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从孔子的待价而沽看供求定律
和张五常教授独尊需求定律的观念不同,我们更加重视供求定律。
那么,什么是供求定律?先从孔夫子的故事讲起吧。
我们知道孔子是有着强烈的入世愿望的。他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意思是,如果国家政治清明的话就出来做官,如果国家政治腐败的话就隐藏起来。但是在他那个时代没有几个诸侯国的政治是清明的,因此他入世做官的愿望常常得不到实现。有一次,他的学生子贡看到自己的老师想去做官而又犹豫不决便对孔子说:“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孔子回答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翻译成现在的话是说,子贡问孔子:“这里有一块美玉,是装在匣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个好价钱把它卖掉呢?”孔子说:“卖了吧,卖了吧!我等待识货出好价的人呀。”
孔子的待价而沽是供求定律的典型体现。
经济学上,供求定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一句话,供求定律决定的是商品的价格。
要理解供求定律就必须先理解和区分几个概念。
先说说均衡价格。西方经济学借鉴了很多物理学上的概念,其中均衡的概念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所谓均衡,就是两个相互具有反方向作用的变量相等,比如物理上的均衡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作用力的合力为0,在均衡条件下,受作用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运动状态。经济学上的均衡价格指的是需求的力量和供给的力量相等时的价格,即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此时的状况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市场出清。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易价格或者成交价格不一定是均衡价格,只有在完全竞争状态下的交易价格才是均衡价格。
细心的读者或者经济学专业的读者一定注意到了我们在前面几节里一些用词的区别:我们时而用“需求量变动”时而用“需求变动”,时而用“供给量变动”时而用“供给变动”,难道“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不一样吗?
答案是肯定的。经济学上,“需求量的变动”指的是单纯因为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比如鸡蛋价格上升导致人们对鸡蛋的需求数量的减少,而“需求的变动”指的是由商品本身价格因素之外的因素导致的对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比如电视节目宣传说绿豆能治百病,于是人们对绿豆的需求数量大增。“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也是如此。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前面讲到的需求定律和供给定律就不难发现,这两个定律中用到的都是“需求量的变动”和“供给量变动”,显然这两个定律都只涉及商品自身的价格和对应的需求量和供给量,而供求定律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商品的均衡价格(就是我们日常说的交易价格)是如何确定的——就是供给和需求博弈的结果。
我们现在就用供求定律来解释解释一些经济现象。
2009年4月,墨西哥、美国等多国接连爆发甲型H1N1型流感(又称H1N1型猪流感)疫情并有多人感染死亡,疫情很快传入了中国,引起一阵恐慌。突然不知谁在互联网上发布了一则消息,说大蒜可以预防H1N1型流感。于是一时间人们对大蒜的需求呈现爆炸性增长(注意不是因为大蒜的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的上升,而是价格之外的因素导致需求量的上升),在供给量一时半时不会大幅度增加(实际上大蒜有自己的生长周期,再说从国外进口大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大蒜的价格自然而然节节攀升,以至于网友戏称为“蒜你狠”。
绿豆的情况也不例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日子过得不好的时候,人们尚且“好死不如赖活着”,日子过得好了,自然就想长命百岁,于是在庞大的养生需求下,各种养生保健的书籍光盘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2010年年初,由所谓某民间养生专家宣扬的“绿豆治百病”在市民中间开始流传,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对绿豆的需求大幅度上升(同样注意不是因为绿豆的价格下降导致对其需求量的上升,而是价格之外的因素导致需求量的上升),在供给量一时半时不会大幅度增加(实际上绿豆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年,再说从国外进口绿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数量有限)的情况下,绿豆的价格自然而然节节攀升,以至于网友戏称为“豆你玩”。
无论是“蒜你狠”还是“豆你玩”,都是符合供求定律的经济现象:即当供给一定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状况,需求萎靡则价格低迷,需求旺盛则价格坚挺。
近几年房地产的价格走势也说明了供求定律的威力。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里的住房数量在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度增加,但是对房屋的非价格因素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比如大量进城务工或做生意的农民一旦有了经济实力就会产生对城市住房的需求,每年有五六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到城市就业,他们每个人都对城市住房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这些刚性需求(不算那些投机需求)在不断地推高房价。根据供求定律你就不难判断,中国城市里的房价在未来几十年里都不可能大幅度下降,尽管中国政府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孔夫子的例子。美玉的数量是有限的,而需求美玉的人却很多,所以不愁美玉卖不出好价钱。和美玉一样,孔夫子想出来做官,但他不愿意自贬身价,去向国王求个一官半职,他知道世界上孔夫子只有一个而国家有好几个,需要他做官的地方有很多,因此不愁没人请他出山。孔夫子的例子是供求定律在劳动力市场发生作用的一个例证。
世间的一切都逃不过供求定律的制裁。从古代的洛阳纸贵到今天的金融危机,从世博会到世界杯,哪里有商品哪里就有供求定律的影子。因此,了解供求定律,掌握供求定律,乃至自觉运用供求定律,那么你对生活的理解必将更进一步,如果你是普通消费者,你就会准确判断什么时候该买什么(比如什么时候该买房子);如果你是老板,你就会准确判断什么时候该卖什么(比如什么时候该卖房子),也许从此你的生活就如同芝麻开花,一天比一天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