不现实性与不合理性及危害性。学会控制自我的欲望与言行。把自我利益的满足置身于合情合理、不损害他人的可行的基础之上。做到把关心留给别人,把公心留给自己。
4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辨是非,正确地认识事物;单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会糊涂,犯片面性的错误。究其原因,就在于世界上的事物错综复杂,人们受自身知识、经历、观念、涵养等因素的局限,难免在见解上有所缺失;假如把大量的意见集中起来,进行综合、比较、鉴别,从而去伪存真,舍其谬误,取其真诠,自然就会更公正合理。
走出自己的世界,就会赢得更多的友谊。青少年的生活少不了友情的滋润,否则生活中就会到处出现不适应,以至焦虑。
3嫉妒者寡助
嫉妒是人的一种天性,它是人际关系中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情绪心理的表现。一个人如果产生了嫉妒心理,那么他常常会看不见别人的优势也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整天满脑子的都是为什么别人比自己出色,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如果让嫉妒心理长存心中,那么,嫉妒心理就会演变为嫉妒行为,最终就会害人又害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寡人。
嫉妒心是指别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出色,并认为别人的优势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在心理产生的忌恨与不满。在现实的生活中,尤其不够成熟的青少年最容易产生嫉妒心理了。如别的同学家庭条件好,穿着好看的衣服,背好看的书包,其他同学比自己学习好等等。这时,嫉妒就像幽灵似的困扰着青少年的心灵,践踏其可贵的友谊。
每位青少年都是争强好胜的,如果青少年还意识不到嫉妒给交际带来的危害,那嫉妒心理就会把青少年们的心灵拉入地狱。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别人比自己幸运,心里就会很不是滋味。如有的青少年看到别的同学比自己成绩好,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比自己强,生活条件也比自己优越,受到的表扬和得到的荣誉都比自己多,就产生嫉妒和不满;嫉妒是阻碍青少年前进的拦路虎,嫉妒的人总是拿别人的优点来折磨自己。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很复杂,青少年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想不通的问题,这都是在所难免的,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嫉妒要像闪电那样瞬间即失。否则,只会给你带来更多麻烦,百害而无一利。
青少年产生嫉妒心除自身的原因外,还有一点就是如果老师处理问题不公平或心理上有偏爱,对某些同学因为成绩差而有成见等等,都有可能产生矛盾,甚至会使一些学生因怨恨而产生嫉妒心理。
有嫉妒心理的青少年往往高傲自大。所以在心理上就容不下比他出色的人在。如果看到周围的人有比自己优秀的,就会想方设法去贬低对方或者设置陷阱去坑害对方。进而排除别人优于自己的方面来解除心中的愤恨,从而达到在心理上的平衡。这些不良的行为严重扭曲了青少年的心态。
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