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天纬地,济世安邦
——经济学的前世今生
要了解或者学习经济学就必须了解经济学的来龙去脉,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中国自古就有经济管理的思想,但是却始终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化的理论。
汉语“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里,其中有“经世济俗”一词,意为治理天下,救济老百姓。隋朝王通在《文中子·礼乐篇》则将“经世济俗”进行了缩减,提出了“经济”一词,他说:“皆有经济之道,谓经世济民”。后人遂将“经济”一词作为“经世济民”的省略语,作为“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同义词。
至于对社会分工的观察,我们古人也早已有所领悟。2500年前的孔子就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人做得好。《论语》之《子路》篇中第4章中说:“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意思是,种菜我不如菜农,种花我不如花农,但是搞文字他们谁也比不过我,当然后面这句话他没明说。所以孔子有以下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走在我前面的三个人之中一定有一个可以当我老师的。唐朝韩愈(距今约1200年)也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习知识有先有后,先学的知道得多点,后学的知道得少点;干工作则是三百六十行,隔行如隔山。这些都是朴素的社会分工理论。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历史上没有产生系统化地专门去深入研究类似社会分工这样的经济问题的思想家或者哲学家。西方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扩展深化,专心致志,最终形成了一门可以称为社会科学的学问。因此,今天我们讲的经济学其实是西方经济学,所以很多教科书的名字还叫做《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一词来源于2400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的一本关于家庭事务以及农庄管理的书籍《经济论》,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就已经在观察经济的运行规律和特征了,比如色诺芬就已经注意到了社会分工所带来的高效率,他在《经济论》里这样写道:“一个人什么都做,而且都做得好,那是不可能的。显而易见,只有在一个小的领域里劳动的人,才能做得最好。”瞧瞧,2400年前的哲学家就这么厉害。
如果说2000多年前西方经济学的萌芽已经形成了的话,那么直到16世纪,西方经济学才进入到了一个发育阶段,这是因为1500年以前的西方世界几乎没有贸易往来,尽管货币早已存在,但是没有被广泛使用,强大的国家和一体化的国家经济还没有完全形成,当然也就没有形成任何经济思想流派。
公元1500年以后,地理大发现导致了市场与贸易迅速扩展,货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或自给自足经济。拥有统一经济的国家成为主导力量。各种经济学派随之出现,各自代表了系统的经济思想和相应的政策体系,经济学的春天不期而至。
16世纪以后,“政治经济学时代”取代了“道德哲学”时代,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对政治经济学的关注产生了系统连贯的经济思想,先后产生了重商学派、重农学派、古典经济学派、边际学派、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等等。
以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为首的重商学派活跃于1500~1776年,那个时候,欧洲大陆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逐渐被新兴的商业资本主义社会所取代,国际贸易日益繁荣,货币的使用更加广泛,国家间的经济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重商学派作为一个拥护民族主义、赋予商人尊贵和重要地位、为经济和军事扩张进行辩护的学派逐渐形成。这和我们以前一直把商人的地位放在士农工学之后倒数第一的做法显然不同。重商主义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是它的某些观点在20世纪和21世纪仍然有着生命力。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大萧条时期,许多国家都采取提高进口关税、将本币贬值的措施以限制进口和刺激出口。就是在2010年的今天,美国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复苏也采取了类似做法,比如大量印刷钞票,迫使美元贬值来限制进口、刺激出口。
以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为首的重农学派出现于重商主义时代后期的法国。重农学派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756年,当时魁奈在《百科全书》中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经济学论文。重农学派结束于1776年,那一年作为重农学派的另一重要人物杜尔阁失去了他在法国政府的高官,而亚当·斯密则出版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国富论》。在这短短的20年里,重农学派引导着世界经济思想,但重农学派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那个时代。重农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尊重自然规律、重视农业、政府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等,这一派的某些观点和我们一向注重农业的做法不谋而合,即使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国家依然把农业生产当做头等大事来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思想其实就是重农学派的思想。
古典经济学派开始于亚当·斯密《国富论》出版的1776年,结束于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1871年。古典经济学派汇集了诸如亚当·斯密、托马斯·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等一大批对现代经济学有重大影响的著名经济学家。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经常被称为自由主义。它的理论基础是个人自由、私人财产权、个人选择权、私人企业以及最低程度的政府干预。自由主义这一术语应该根据其所处的历史时期来理解:相对于封建主义和重商主义对职业选择、土地转让、贸易等的限制而言,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是比较自由的。但随着历史的变化,在今天我们却可能将一个提倡经济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称为“保守派”。
经济学里的“边际革命”(所谓“边际革命”指的是经济学分析方法彻底改变为数学中的导数方法,经济学里称为边际分析方法)导致了边际学派的诞生。边际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有着“边际三杰”之称的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他们几乎同时在1871年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关注边际、理性经济行为、以微观经济为重点、使用抽象和演绎的方法、对完全竞争的强调、需求导向的价格理论、对主观效用的强调、均衡的方法、最小政府干预等。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该学派成了新古典经济学或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一部分。边际学派一直延续到1925年。
以马歇尔“马大帅”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延续了边际学派的微观经济学思想,但其是一种新形式的古典主义。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首先是“边际主义者”,因为他们强调个人在做决策和确定价格时使用边际分析的方法。但新古典学派的思想和边际学派有明显的差异,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新古典学派在决定商品、劳务与资源的市场价格时,强调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的作用,而不只强调需求方面的作用。其次,新古典经济学家对于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最后,新古典经济学家将边际分析扩展到了除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以及双寡头垄断市场之外的其他市场结构。该学派在今天正统经济学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思想体系是最重要的经济思想流派之一,他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所谓经济学界“凯恩斯革命”的旗手。凯恩斯学派开始于1936年凯恩斯发表划时代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简称《通论》),并且在今天其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现在实行的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理论来源就是凯恩斯学派。凯恩斯是马歇尔的徒弟,他沿袭了马大帅的传统,因此凯恩斯学派发端于新古典学派。尽管徒弟凯恩斯革了师傅马歇尔经济理论的命,尖锐地批评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某些方面,但他仍然使用了许多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与方法。他的体系是建立在主观心理学方法之上的,并且充满了边际主义的概念,包括静态均衡经济学。凯恩斯学派的主要观点为:强调宏观经济、需求导向、经济中的不稳定性、工资和价格刚性、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
凯恩斯学派之后又产生了很多经济学流派,比如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以及后凯恩斯主义学派等,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萨缪尔森创立的新古典综合学派,该学派的特点是把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糅合在一起。
我们这里不厌其烦地把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传承罗列了一遍,有些读者看得云山雾罩的,可能有点不耐烦,其实我们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告诉大家经济学乃是西学,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洋为中用;第二是告诉大家西方经济学是历经无数人的不断思索和辛勤劳作的结晶,是人类知识宝库里的一颗明珠,因此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向上攀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