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收入增加了,一些商品的需求反而减少了
——谈谈低档商品和恩格尔系数
毋庸置疑,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时代,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我们对物质享受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也会注意到或者自己体会到,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会随着收入的提高而买得越多,恰恰相反,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一些商品的需求反而减少了,有的甚至成为了历史。比如20世纪70年代在农村还很普遍的红高粱现在基本上没人吃了。
在经济学里,我们把这类随着人们收入提高需求量反而减少的商品称为低档商品或者劣等品。这类商品的特点是数量多、价格低、口感差(对于食品而言)或者没有美感(对于服装之类的商品而言),人们不喜欢这类商品但有时限于收入水平还不得不购买和消费这类商品,因为尽管这类商品是低档品,但是在低收入水平下它们仍然是生活必需品。
我们在上一节已经谈到,我们可以用经济学里的弹性概念来描述低档品,即收入弹性小于0的商品就是低档品,也就是说,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这些商品的销量反而减少。
我们身边的很多商品是低档品,比如地摊上卖的大多数的商品(比如盗版光盘、劣质的服装等)都是低档品,它们因为价格低廉而受到低收入阶层消费者的欢迎,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普遍提高,过去地摊上流行的商品已经销声匿迹,目前地摊上流行的商品也必将消失。
一件商品是不是低档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在城市人看来的低档品拿到农村去就变成了高档品,而在现在看来是低档品退回到20年前还是生活必需品,就像我们在前面分析的吉芬品一样,商品的属性会随时随地变化的。
还有一类商品会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而对它们的需求相对减少,注意我们这里的用词,在减少前面加上了相对两个字,所以这类商品不是低档品,低档品是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其需求量绝对减少的一类商品。
这类商品就是食品。最早观察到这一经济规律的是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1821-1896),他在1857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品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这就是经济学上著名的恩格尔定律,而食品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就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可以帮助你了解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家庭的富裕程度。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先纵向比较一下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以便更进一步地了解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果:我国城镇居民在1989年的恩格尔系数为54.5,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54.8,属于温饱型社会;到了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7.1,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5.6,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很多读者看了这个数据可能会在心里犯嘀咕:我们怎么感觉不到自己过上了小康生活啊。的确如此。这是因为我国计算恩格尔系数的公式和国际上的计算公式有所不同。我们是根据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例来计算恩格尔系数的,而国际上是根据食品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计算的,所以我们计算出来的恩格尔系数肯定比按国际惯例计算出来的恩格尔系数要小。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因自己计算出来的恩格尔系数小而沾沾自喜,自认为已经成了世界上的富人。
我们再横向比较一下以便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活水平:2003年印度的恩格尔系数为52,巴西的为35,泰国的为30,法国和日本的都是16,美国的为13,加拿大的为11。如果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法国、日本、美国及加拿大都是最富裕的国家,而印度仍然为温饱型的国家。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或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的穷小子可能会成为明天的大富翁,而今天的大富翁可能沦落为明天的穷光蛋,这就是生活的奇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