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批评孩子为什么不管用

现在的孩子敢于置疑、善于创新,他们兴趣广泛、涉猎深远,敢于对不恰当的批评说“不”。当孩子经常不接受你的批评时,作为家长是否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批评孩子为什么不管用?

先让我们看看家长批评孩子时常有的几种表现和特点吧。想想您有没有过这样的行为。

(1)情绪激动。

孩子犯错了,家长第一反应就是情绪激动,眼睛瞪人,分贝提高,语速加快,好像孩子多么不可原谅。但孩子并没有听进去家长说什么,而是忍受,忍受家长的责骂,骂过之后还会犯错,因为他只记得被骂,而不记得骂了什么。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认识自己的问题,理解和接受正确的建议并在行动中改正过来。对错误的分析和评价并伴随着生气、牢骚也是在所难免的,但也要把握个“度”,不要把批评变成发泄。试想这种情绪如何博得孩子的尊重,又如何让孩子信服,听从自己,改正错误。

(2)旁征博引。

有时家长批评孩子喜欢旁征博引,把曾经发生过的大错小错都要悉数一遍,上纲上线。比如就丢钥匙的事情,就能列出丢钱、丢书、丢分等等一大堆事情。如果还不能证明孩子错误的严重性,就把邻居小明、小红所犯过的错误也借用来,提醒孩子,告诉他事情的严重性,生怕孩子记不住。

批评要有针对性,对当前的问题有什么说什么,就事论事,而不要新账老账算个没完。这种旧事重提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对批评产生厌烦,这种批评还有什么意义。

(3)无效批评。

很多时候,孩子犯了错,家长往往是该批评的时候不批评,不该批评的时候乱批评。很多家长都遇到孩子赖床的现象,往往是一边催促,一边数落,而孩子却把这当作是背景“音乐”,照睡不误。根本没起到批评的作用。因为孩子很清楚一点:家长一定会有办法让他按时到校,所以他就赖着不起。如果让他迟到一回,挨回老师批评,下次他自然就会早起不迟到。只有让他受到惩罚他才会明白父母的苦心。而不是一味地说说而已。

(4)提前批评。

有时候孩子还没意识到错误将至或已经犯错,还不能了解到即将来临的错误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家长就亟不可待的开始数落一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且“不知者无过”。头一次经历某些事情难免犯错,父母为什么不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孩子,给孩子去体验错误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成长。而不是用我们的经验去束缚他,教育他。只有他自己认识到错了,批评才有意义。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批评孩子时,为什么有些孩子就是不肯认错?其实问题出在大人身上,在批评孩子时如果能注意下面这些问题,孩子通常就容易接受你的批评了。

1.批评要看场合

批评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尤其要避开客人和他的朋友。在客人和朋友面前批评孩子,会大大的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而且往往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让孩子觉得以后没脸面对这些人。可以把孩子单独唤到自己面前,心平气和但是郑重的指出他需要改进的地方。

2.批评的时机

俗话说:事不过三。第一次错了,父母可以理解,第二次错了,父母可以原谅,第三次就不能再容忍了。在这个时候批评是最合理的。错误频频出现更多的是由于态度不对而产生的。所以这时批评他要针对他的态度问题,而不是事情本身,更不是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所以要给孩子改正的机会,父母不要在孩子首犯时就大发雷霆。

3.先让孩子说话

先耐心地听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说一遍,即使是你看到他犯错误了,也要让他再说一遍。在他说话的过程中,不要打断他,用心记住他讲话过程中你所想反驳他的要点。

4.具体地指出孩子哪做错了

等他说完了,你把他犯的错误说给他听,最好用:第1点、第2点……的方式说,点数不要多,让孩子一下就能听明白自己犯了几点错误。而且在你讲的过程中,也不允许他插嘴,一来这是一种礼貌,二来也防止思路乱了。

5.听取孩子意见

说完后,再听听孩子有什么意见。如果他是在强词夺理,告诉他:并不是说不犯错误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好孩子是能勇敢地承认错误、有勇气改正错误的孩子。

6.鼓励为主,惩罚为辅

在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以鼓励和提醒为主、惩罚为辅。如果孩子有进步,要大大地表扬他,让孩子看到希望。如果孩子一段时间里,坚持地比较好,也可以考虑用他喜欢的物质奖励他一下。如果他再犯,让他自己去一个角落再想想上次你们之间的谈话,并按约定给予一定的惩罚,而且不要心软,要让孩子知道:必须说话算数。

7.沉默是金

也是最关键的,当孩子犯错误时,不要急着去批评他,而是先想想你怎样说才能让他心服口服,有把握能说服他了,再去跟他谈。如果没有把握,先不要跟他谈话,用沉默让孩子体会你的感受。

孩子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做父母的应该努力以平心静气的态度随时面对孩子可能犯的大大小小的过失。批评是一门艺术,要想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就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抓住恰当的教育时机并注重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起到批评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