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丹霞以及相近的名词描写地形,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如公元5世纪南朝人肖子开在《建安记》中,写道:武夷山,“望若朝霞”。与之同时代的江淹,也写道武夷山为“碧水丹山”。明朝的徐霞客在浙江考察天台山时也用“丹霞层亘”形容岩层。清代袁枚更把广东丹霞山称之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但以上这些,并不能说明他们对丹霞地貌有“先知先觉”。他们笔下的“丹霞”仅仅是个文学名词或形容词,和“丹枫疏密”、“斗锦裁霞”等是一样的;却和我们今天地学家所说的“丹霞”、“丹霞地貌”是完全不相同的两回事。那么,到底什么是“丹霞地貌”呢?
丹霞地貌这个名词的源头以及科学内涵是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冯景兰先生第一个提出的。1928年,他在《两广地质研究所年报(第一号)》“广东曲江仁化南雄地质矿产”一文中,提出了“丹霞层”,并把这层岩石的特性和地形的关系,以及成因、特点,作了生动而精彩的论述。摘引如下:
地形与岩石之关系,在本区中更为明显,第三纪红色岩层之下部,常为深厚坚固相间之块状砂岩与砾岩,侵蚀之后,绝崖陡壁,直如人造之坚固伟岸之炮垒,而不知其为天造地设也。南雄之苍石寨、扬历岩,仁化之锦岩、丹霞山、人头石、千金寨、书堂岩、断石岩、观音岩、笔架山、马头寨,曲江之龟头石、挂榜山、三岌峰、五马归槽等,皆由此种岩石侵蚀而成。峰崖崔嵬,江流奔腾,赤壁四立,绿树上覆,其岭南奇观也。
冯景兰先生在这一段文字中,明确提出了以下四个标准:
1.岩层时代,为第三纪红层的下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广东的地质工作者经过研究把这个岩层划入中生代的白垩纪。丹霞地貌的岩层时代应该严格限定在白垩纪。
2.岩石性质,为深厚坚固相间之块状砂岩与砾岩。这就是砂岩、砾岩、粉砂岩、泥岩等陆相沉积。
3.形成动力,为流水“侵蚀以后”所成。当然还应有各种风化溶蚀、重力崩塌等外力地质作用。
4.外形即地貌造型有4个特点:①峰崖崔嵬;②江流奔腾(丹霞地貌为流水侵蚀,所在地区大都有江流或湖泊);③赤壁四立(绝崖陡壁,如炮垒);④绿树上覆。
笔者认为丹霞地貌公园和风景区的确定,应该严格按照冯先生的四条来判断。与此有一条不符的,特别是地质时代不符的,不能称为丹霞地貌。当然,可以有所发展和深入,如学者黄进把丹霞地貌外形归结为“顶平、身陡、麓缓”,就得到不少同行的认可。
白垩纪距今1.35亿年到6500万年。当时气候炎热干燥,沉积在内陆盆地的河湖相碎屑物质中所含的铁、锰物质,在强烈的氧化作用下变成红色,在有些地方,这种岩石的颜色非常鲜艳,尤其是在阳光的映照下呈现出红色的霞光,景象颇为壮观。
普通人对丹霞地貌是比较容易认识的。这是因为其外形的四个特点很显著,尤其是“赤壁四立”和“绿树上覆”这两条。当你面对丹霞公园,在很远处就能看见一座座陡峭的石山上戴了一顶顶“绿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