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贴用药的常用剂型

敷贴疗法使用的剂型很多。常用的有下列8种,其中散剂、糊剂、膏剂最为常用。

散剂

根据病情辨证用药,确定外敷散剂配方后,将配方中的特殊药物按要求进行炮制,然后混合加工粉碎成细末。也可将配方中的单味药材单独进行加工研细过筛,根据配方混合。用时将散剂直接外撒于患部,或者和水、白酒、醋、油等调拌均匀,应根据患者症状及皮肤干湿燥润等实际情况,分别将敷药料调拌成稀释状、黏稠状。分装后,消毒备用。

1.敷贴方法

患部或穴位先用酒精擦洗,再敷贴药物;也可先进行推拿、刺血、拔罐施术后敷药,把敷贴的药物用纱布包扎好。对于胸、腹或关节处可选用胶布贴于药上,但胶布上要剪几个孔,以便通气,隔1日或3日更换敷药1次。根据病情需要,可在敷药后,在外层对敷药处进行熨烫或渗透酒药,以增强药效。

2.散剂特点

散剂的特点是制作方法较简便,敷贴时药量增减可灵活掌握。凡敷贴穴位,由于药散集中于穴位,故用量不宜过多。凡敷贴患部,药散应散布四周,用量可多些。散剂研成细末后,瓶装密封可长期存放,需要时随调随用。散剂稳定性高,储存方便,疗效迅速,且药物粉碎后,接触面积较大,刺激性增强,易于发挥作用。

3.疗效反应

一般用水调拌的散剂,其药性渗透力较弱,开始敷贴无明显反应,仅肿毒红紫患部有冷凉之感。如用的是消肿散热解毒药,敷贴1日即有疗效反应。

凡用白酒调拌的散剂,其药性渗透力较强,对陈旧性损伤、瘀血包块、内伤疼痛等在敷贴1日以后,皮肤出现瘙痒者为正常反应,敷贴3日后可换药1次。

凡配合推拿、刺血术、拔罐等施术的,若散剂敷贴的患部或穴位出现水疱或流水样液,均为散剂敷药的正常反应,可停敷1~2日后再敷贴。

4.注意事项

(1)散剂一定要研成细末,不可有粗粒存在。

(2)散剂一般应加入芳香开窍、具有渗透皮肤能力的药物。

(3)凡患者皮肤有外伤出血、溃烂等,不可直接用散剂敷贴,可采用专治外伤出血、溃烂的敷药。

(4)散剂敷料在存放中注意防潮、防霉、防虫蛀等。凡调拌后的敷料在临床上只使用1次,如药性较强的敷料,可连续使用2次。

糊剂

1.敷贴方法

在敷贴的患部或穴位,先用姜汁或白酒擦洗,消除皮肤上的不洁之物,如遇皮肤溃烂或疮毒红肿,应先进行清洗或拔毒处理,然后敷贴糊剂药物,凡在四肢及关节部位的包扎都不宜太紧。

2.糊剂特点

糊剂药物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在临床上对中毒、损伤等疗效显验。糊剂敷贴后,患者皮肤顿感冷凉退热,有健肤活络、消肿泻热的功效。糊剂可以缓慢释放药效,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另外,糊剂对外伤性皮肤溃烂、疮疡中毒等有润肤祛毒、生肌敛疮的作用。

3.疗效反应

用糊剂敷贴治疗高热、红肿疼痛、中暑昏迷、实热急症等,其疗效反应快,在3小时内即有疗效反应。而跌打损伤、内科疾患,疗效要在3小时以后才可以见到。而疑难杂症要连续敷贴数次,才略见疗效反应。

4.注意事项

(1)糊剂药物一定要加工研细,捣烂为准。

(2)凡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或患部皮肤对药物过敏者,均不宜过久敷贴。如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就诊。

(3)糊剂敷贴后,为加强药性渗透力,可以根据病情变化,在包扎纱布外面适当地淋撒白酒、醋或其他药液等。

饼剂

制备方法与散剂基本相同,将应用的药物经过加工粉碎、研细过筛,将细粉与合适的辅料(水、面粉等)混合均匀后制成饼状,或取药物的浓煎液加入适量面粉,制成小饼状,放笼上蒸熟。也可将新鲜药物捣烂与适宜液体及面粉混合后捏成饼用于敷贴,成形的饼可放在日光下晒干或文火烘干,以不散为度。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在饼中间与皮肤接触处做一凹陷,内可加一些散剂或者药糊,以增强饼剂的药性。药饼也可做成长条,围成圆圈,中置药糊,挤压而成饼剂,其大小根据敷贴的部位及病情确定。可在饼剂上同时施加灸法,以利药物吸收和激发经穴效应,饼剂主要用于脐疗及温灸。

1.敷贴方法

敷贴时,可以将饼剂加热后敷贴,然后用纱布或胶布包扎固定。隔1日或2日更换1次,如将饼剂放置在腰带或绷带中包扎于一定部位,可半月更换1次。

2.饼剂特点

饼剂药性较缓,药物多选用草药或蔬菜、水果等。特别适宜于老年人和婴儿或有皮肤过敏者使用。饼剂敷贴对皮肤刺激性小,敷贴时间为1~2日。治疗时可根据病情随时换药。另外,饼剂敷贴后可适当配合艾条温灸,以使药性较快传导入里。温灸可1日数次,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3.疗效反应

饼剂多采用新鲜药物配制,在临床上对部分急性症状敷贴后,在5分钟至1小时内就有疗效反应。其他慢性疾病,一般在2~3天后才有所反应。饼剂敷贴初期,皮肤有冷凉感,中期皮肤瘙痒,后期皮肤有水疱或隐疹。因个别患者不适应对皮肤刺激性较强的新鲜药物,故不宜过久敷贴,应在1次敷贴后间隔2日再敷贴。

4.注意事项

(1)因饼剂药物多选用新鲜药物配制,有些应蒸熟敷贴,但不能久蒸,以蒸熟为度,以免药性走失。

(2)凡外伤出血或皮肤溃烂等,不宜用饼剂敷贴。如用饼剂作拔毒或急证止血,在药物配伍上应慎重考虑。

(3)敷贴饼剂后,患者应少走动,避免饼剂散落。

丸剂

丸剂俗称丸药,将方药物粉碎成细粉后,将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赋形剂,如蜂蜜、蜡、凡士林等制成球形或类球形剂型。丸药的大小可根据患者及临床需要,灵活掌握。定型后的丸剂直接敷贴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然后用胶布固定。在一些孔窍使用丸剂敷贴要注意丸剂的大小应适合相应孔窍,不能过大或过小。

膏剂

膏剂在使用上分3种类型。

(1)硬膏又称膏药,是中医学传统的固体制剂。制法是将应用的药物放入麻油或其他油类内浸泡,煎熬至一定程度,去渣后加入铅丹、白蜡等收膏呈暗黑色膏药,再将膏药涂抹于布或纸等裱背材料上以供敷贴于皮肤的外用剂型。其在常温下呈固体状态,36℃~37℃时则熔化,可治疗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并有机械性的保护作用,用法简单,携带、贮存方便。

(2)软膏又称药膏。是用适当的基质(醋、酒、凡士林、猪油、茶油、蓖麻油或蜂蜜等)与药物粉末均匀混合制成的一种易于涂抹在皮肤、黏膜的半固体外用制剂。软膏基质在常温下是半固体,具有一定的黏稠性,但涂抹于皮肤或黏膜后能渐渐软化或熔化,有效成分被缓慢吸收,持久发挥药效。

(3)浸膏是一种半固体制剂。制作方法是将应用药物粉碎后,加入适量水,用锅煎熬浓缩制成的一种稠膏状物,用时敷贴于皮肤或穴位上。

1.敷贴方法

临床上使用时,首先应将膏药烤软,然后进行搓揉,将四周药料调揉使其薄厚匀称。根据患者情况,在敷贴的膏药内还可以添加丹药。丹药一般是在搓揉膏药时少许地加入,待膏药微凉后敷贴于患部。

2.膏剂特点

膏剂可保持较长的药性,制作良好的膏剂可存放数十年之久。在敷贴一定部位或穴位时,可以根据临床需要延长敷贴时间,或用一张膏剂反复多次敷贴。

另外,根据临床辨证,将膏药烤化后再加入一些丹药,可进一步提高膏剂药效。如患者疼痛,可加入芳香性药物。除加丹药外也可加入散末药物,然后烤化揉搓均匀。敷贴时应掌握膏药的温度,切忌过热烫伤皮肤。

3.疗效反应

膏药的疗效观察分两种,一种是见效快的,凡是跌打损伤、红肿胀痛的患者,药贴后,1~3日内就见疗效。开始是患处疼痛减轻,然后红肿渐消,即活络镇痛、活血化瘀。另一种是见效慢,凡是内科疾病、风湿痹证,敷贴后1周或2周内才有所反应。一般开始时皮肤痒痛,然后皮肤发疱,药性渗透入里(即入筋或骨)一般要在3日以后见效。还有一种方法是,膏药配合其他手法治疗,如刺血、针灸推拿、拔罐熨烫等,这样敷贴后药性反应十分迅速,敷贴1日后皮肤瘙痒,2~3天皮肤奇痒难忍,3日后可取下膏药,如皮肤呈白水疱点状为正常反应。

4.注意事项

(1)膏药的熬炼一定要掌握火候,用火不可太猛或太弱,不然膏药会粘不牢,药性发挥效果差。

(2)在敷贴膏药中掺入丹药时,丹药不可太多,根据病情,适当地增加少量丹药即可。

(3)敷贴药物后皮肤呈水疱状,可用消过毒的针点破水疱,隔2日后再敷贴膏药。

(4)出现过敏等其他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就诊。

锭剂

把药物研成极细粉末,加适当黏合剂制成纺锤形、圆锥形、长方形等不同形状的固体制剂。外用时可用水、醋或麻油等磨或捣碎成粉,调匀后涂布患部或穴位。这种锭型多用于慢性病,减少了配制麻烦,便于随时应用。常用锭剂有紫金锭、万应锭、蟾酥锭等。

鲜药剂

将应用的生鲜药物,捣烂或切成片,直接敷贴于相应的穴位上。

水渍剂

将应用药物,加水煎熬,一般水位高于药物1.5厘米。熬至原水减至1/2时,以纱布两块,浸透药液,轮换溻渍穴位,每次2~3小时,每日1次或3次,此法可使药气由外入内,无处不到,既可振奋气机,疏通经络,又可滋生津液,濡润器官,如腰痛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