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及分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一、海原概况
海原县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为中卫市所辖。地理位置为北纬36°06′40″~37°04′32″,东经105°09′45″~106°10′10″之间。全县总面积4989平方千米,折合748.42万亩,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大县。属陇东黄土高原丘陵区,境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山势错落,地形支离破碎,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现辖5个镇,12个乡,3个管委会,1个涵养林管理处。有8个居委会,166个行政村,1151个自然村。2008年年底人口43.76万人,总户数11.32万户,其中乡村人口35.35万人,乡村户数7.32万户。有回、汉、东乡、满等14个民族,以回族为多,有22.6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1.7%,其他少数民族1000多人。全县共有城乡从业人员20.4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8.33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9.14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01万人。
海原属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光能丰富,干旱少雨,风多沙大,无霜期短,有“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的特点。受地形影响,雨季集中,南北干湿不均。干旱、风沙、冰雹、霜冻、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以干旱最为严重。年降水量平均值为389.0毫米,且较集中在9月份,约占总降水量的60%。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最多年份为706.6毫米,最少年份仅为194.5毫米。蒸发量多年平均值为2142.8毫米,一年中各月以6月蒸发量最大,以1月和12月为最小。
海原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地形复杂,土地类型繁多,土层深厚,但土壤肥力差,侵蚀严重。海原人均占有水量329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量的1/6,海原一半以上的水矿化度在2.5克/升,不能用来灌溉。
海原栽培作物有四大类。一是禾谷类作物,主要有小麦、莜麦、玉米、大麦、燕麦、糜子、谷子、荞麦;二是豆类作物,主要有豌豆、扁豆等;三是薯类作物,主要是马铃薯;四是经济类作物,主要有胡麻、油葵、红葱、大蒜、韭菜、小茴香、西瓜、甜瓜、果菜、叶菜等。海原养殖的家畜主要是羊、牛、驴、骡、马、猪等。
海原是矿产资源极为贫乏的地区之一,矿产资源种类虽多,但储量小,品位低,基本都无开采价值。金属类矿产有铜矿、金矿、镁矿等。非金属矿产有石膏、砖用黏土、芒硝等。
2008年行政区划后,海原县境内交通状况得到很大改观。中宝铁路、福银高速公路、银平公路、中静公路等穿纵过境;潘西路、海黑路、海靖路、海同路、海李路等县道成网络分布;兴高路、郑九路、小红路、树关路、徐黄路、陈马路、徐白路等乡道四通八达。全县境内总里程1811.5千米,其中国道73.8千米,省道329.2千米,县道160.1千米,乡道644.0千米,村道604.4千米。三河镇为县内交通枢纽,便捷的铁路、高速公路、省道是南拓北展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
海原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经过多年的探索,现形成了马铃薯、小茴香、硒砂瓜、葱韭蒜、葵花、优质牧草、设施蔬菜等优势特色作物。养殖业以牛羊为大宗,牛羊肉区内外名气较大,特别是羊羔肉、二毛皮享誉全区乃至全国。石膏和镁矿为海原的优势矿产,相对规模大,含量丰富,质地优良。凭借资源优势已成功招商淀粉生产、硅镁合金、金海石膏等企业落户海原。交通运输是海原最大的外向型经济优势,经多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占县域经济15%以上的支柱产业,2800户长途运输户已遍布全国大江南北。
海原县是一个经济落后大县,为国家级贫困县。人口众多、贫困落后,经济发展乏力,靠国家财政补贴维持社会事业运转是海原真实现状。到2008年,全县各项社会指标全区排名为:总人口第4位;地区生产总值第18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22位;地方财政收入第19位;人均可支配收入第19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第21位;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22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第22位。从1949年到2009年,海原县累计地方财政收入仅为3亿元,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支出累计却达58.5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仅为财政总支出的5.1%。60年来,海原享受中央及自治区的财政补贴55.54亿元。
海原县是一个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大县。经济总量迅速扩张,2009年完成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7亿元,可比价同步增长17.6%,与2006年相比,经济总量增加7.4亿元,增长77.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4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完成3.3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完成7.6亿元,增长4.0%。人均GDP达到4250元,比上年增加393元,同比增长10.2%,与2006年相比,增长75.3%。全县产业结构有所优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由2008年的38.1∶12.8∶49.1调整为2009年的35.9∶19.4∶44.7。2009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同比增长55.6%,增幅居南部八县之首,位居全区前列。投资对全县整体经济的直接贡献率为75%,拉动整体经济增长13.2个百分点。2008年以来,全县财政相继突破3000万元、4000万元和5000万元大关,同比增长82%,财政实现超收2200万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6年的1584元增加到2009年的2700元,年均增长19.3%。
二、气候资源概况
海原县深居祖国内陆,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无霜期短,干旱少雨,蒸发强,风大沙多。干旱、霜冻、冰雹、洪水、风沙、热干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全县农业气候要素的主要指标是:年太阳总辐射566.14千焦/平方厘米;日照时数为270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1%,平均气温日较差13.3℃,无霜期146天,≥0℃的积温2381.4℃。1985年前多年年平均降水量404.6毫米,年蒸发量为2142.8毫米,干燥度为2.17。
(一)光能资源
太阳辐射是生命活动的唯一能量来源。作物产量即干物质的积累,90%以上是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形成的。海原县光能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年辐射总量中,以6月份最高,达到63.30千焦/平方厘米,7、8月份较高且稳定,入秋以后急剧减少,到12月份,为30.51千焦/平方厘米。春夏两季占全年辐射总量的64.4%。在作物生长季节,月平均温度通过0℃期间的多年平均天数为234天,总辐射量为407.51千焦/平方厘米,占辐射总量的72%。通过5℃的平均天数为190天,总辐射量为362.11千焦/平方厘米,占全年的64%。稳定通过10℃期间的平均天数为135天,总辐射量为280.44千焦/平方厘米,占全年总辐射的49.5%。
海原县受极地气团控制时间长,故大多数是晴朗干燥天气,日照充足,年际间变化较小,月日照时数最多为6月份,其次是5月和7月份,最小值在9月份。
(二)热量资源
热量条件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自然环境因素之一。海原县年平均气温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县内温度受地形影响很大,随地形起伏,山脉走向高低,基本呈东北暖、西南凉的态势。以关庄乡为最低,年平均气温只有3.6℃;以高崖乡、李旺乡为最高,年平均气温分别为8.6℃、8.2℃。在一年当中,以1月和12月温度为最低,平均为-6.9℃和-5.1℃。以6、7、8三个月为最高,分别为18.0℃、19.8℃和8.1℃。
(三)降水资源
海原县降水的基本特点是雨量稀少,由南向北递减,南北差距很大;降水的多少常与地形高低成正相关,地形越高降水越多;降水月、季分配不均,且多以暴雨降落,年变率大。县内年平均降水量在270~450毫米之间,以南华山周围最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600毫米,由于山脉的屏障作用,往往迎风坡的降水大于背风坡。境内降水以7、8、9月份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夏季降水中,有效降水日数少,暴雨强度大,常造成灾害。
三、土地资源概况
(一)土地类型
海原县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复杂,土地类型繁多,有利于区域特色优势作物、优质牧草与基本农作物分区安排,协调发展,同时有利于农、林、牧有机结合,整体推进。
海原县土地类型分为川地、坝地、河滩地、沟台地、残塬、丘陵坡地、近山丘陵坡地、山坡地、山麓洪积扇、冲积沟等十个类型。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10.12%、1.04%、0.53%、4.2%、5.44%、65.96%、1.60%、7.13%、0.16%、2.42%,村镇、道路、水面等占1.40%。
川地:川地是海原县小麦、玉米、马铃薯、油料、小茴香、设施蔬菜、硒砂瓜的主产区,有扬黄灌区、库井灌区等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生产区域。
坝地:为海原县旱作农业的重要生产地区,一般来说坝地土层深厚,肥力较高,产量相对稳定。
残塬:为海原县旱用农业的主要生产地区,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土地类型。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少。受海拔、地形、降水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种植作物不尽相同。
山坡地:坡度多在20度以上,主要分布在南华山、月亮山脉,海拔高,土质肥,温度低,以种植马铃薯和林、牧业为主。
近山丘陵坡地:为主要发展牧业的地区。
山麓洪积扇:部分地区为旱作农业区,生产水平较低。
沟台地:部分地区为海原县区域优势特色作物西甜瓜的主要种植区域。
(二)土壤类型
海原县土壤受地形、生物、气候等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全县共有九个土壤类型,占总土地面积的96.12%。
地带性土壤由南向北依次分布有山地灰褐土、黑垆土、山地灰钙土、灰钙土、粗骨土等。几种主要土壤类型的特性如下。
黑垆土:为海原县主要地带性土壤,面积最大,为450余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56.72%。具有深厚的灰色或暗灰色有机质,土质以中壤为主,土壤肥沃,为主要农业土壤。主要亚类有普通黑垆土、黑垆土、侵蚀黑垆土和黑垆土性土。
灰钙土:为海原县的第二大土壤类型。总面积近270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33.41%。地面植被少,地下水位深。也为主要农业土壤。主要亚类有普通灰钙土、侵蚀灰钙土、灰钙土性土。
四、水利资源概况
据1983年海原县土壤普查报告,海原县共有水资源1.22亿立方米,随着近年大量开采地下水,目前水资源动储量已大幅减少。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0.8396亿立方米。水资源很少,地区分布不平衡。大部分分布在中南部,水质相对较好,可用于农田灌溉,近年地下水位明显变深。北部地下水很少,地下水位深,矿化度高,基本不能用于农田灌溉。
(一)地表水
海原县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因受地形和降水量影响,由南向北逐渐减少,变化幅度大,且年际间变化幅度大。年径流量的深度由地势、雨量、植被等因素决定。一般情况,地表植被好的地区,年地表径流深度3毫米左右,植被差的地区为7毫米左右。年平均径流量深度为14.2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829万立方米,多的平均径流量系数为3.9%,加上县境外流入量567万立方米,则全年平均径流量为8396万立方米。
地表水质地区间差异很大,各河流也不相同。以中南部马营河、杨明河、贺堡河、杨坊河水质最好,矿化度平均在0.5克/升~2.3克/升。北部麻春河、苋麻河差,矿化度在1.7克/升~4.6克/升。以石峡口水质最差,矿化度达到3克/升以上。
(二)地下水资源
据1983年估算,全县地下水资源动储量为3807万立方米,现因过量开采和地下水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动储量明显下降。总体来讲,本县地下水量少质差,化学成分复杂。以中部地区如西安盆地、杨坊河流域、南华山冲积扇水质较好,但水位较深,适宜深井采用,可用于灌溉。部分河谷川沟如高崖河台地地下水位深且矿化度过高无开采价值。部分地区地下水可用于适量补灌或掺灌。
五、其他资源概况
(一)植物资源
海原县山地类型多,草原面积大,野生植物资源比较多,其分布特点因气候、地形、土壤类型不同而有差异。由北向南大致可分为荒漠草原、干草原和草甸草原三种类型。以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本县野生植物共有99个科415个属8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有370余种,有销往国外的蕨菜和发菜,还有蜜源植物10种。植物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由北向南种类增多,植物量增大,特别是月亮山北和南华山周围植物最为繁密,气候宜人。
(二)动物资源
因本县植被稀少,森林稀疏,水源枯乏,故而动物种类很少,主要有野兔、猫头鹰、蛇、呱拉鸡等。近年,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有力推进,其生态效益日渐显现,山鸡、野鸡等本县过去没有的动物出现在海原林间、草原。
(三)劳动力资源
海原县农业人口中共有劳动力8万余人,占总人口的32.5%。与过去相比,缘于海原县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劳动力知识结构已有了质的提高。劳动力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学历占37.64%,文盲劳动力低于5%。
(四)畜力资源
到2009年年底,海原县大家畜存栏量达58375头,其中牛37415头,驴骡马20960头;出栏27660头,其中牛25675头,驴骡马1985头;羊存栏量487170只,出栏量290861只;猪存栏量21302头,出栏量21276只。
(五)机械
到2009年,海原县机械动装配动力384698千瓦,除原有的三轮车、手扶拖拉机等老式机械外,新型农业机械已全方位进入农业生产领域,种类有大型拖拉机、犁耕机、旋耕机、马铃薯播种机、马铃薯收获机、机动式喷雾机、起垄机、联合收割机等。
六、自然灾害
(一)干旱
干旱是海原县农业生产所要承受的第一大灾害。据资料统计,从1949年到1981年,海原平均每年受旱面积在70万亩,1973年受旱面积达108.1万亩,成灾面积占当年总播种面积的91%,粮食平均亩产8千克。近10年,海原农业生产连年受旱,每年受旱面积都在80万亩以上。干旱年份中,常有春夏连旱的特点。资料显示,1981年以前海原有旱情的23年中,有10年是春夏连旱。近年海原旱情年份增多,2006年出现了四季连旱的特大旱灾,为几十年所不遇。
(二)冰雹
冰雹是海原农业生产的又一大自然灾害。每年降雹2次以上,雹灾地区,轻者减产,重者绝产。以1968年、1973年和1974年较重,各降雹5次。2010年9月3日降雹,从树台、关庄乡到九彩乡,降雹纵深100多公里,宽度近30公里,重灾区九彩乡黑林行政村秋粮除马铃薯外全部绝产,成灾面积之大为海原降雹历史所罕见。
(三)霜冻
海原每年都有霜冻发生,受害程度年间差异较大。早霜冻大多数年份出现在9月底,晚霜冻出现在4月26日。
(四)风灾
主要指风速大于17.0米/秒的大风,相当于8级风。海原常受西北高原冷高压气团所控制,由于冷空气入侵而形成大风。大多以西北风为多见。其危害性是多方面的,有土壤风蚀、墒情锐减、播种困难、吹死禾苗、风沙阻路等。
(五)干热风
指风速低于3.0米/秒、温度超过30.0℃、湿度低于30%的气象状况。海原县每年在6、7月都会出现干热风危害,常常会造成多种作物不能正常授粉、灌浆,导致作物减产。
(六)暴雨
指24小时降水量超过50.0毫米的降水。资料显示,海原县暴雨一般出现在7、8月份,常会给局部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