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不少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
——失业的秘密
记得20年前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自己根本用不着为工作的事操心,因为我们一毕业就被国家分配到工厂(现在一般称为企业或公司)或机关(现在一般称为政府部门),几乎没有听过哪个大学生因为毕业找不到工作的,那是何等惬意的一件事啊!那个时候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到哪里都被人敬着。
可是别忘了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虽然现在大学里毕业的学生还是叫大学生,但是已经没有昔日大学生的身价,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除了自己找工作不说,最大的问题是有些大学生毕业后还找不到工作,这种现象被人戏称为“一毕业就失业”。
举个比较邪乎的例子。2010年7月12日南昌市筷子巷派出所接到报警,在站前西路与前进路交界处,一名乞丐躺在人行道上奄奄一息。民警赶到现场后,立即将该男子送往医院。在上警车时,民警发现了异常:虽然该男子身上很脏,但擦去污垢之处的皮肤很白皙,不像长期流浪的乞丐。在医院里,乞丐断断续续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民警发现自称黄某的他竟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原来,2010年6月黄某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来到南昌找工作,但一个月下来工作没着落,身上的钱又花光了,于是无生活来源的他就在南昌流浪,因为天气炎热再加上吃了变质的食物,他倒在了人行道上,幸好路人发现报了警。
据教育部的资料显示,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74%,而2009年大学毕业人数是610万,因此2009年毕业即失业的人数约为158万,这是个很吓人的数字。再看看2010年的情况,2010年大学毕业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630万,初步得到的数据显示,2010年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0%,这就意味着2010年有近189万的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就得向家人或社会寻求救助。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经济学家看来主要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个是社会对大学生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即供大于求;另一个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不是大学里提供的人才,即供求不匹配。
我们先看第一个原因。经济学上,任何资源或任何物品都是以稀缺性论身价的,大学生也不例外。20年前的大学生之所以是天之骄子,不是因为那时候大学生有多么厉害,而是因为那时候大学生人数偏少,大学入学率(或高考录取率)只有20%左右,报考人数也少。我们仅以1984年高考为例,那年报考人数为164万,录取人数为48万,录取比例为29.3%。那时候中国的高等教育就是典型的精英教育。但是随着高校不断地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变成了大众教育,大学生人数呈现直线上升。到2009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为1020万,录取629万,录取比例为64.2%。所以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经济学上的供求定律(参见本书第3章的相关内容)在发挥着作用:大学生供过于求,大学生的身价贬值且不可避免有部分人一时找不着工作。
我们再看第二个原因。经济学把失业分为若干类型(参见本书第10章的相关内容),其中一种类型叫做结构性失业,指的是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岗位空缺。根据某知名就业专业调查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个别专业严重供大于求持续性造成了大学生失业的主要部分,2007、2008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失业率前10名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文学、法学、医学和教育学等专业大类,其中中医学和运动训练连续两年都是失业率较高的专业。我们前面举的大学生变乞丐的例子中的大学生尽管毕业于名牌大学,但是因为所学专业不是社会所需要的或者说不是社会急需的,所以仍然难逃毕业即失业的厄运。
那么有什么好办法避免“被失业”的命运吗?第一个原因是客观原因,谁都无法改变,除非国家政策发生逆转,那就只有从第二个原因入手了。我们给大学生提出的建议就是:知己知彼,修炼自身,多拿证多学知识。具体来说就是:分析自己专业的社会需求状况,分析自身的竞争力,如果觉得自己可能毕业找不到工作就赶紧跨专业学习新知识或者准备考研,在大学学习期间多考几个有用的证书等,总之要未雨绸缪方能一毕业就就业。
总之,失业是个人悲剧,也是社会悲剧,在任何一个以自由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国家里都不可避免,所以经济学将充分就业列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之一(其他三个目标分别为: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所以201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研究失业和就业的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