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年龄,可以分为三种:真实年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而这三者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也许有人会感到好奇,也许有人会感到怀疑,可是不论从哪方面考虑,都互相影响着。
一个人的真实年龄,就是他实实在在的年龄;而一个人的生理年龄,是指一个人生理学上的年龄,代表这个人的生命活力,生理年龄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一个人的心理年龄,是指一个人某一年龄阶段所显示出来的心理状况或水平,有时候并不符合这个年龄段。
真实年龄VS心理年龄
真实年龄,是每个人都了解和知道的,也是每个人所涉及到的个人隐私问题。而心理年龄,未必人人都知道,因为更多的人没有在意自己的心理变化,往往是通过别人的口中得知自己的心理年龄。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犯了一个大大的错误。
心理医学研究表明,心理年龄影响着一个人的真实年龄。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如果你看到的是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一张“苦瓜脸”,像40多岁的中年人,真是人间的一大悲哀;一个60多岁的老人,你看到的却是整天精神饱满、活力充足的一张笑脸,像20多岁的小伙子,这是人间的一大乐事。同样是生活在一片蓝天下,一个世界里,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表现。这不得不让人思考。
32岁的王先生总觉得自己老态龙钟,生活上没有那股子奋斗劲,妻子也觉得他的心理年龄远远超过实际年龄。后经心理专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王先生的心理上有过多的压力,下岗后再求职时,常因年龄因素失败是导致他存在心理问题的主因,以致造成心理上的衰老现象。
这是心理年龄与真实年龄存在差别的典型事例,也是现在社会被多数人所关注的话题。心理年龄是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年龄的年轻和老化,很大程度上是受社会因素影响。如生活、工作压力过重,患抑郁症,加之社会用工对年龄的限制,心理的期望值与现实存在差距,缺乏自我客观评价和自我调节能力等,是导致心理衰老的重要原因。
根据心理医学界的调查,目前我国有80%的年轻人认为自己老了,他们的心理年龄已进入中老年。这样的数据让人看了惊心,同时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生活情况。
专家建议,心理上认为自己年轻,精神状态就愉快,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若心理上认为自己老了,身体就可能会容易衰老。此外,心理年龄的老化会限制年轻人的创造性、参与性和社会活动能力。
心理年龄VS生理年龄
一个人的心理年龄大于生理年龄5岁,应该是比较正常的。心理年龄过大说明压力或一些事情致使心理负担加重,心理年龄过大会造成不必要的扭曲,所以一个人应该过得开心、乐观,这是很重要的。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大家都知道,心理上的因素对生理影响极大。假如一个人烦恼一次,会杀死很多个脑细胞,甚至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易促进人体提前衰老。
25岁的张康,是某公司的一名员工,由于工作上的压力,整天愁眉不展,心情处于极端的消极状态。20多岁的小伙子,看起来就像50多岁的人,没精打采的,没有一点朝气和活力。时间长了,他逐渐感觉到胸口时不时地很闷,还掉头发。后来,经过心理医生诊断,他才知道自己心理上的不愉快已经影响了生理上的健康。
像张康这样的人,生活中还有许多。面对这样的问题,关键要看自己怎样调节自己的心情。
生理年龄,这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就不必太在意了。如果觉得自己生理年龄又老了一岁,那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在人生道路上又成熟了一步,经历的事物又多了一筐,装载的回忆又多了一车,成熟的气质和韵味芳香四溢。
不要被自己的生理年龄所束缚,因为你懂得享受生活,你善于发现生活的真、善、美,你可以让自己的心理年龄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生活,这就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一种永远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所以保持心理年龄年轻是很重要的,做到这点一个人的状态才能更好。
真实年龄VS生理年龄
一个人的真实年龄和生理年龄是无法改变的,这是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可是,人们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谁不想拥有年轻的容貌?谁不想拥有健康的身体?谁不想长命百岁?谁不想快乐一生?
也许,有时候在你身边,你会发现实际年龄只有20多岁的人,可面部略显苍老,看起来都快40多岁了;实际年龄60多岁的人,可看起来却红光满面,似乎年轻了20岁。一个爱运动的人,与一个不爱运动的相比,年龄上会有很大的差别,所指的就是真实年龄与生理年龄的差别。
邻居李大妈近70岁了,整天都是笑盈盈的,不是扭秧歌就是舞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邻里街坊的都说李大妈像个“老顽童”,70岁的人了,干什么都行,眼不花耳不聋的。大家都说她与她的实际年龄不相符。
可见,要想使自己越活越年轻,除了要保持年轻的心态外,还要经常锻炼身体,让身体的各个机能活跃起来,时常保持年轻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