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魏晋文学与陶渊明

魏晋文学

自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变革时期,剧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朝代更替使得两汉大一统的社会基本解体,经学统治衰落,文人思想得以解放,跳出儒家的经义和规范,注重学理思辨和生命感悟的玄学思维开始兴盛。

竹林七贤文人有感于社会的动乱、民生的凋敝、生命的短暂、兴衰荣辱的难以把握,不免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索,老庄思想由此抬头。其时,文人感慨良多,诗歌抒情言志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建安作家以三曹为核心,“七子”为羽翼,“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文心雕龙·时序》)。对建安文学的上述特征,后人称作“建安风力”或“汉魏风骨”。告别了建安时期非功利、主缘情、重个性、追求慷慨悲凉之美的文学之后,从西晋至东晋,土族贵族们在富贵安乐的生活中却又满怀忧患,时常被卷入政治漩涡,“常畏大罗网,忧祸一旦并”的终日惶惶,在他们的作品开始表现出顺应环境、保全性命的思想倾向,一些诗人寄情于山水,安息精神。在玄学盛行的当时,《老》、《庄》之学风靡一时,名士们无不以谈玄为时尚,在这种清谈玄理的风气影响下,“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文学盛行,文学作品中也充斥着“无为”、“无名”、“逍遥”、“齐物”等抽象概念,“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

部分士人则逐渐认清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远离险恶的政治,怀着愤懑的情绪隐居,作为对当时政权的无声抗议。这是魏晋名士的根本特点。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名士是“竹林七贤”。“七贤”指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其诗文也更多表现旷达的情怀和山水、隐居等内容。而承续阮籍、嵇康等人传统的陶渊明则将林泉之隐发展到了一个十分完备的阶段,开拓出山水田园诗的新境界,被推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晚年更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陶侃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出任过太守、县令一类官职,及至陶渊明,家境衰微。他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从小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陶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因此其个性、修养,多有外祖父遗风。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山海经》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具有“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不同的志趣。

少年时代的陶渊明,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壮志。但门阀贵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庶族寒门的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但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低级官职,不仅济世抱负无以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官场人物无聊周旋,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

同时,受外祖父及道家思想的影响,陶渊明早年就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所谓“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仕途不得志时,他就更怀恋这种生活,“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所以,在出仕的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无常。

至三十九岁,陶渊明认为,“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当理想之道在现实中不可实行时,他开始躬耕自给。在当时的文人看来,亲自耕种是可耻的。儒家思想鄙视劳动,魏晋南北朝时期,“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务”。此后,他又做过镇军、建威参军。最后任职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桃源仙境图:“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归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从此结束了仕途生活,归隐田园。

此后二十多年,是陶渊明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他的田园诗最为后世推崇,在宋代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美田园风光中,陶渊明避开了达官贵人的车马喧扰,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与恬静。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由于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陶渊明以其生命实践了隐居生活和诗歌创作的典型形态,正如鲁迅所说,陶渊明“乱”也见惯了,“篡”也看多了,便不再有更多的牢骚,诗也就变得平和。

在他的诗里,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都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表现出来,如“胸中自然流出”一样直率与自然,浑然天成,不见斧凿痕迹。《读山海经》第一首: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在他极普通的“田家语”中,含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如“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以及社会生活的形象记录:“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则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看似平淡无奇的诗句,其实饱含着一片生动的田园气息。洗净一切芜杂黏滞的成分,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呈现出明净的单纯。后世评价“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在陶渊明留存下来的散文、辞赋中,以《桃花源记》和《归去来辞》最为著名。《桃花源记》实近小说,文中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既有儒家幻想中上古之世的淳朴,也有老子宣扬的“小国寡民”社会模式的影子。其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乡村景象描绘,同作者的田园诗意境相似。《归去来辞》作于陶渊明决心辞官归隐之际。在中国古代各种文体中,辞赋的基本特点是华美,陶渊明这篇赋却写得朴素清新。“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是想象归途中的自由无羁、轻松愉悦;“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等写景之笔,则生动刻画了自然界自生白化、充足自由的灵韵。

躬耕垄亩,吟咏田园,陶渊明在他的柴桑故里诗酒人生,即使在“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的窘境中,他仍然固穷守节,拒绝入仕,带着他问心无愧的高傲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