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让孩子掌握思维规律

我们可以努力帮助孩子谋求心理上的稳定,应当让他们及早知道一些支配他们的大脑的一些思维规律。最好让他们感觉到这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让他们知道一旦有了某个思想,它就会沿着自己的路线发展,就会在大脑的物质形式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就会从此产生一系列与己相关的思想。

——夏洛特.梅森

父母是孩子的布道者

作为一个群体,父母们可能从未像现在这样深刻地感受到他们在培养孩子精神生活方面的神圣职责。只有成为孩子的开启者,父母们才算实现了他们的最高权利;只有完成了传输神圣精神的责任,父母们才算达到了养儿育女的神圣目的。

如何增强孩子们坚定不移的信心

世界充满了困惑疑虑,因此如何增强孩子们的信心,使之坚定不移就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下面是三种现成的途径:一是用我们的思想教育他们,让他们等待时机;二是尽力解决已经出现或有可能出现的疑虑和困难;三是让孩子抓住事物的本质。与此同时,形成关于当代思潮的认识,使他们在时代的冲突中安全着陆,不管受到怎样新知识的影响,都能坦然地接受事实,并能保护自己不受致命错误的危害。

对三种方法的评价:第一种方法不公平 第一种方法对年轻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当困难来临,他们发现自己极为不利,无法应付;他们的骄傲是有妈妈的保护;他们匆忙得出的结论是不可能有抵御的办法,这是他们早就信以为真的,因为如果有抵御困难的办法,不早就有人教给他们了吗?他们为自己被培养成废物而气愤,为自己被培养成懦夫而气愤。在他们看来自己是懦夫,为自己被抛在时代的后面而气愤,于是他们轻而易举转变了立场,成为他们那个时代最好斗、爱挑衅的人。

对当代思潮的认识

我们再看一下第三种方法,首先是关于对当代思潮的认识。当代的舆论为年轻人所盲目崇拜。年轻人急于知道怎样看待有关宗教和生活的一切重要问题。他们想知道当代某某著名思想家的观点,他们决不会让自己只局限于他们的父母所认定的思想领袖,相反,每个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正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他们也不会甘愿落后于新潮思想。

思想中的“自由意志”

现在,看到孩子就这样匆忙放弃自己的追求,父母们不应当感到吃惊。从婴儿时期开始的全部培养过程都会面临这样的变故。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谁都无计可施,孩子追随自己选择的领袖,他们的想法是公开的,如果家教太严的话,也可能是隐秘的;从内心里讲,孩子们的确是虚心、谦恭的,他们还不敢有自己的思想;他们只是改变了对父母的忠诚。父母不应对孩子的这种叛逆感到生气,当我们的兴趣超出了家庭的范围,我们都有权利做出这样的选择。

准备工作

尽管这个时刻到来时我们无计可施,但是我们可以提前做许多准备工作。我们可以从婴儿时期开始,逐渐淡化“所有权威都正确无误”这一概念,尽管这种做法会让父母难为情,丢面子。一定要用“我不知道”这样的回答去代替听上去聪明、实际很模糊的答案,因为孩子的追问常常引起父母的胡乱解释。更重要的是,“我不知道”的回答应当带来求知的努力和为寻找答案所做的必要研究。即使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偶尔也还会碰到书上可能有的错误。这种教育的结果对于实现心理的平衡和稳定是非常宝贵的。

对于科学的保守态度

另一个保护措施就是对科学采取保守的态度。的确,孩子的热情应当受到保护,应当让他们明白一生潜心研究是非常光荣的事情。发现大自然的一个奥秘、找到一把解开许多自然之谜的钥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科学领域的精英应当成为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伟人的名字,尤其是我们身边的伟人的名字应当家喻户晓。但是,我们同样要有一分为二的态度,这里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对关于生命和起源的一切根本问题的至理名言保持绝对沉默;二是对科学真理迅猛发展的趋势下又存在着曲折起伏的事实绝口不提;因为这些曲折、倒退已经造成目前人们对近二十年来在至少十几门学科的教育持怀疑态度。的确,半个世纪以后再把今天的发现运用到教育事业的总体规划当中,似乎比较明智。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今天的发现不是绝对正确的,而是因为我们还不大能够按照“比率学”去校准它,因此它是相对正确的。

知识是循序渐进的

那么是所有这些超出了孩子的智力范围吗?绝对不是。每一步努力都应当鼓舞他们对大自然的激情,增加他们对科学真理的崇敬。但是应当安排机会向孩子表明科学知识的循序渐进,还要让孩子明白这样的事实:今天教的内容到明天可能就是错误的,因为新的知识可以引出新的结论,甚至从已知的事实也可以得出新的结论。“直到最近地质学家才认为……现在他们认为……但是他们在将来会有理由不这样认为。”要理解知识是循序渐进的,下一个发现可能总是要改变我们以往的看法;我们在等待,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等待最后的定论;尽管我们还不能解释清楚我们已知的事情,科学仍是在向我们“揭示”知识;科学自身包含着对精神生活的巨大推动力——明白这些事情就是做到了拥护一切真理,就是为必然结论做好了准备。

孩子应当掌握一些思维规律

从另一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努力帮助孩子谋求心理上的稳定,这来源于自我认识。应当让他们及早知道一些支配他们的大脑的一些思维规律。最好让他们感觉到这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让他们知道一旦有了某个思想,它就会沿着自己的路线发展,就会在大脑的物质形式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就会从此产生一系列与己相关的思想。造成年轻人怀疑心理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这样的事实:当有头脑的少男少女终于认识到自己的思想过程,他们非常吃惊。他们带着自认为是“自由思维”的倾向去读书,听报告。然后他们惊喜地发现随着他们听到的见解,他们的思想会沿着相同的路线思考下去,一直到得出新奇的结论!所有这样的心理激动给他们带来快乐的力量之感,还有一种必然和确定的感觉,因为他们并没有试图去琢磨这事或那事。它完全是自生的,他们相信他们的理性是不受其控制的。因此他们怎么能够不去推想这些仿佛是绝对要自生的东西必然都是正确的呢?“管住你的思想,其认识思想产生的过程如果从孩子小时候就提醒他们:他的事情就会迎刃而解;让一个思想在你的大脑中产生,它就会留在那里,就会日复一日的重现,就会在你的脑子里确定自己的位置,就会产生许多类似的思想;你的任务就是当思想产生的时候,留意它们,挡住错误的思想,放入正确的思想,确保你自己不要陷入诱惑的圈套。”结果是怎样的呢?这样的教育不像英语的主格规则那么难理解,而且让人一生受益匪浅。让孩子了解“理性”能够证明他所乐意接受的任何理论,便是一项万全的保护措施。

孩子们的要求

我们在此仅仅提到了父母们作为布道者、先知者、激励者的消极影响。大概没有哪些父母不被怀抱中天真的婴儿所深深地打动。“给我们打开正义的大门,让我们进去!”这是天真无邪的孩子的呼唤,而且不管怎样,妈妈的亲吻和爸爸的注视都流露出一种愿望,就是让孩子尽可能不受世俗的污染。然而,我们常常轻率地认为,孩子们不可能理解精神方面的事情。我们自己对这些事情的理解都太马虎、太不缜密,又怎能希望孩子稚嫩的心灵去理解我们人类的高级秘密呢?但是我们完全错了。是时间的沧桑让我们形成了实利主义的性情,而孩子们生活在清新的晨曦中。精神世界对他们来说没有神秘感,童话故事对精神世界所做的比喻和歪曲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话世界,这正是孩子们向往的地方。神话故事受到孩子们的如此喜爱,因为他们的心灵受不了残酷狭隘的现实世界的磨难,在物质的世界中他们的精神无法自由的呼吸。想象一下在囚室一样的房子里,小孩子隔窗向外张望,他心目中的造物主是怎样的呢?这个造物主并不遥远,也不抽象,而是一个停留在他的脚下、床头、温暖而有气息的精灵——一个在黑暗里、危险时可以寻求保护和关爱的精灵,一个像胆怯的孩子把脸藏进妈妈的怀抱那样可以寻求安慰的所在。

“我的藏身之地”

一个朋友给我讲了她童年的一个故事。有一年冬天,她天天都要在学校补课到天黑。她非常胆小,但是由于潜意识中青少年的含蓄,她从未想过要向别人提起她的莫名的恐惧。她回家要经过一条靠河边的土路,路两旁长着大树,黑色的树影里可能藏匿着什么东西;还有潺潺流动的河水就像窃窃私语或衣服的摩擦声——这些成了她心中挥之不去的恐惧,天天晚上伴随着她。她沿着河边一路小跑,心中砰砰跳个不停;但是随着她飞快的脚步和狂跳的心脏,一路上她的脑子里反反复复响着这样的声音,一夜又一夜,一冬又一冬:“你是我的藏身之地,你会保护我不出麻烦,你会唱着救世的歌曲包围在我的身边。”几年以后,这个朋友长大了,本不该再有小女孩的恐惧了。可是有一年冬天的傍晚,她独自一个人走在另一条河边的路上,路边长着大树,河里也是潺潺的水声。过去的恐惧又回来了,伴着这种恐惧那些声音又在她的脑子里响起,同样是随着她急匆匆的步伐,这些话重复了一路。如此一个藏身之地应该是每个小孩心中的造物主。

孩子的心灵是“肥沃的土地”

对精神影响的敏感并不是因为孩子们的无知。毛病出在我们身上,而不是孩子的身上。现代生物学思想的整体趋势是要加强精神教育:活跃的思想来自哪里;小孩子的心灵是一片开放的土地,肯定是肥沃的土地,在这里播种人每日清晨来播种,但是种子就是至上的精神。我们对孩子的一切教导都应当带着敬畏的心情,谦虚的态度,把自己当成是配合造物主来进行这项工作,但是工作仍要做得尽职尽责,刻苦勤奋,要有庄严的意识,把我们的合作看成是为孩子高尚的行为创造条件。救世主在恳请我们“把孩子们交给我来培养”吧,就好像我们有力量阻拦似的,事实证明我们也的确有这样的力量。

孩子有根深蒂固的不满情绪

这个思想暗示我们在和孩子交往中经常忽视的另一个观念。孩子们的脸并不总是阳光灿烂,楚楚动人;即使是生活在最幸福的环境中,最快活的孩子也会有不高兴的时候。我们把这种愁绪直接归因于身体不舒服或者外部环境有变化,但是这些因素都是说明孩子根深蒂固的不满情绪的次要原因。孩子们有罪恶感,这和他们的敏感一样强烈。我们的危险在于太信任玫瑰香水般温和的教育方法;我们对待孩子不够严肃认真;和孩子面面相对时,我们发现他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但是在教育理论中我们却把他看成介于“蜡人和天使之间的东西”;他犯过错,他贪婪、虚伪、恶毒、残酷,他有许多放在成年人身上实属可憎的罪过,可是我们却说他会越来越懂事;他永远都不会越来越好,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罪恶可憎。如果要我们对童年的事说真话,我们有多少人该说“唉,我那时是个可恨的孩子”!这不是因为我们想起了过去的错误,而是因为我们记起了儿时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许多活泼快乐的孩子认为自己是丑恶的;对于多情的父母和朋友们,“淘气的孩子安静下来”不该成为你们的安慰。我们最好采用传统有益的教育方法,而不应当借故守传统却把孩子领进死胡同,也不该冒险采用新办法让孩子走进困惑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