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敢于担当,履行职责是发自内心的感恩(2)

在领导巨海同仁的过程中,我发现企业的使命是我们每个人内心奋斗的源泉,我在想有没有触动灵魂的神圣使命?答案是肯定的,巨海人一直肩负着:

“帮助企业成长,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而努力奋斗”的崇高使命。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工作便是一种使命。在自然界,任何一个物种的生存都是建立在辛勤劳作的基础上的,人类也不例外。人类需要通过劳动来获得生存的物质保障。

美国最大的化妆品直销公司玫琳凯的创始人玫琳凯·艾施便是一位自始至终都以丰富女性生活为使命的人。也正是她的使命感让她成就了一份美丽而伟大的事业。《福布斯》杂志就曾将她与美国石油大亨摩根、汽车大王福特、软件大王比尔·盖茨相提并论,称他们是200年来最具传奇色彩并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她是其中惟一的女性。1999年,她又作为惟一的商界人士与科学家居里夫人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一同被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妇女。几十年来,玫琳凯已成为女性热情、优雅、美丽和成功的代名词。

玫琳凯的成功是与她内心深处那崇高的使命感分不开的。1918年5月12日,玫琳凯出生在得克萨斯州霍特韦尔斯一个贫困的家庭。不久,全家就搬到了休斯敦。从6岁起,玫琳凯就不得不一边与母亲在外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一边照顾她得了肺结核的父亲和自己的弟妹。所以,玫琳凯小小年纪就担起了家庭的重任,而这些苦难的经历也让她从小就坚强而自立,并且对家庭充满了使命感。

后来,玫琳凯在一家礼品公司一直干了30年,她在那里工作也一直非常努力,每件事都做得非常棒。但是在她42岁那年,她本该晋升为主管,却被一位男士捷足先登。她的老板给她的回答是:“玫琳凯,你是我们公司最优秀的员工,但是,你是一个女人!”老板的话深深地刺痛了玫琳凯,她为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不公平待遇而悲哀,然而,这样的遭遇又何止她一个人在遭受,还有成千上万的女性在遭受和她一样的悲惨命运。一种想要改变女性命运的强烈的使命感让玫琳凯拿出了她所有的积蓄35万美元开始了她的创业。在强烈的使命感的驱使下,她坚强地战胜了一切困难,她的事业蒸蒸日上,并且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也让无数女性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让无数女性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同时也改变了无数女性的命运,而玫琳凯也最终完成了她的使命。

在取得成功后,她仍旧每天坚持工作,并且是一如既往地努力着,用她自己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社会需要的是有使命感的人,社会最终也会回报那些有使命感的人。只有使命感才能让一个人伟大!”

玫琳凯自始至终都将工作本身看成是一种神圣的使命,并一直将其贯彻到公司的文化理念当中。正是这样一种使命感让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同时也造就了无数生命个体的人生辉煌。

引导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磁石,就是由使命感而迸发出的真实、乐观和炽热的热情。具备了这三种品质,我们也就得到了全力以赴完成工作的无限力量。

因此,今天不管你在什么领域、什么岗位工作,你都应该重视自己的工作并视为神圣的使命,如同有使命感的牧师将他的工作当成一种使命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完成自己的使命。工作是人的天职,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抱着神圣的使命感去工作,你必将走上成功之路。

感他人之恩,责自身之过

“感他人之恩,责自身之过”,是我们处理他人和自己过错的原则。

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强调弥补缺点,纠正不足,并以此来定义进步。而事实上,我们总是把别人的缺点放大,而把自己的缺点缩小甚至忽略。但是要做到感他人之恩,责自身之过,行动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有这么一则小故事,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

阿里一次与好友吉伯、马沙一起外出旅行。三个人经过一处陡峭的山路时,马沙突然失足滑倒,眼看就要摔下万丈山崖。就在这危急时刻,吉伯一下抓住马沙的衣襟,用力将马沙拉了上来。为了记住这一恩德,马沙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刻下了这样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三个人继续向前走。在海边,因为一件小事,吉伯和马沙吵了起来。吉伯一时冲动,打了马沙一记耳光。但是,马沙没有还手。他跑到沙滩上,在沙滩上写下了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个耳光。”

旅游结束后的一天,阿里问马沙:“你把吉伯救你的事刻在石头上,而把他打你的事写在沙滩上,这是为什么呢?”

马沙回答说:“我要永远感谢并永远记住吉伯的救命之恩。至于他打我的事,我想让它随着沙子的流动、海水的冲洗会逐渐忘得一干二净的。”

马沙是一个非常智慧的人,因为他能够正确对待恩惠和怨恨,所以他收获了快乐和尊重,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做法相反:有的人总是对别人给予的帮助缺乏感激之心,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可以铭记的;甚至,有的人得到别人的帮助不知道应该回报,或者只是一时感激,时过境迁便很快遗忘;有的人甚至不辨是非,恩将仇报。

民间有句俗语说得好:“你帮别人快忘记,别人帮你要牢记。”对于工作中的同事,更应该牢记这一点。因为记住同事对自己的好,以感恩的心态对待同事,以宽阔的胸襟回报社会,是一种利人利己、有益社会的行为。

经济学家孙冶方和舞蹈家资华筠都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他们常在一起开会。一天,孙冶方得知资华筠是着名学者陈翰笙的学生,就主动告诉她:“你的恩师也是我的引路人啊。我是在他的影响下,参加革命并且对经济问题产生兴趣的,所以我很感谢他。”

后来,资华筠把这件事告诉了陈翰笙,翰老却说不记得了。资华筠认为老人年事已高,记不清楚了,嗔怪着说:“人家大经济学家说您是引路人,您倒把人家忘记了!”

不料,翰老十分认真地说:“我只努力记住自己做过的错事。至于做对的事情,那是自然的、应该的,记不得那么多了。孙冶方选择的道路和成就,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我是没什么功劳的。”

一个铭记着自己的引路人,念念不忘别人对自己的恩典;一个却不记得自己做过的好事,而只努力记住自己做过的错事。陈翰笙先生把自己施人之恩视为自然的、应该的,淡而忘之、不求回报。这种真诚、宽厚的胸怀,是一种更高更深的境界。

随时不忘责己之过,而时时忘记施人之恩,是一种难得的美德。记住自己做过的错事,是吃一堑长一智,避免重蹈覆辙的前提。一个人想要少犯错误,不断取得进步,就必须做到这一点。

人生在世,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多反思自己的不足,多感激别人的恩惠,少谈论别人的缺点,对矛盾不要总是耿耿于怀。如果能做到这些,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就会减少许多,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生活也会更加温馨。

感恩让你主动承担更多责任

“感动会变成激励我们承担责任的勇气和动力”。

在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徐本禹放弃了自己读研究生的机会,在贵州农村支教的义举给我们以感动,让我们热泪盈眶。

当徐本禹走上银幕时,我们内心的善良被唤醒;当徐本禹走进我们的视线时,人性的那份感动又一次被燃烧起来,这个原本该走入研究生行列的大学生,却义无反顾地从繁华的城市走到大山深处。就是这样平凡的壮举,湿润了每一个人的双眼,也点燃了每一个人内心未熄的火种。然而,让他做出这一抉择的理由却很简单: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让自己去主动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因为别人帮了我,给我以感动,是感动让我懂得‘感恩’,所以我要怀着感恩的心去帮别人,帮助那些需要我帮助的人,担当起我应该担起的那份责任。”就这么简单,却足以感动中国;就这么简单,却拨动了我们的心弦。感恩与责任,徐本禹用如此简单的话语和如此不简单的行动教会了我们都应懂得的道理。“因为别人帮了我,我肯定要帮别人。”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帮助我们理解了感恩与责任的关系。感恩,作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已成为了徐本禹的精神动力。

在工作中,我们同样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因为老板信任并提供给我们一份薪水和一个工作平台,我们就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所有的工作职责。

一个不负责任的员工往往会找很多的借口为自己辩解,从借口上分析,很容易将没有责任心的员工分离出来。一个有责任感的员工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责任面前没有任何借口。

很多人在出现问题之后常用的一个借口就是:“我并不十分清楚我的责任,所以才没有把工作做好。”因为不清楚所以才没有做好,听起来顺理成章。可是在这个借口的背后却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责任感匮乏。一个人一旦缺乏责任意识,那么缺乏的东西还会更多,比如工作的热情,工作的态度,工作的效率,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度等。如果这样,给公司甚至给我们自己带来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作为一个员工,有必要清楚自己的责任。

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每一个职位所规定的工作内容就是一份责任,你做了这份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充满责任感。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上任后,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摆了个牌子,上面写着“Bucksstophere”,翻译成中文是:“问题到此为止。”意思就是说:“让自己负起责任来,不要把问题丢给别人。”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负责精神成就了美国前总统杜鲁门。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对那些容易解决的事情负责,而把那些有难度的事情推给别人,这种思维常常会让我们的工作面临失败的命运。

有一个着名的企业家说:“职员必须停止把问题推给别人,应该学会运用自己的意志力和责任感,着手行动,处理这些问题,让自己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

世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我们至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不对自己过错的行为负责,我们就不可能对自己的未来负责。面对自己曾做过的事,我们应该做的是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而不是寻找借口逃避责任。

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主动去担负起更多的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努力让未来之路充满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