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生态资源

壮族聚居的地区,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气候炎热,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其地域属于云贵高原尾部到东南沿海丘陵的过渡地带,溶岩广布,石山丛立,山岭连绵,平原狭小,是世界上范围最广的岩溶地貌分布区。由于裸露的溶岩发育到中后期,形成千姿百态的山峦和岩洞,山涧清流见底,终年树木葱茏,繁花似锦,百果飘香,百鸟争鸣,风景如画。年均气温20℃左右,降雨量2000多毫米。从历史上看,壮族的分布变化较大,战国时代北到湘南,西到昆明的滇池,东至广州之西,由于民族的融合,现在主要分布在东经99°57′~112°04′、北纬21°31′~26°45′。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湘桂铁路以西到云南省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居住连片。其地理位置位于祖国南疆,东接广东,东南临北部湾,与海南相望,西连云南、贵州,西南与越南为邻,北通湖南。地处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交汇点,背靠大西南,与中国腹地相连,面向太平洋与东南亚相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壮族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必将成为西南和华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成为中国大西南物资进出口的重要通道。

壮族是沿边居住的跨境民族,其居住地区与越南接壤。其中广西的防城港、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云南的富宁、麻栗坡、马关等市县与越南交界,边境线总长1000多公里。有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直通越南,或经越南再中转东南亚各国。边境壮族与越南的侬族、岱族、偏族等村寨相望,田地相接。他们在族源、语言、生产、生活、风俗、宗教等方面相同或相近,长期以来关系密切。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沿边壮族各市县已经成为中国与越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壮族又是一个沿海居住的民族,广西南部濒临北部湾,是中国唯一沿海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海岸西起中越边境的防城港东兴镇的北仑河口,经防城港市、钦州市、合浦县、北海市,东止于与广东接壤的英罗港,全长1595公里,有涠洲岛等431个岛屿。广西沿海海岸曲折,港湾水道众多,水深避风,是中国港口资源最丰富的海岸地段之一。可供开发的大、中、小型港口数十个,其中不少可建5万~10万吨级以上的泊位,年吞吐能力可达2亿吨以上。自1973年以来,防城港和北海港已先后建成9个万吨级泊位,钦州港正在加紧建设当中。广西沿海是中国大陆距东南亚、南亚各国最便捷的海上通道。

壮族分布地区的地形,从总体上看,地面从西北向东南倾斜,从云南文山到广西百色,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落差。从广东西北经桂北到黔东南,再经桂西、文山绕到桂南,地面高出桂江、浔江、郁江、南流江一带,形成四周高而中间低的地势。平原少而小,只在龙江河谷、左右江交汇地带有冲积平原。桂西到文山山岭绵亘,以广西而言,中山、低山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4.8%,台地仅占8%,平地只占14.4%,河流、水库占2.8%。而山地主要分布在桂西至文山壮族地区。这些地区的山峦呈弧形,一弧接一弧从北而南伸展,在山间形成峒和。海拔较低的地方,在弧形山包围之中,有一块较宽阔的平地,即几平方公里到十几平方公里的小盆地,河流穿行其间,形成一小水域,壮族称之为“峒”,壮语doengh的译音。高寒山区,在山峦间小块平地,地势较高,平地狭小,多伏流、消水洞,壮人称之为“”,壮语rungh的译音。总的来说,山地多于平地,壮族分布地区多为石山,丘陵较少。由于是岩溶地带,裸露溶岩广为分布,发育到中后期,形成独秀峰、洞穿峰等千姿百态的山峰。环绕其间的小河多清澈见底,碧如蓝天,故而形成了奇山秀水,这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由来。在壮族地区,几乎到处都可以找到类似桂林那样的山峰。壮族地区的河流属珠江支流西江流域上源,西江实为珠江的主干,上源发源于云南东部,南盘江、北盘江在广西汇成红水河。中部有柳江,其上游为融江和龙江。左、右江汇合于邕宁,形成邕江、郁江,郁江、红水河、柳江汇合为浔江,加上桂江、北流江汇合为西江,到广东三水与北江会合,西江、北江皆为壮族祖先聚族之地。这些河流深入地下,有的地方河岸高达30米。水量丰富,红水河基本无枯水期,常年水量为黄河的3倍,落差较大,国家在其沿岸修建系列梯级电站。壮族分布地区多伏流,岩溶地貌形成的地下河在峒和石山的地表下穿行,时而冒出地面,时而隐入地下,神秘莫测。在峒的平地上,常有消水洞,将地面积水导入地下河,形成地表缺水的局面。有时远处暴雨,未下雨的峒会突然冒出水来,甚至形成十天半月的临时湖泊。有的峒石灰岩溶解过多,岩层支撑不住而下陷,堵住河道,形成小湖泊。枯水时,可从消水洞下到地下河,沿河道形成的通道穿行,从另一消水洞返回地面。这种地貌使壮族地区山多田少,平地为田,山麓山腰为地,山腰以上为山林或石山灌木林,形成一种自然状态的立体农林业生态。壮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就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和民族风情。往南为南海海岸,面临北部湾,有三角洲型海岸、溺谷海岸、山地型海岸、台地型海岸等,排列着防城、北海、钦州、企沙、珍珠等众多良港。这里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渔民施展捕鱼技术的水面。石山、丘陵、河谷、海岸、峒,构成了壮人生存的地形地貌。

在壮族的地名中,最广泛的是那(naz),这是壮语对水田的称谓。古壮字作“那田”,上部“那”表音,下部“田”表意。有时“那田”或写作“纳”,同音异写,其意相同。壮族是中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反映稻作文化内涵的“那田”字今多简化为“那”,以“那”为地名的遍布壮族地区,如那州(nazcouh,田州)、那坡(nazbo,坡田)、那蓬(nazboengz,烂泥田)、那烈(nazreq,沙田)、那桑(nazsang,高处田)、那毕(nazbiz,肥土壤田)等。据不完全统计,广西“那”字地名有1200多个,云南文山州有500多个,广东和贵州也有分布。此外,东南亚的泰国、老挝、越南北部、缅甸掸邦等地的“那”字地名亦多不胜计。反映了壮族与国外相关的壮侗语族各民族之间密切的历史文化渊源。

壮族居住区多巴(bya),壮语意为“石山”。壮族古壮字作“岜”,今多简化为“巴”。壮族地区多岩溶地貌,石山奇秀,故多“巴”字地名。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壮族地区以“巴”为首字的地名者有350多个,如巴来(Byaraiz,花山)、巴法卡(Byafaxgaj,法卡山,壮语意为天杀山)、巴马(Byamax,马形山)、巴谋(Byamou,猪山,因多野猪出没而得名),巴穷(Byagyong,鼓山,因出土铜鼓而得名)等。在山之间,多有小块平地弄(Rungh),壮语意为“石山间平地”,汉语译为“弄场”。壮族古壮字做“”,今多简化为“弄”。“”或写作“陇”,同音异写。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弄(陇)字大的地名达360多个,多集中于山区半山区。如弄埋(Rungh maiz,楠竹弄场)、弄力(Runghraez,长形弄场)、弄念(Runghraemx,泉水弄场)、弄那(Runghnaz,水田弄场)、弄计(Runghgaeg,鸡弄场)等。

里的村庄叫“板(mbanj)”,壮语村庄的称谓。“板”亦写作“万”“曼”“晚”,同音异写。广西的“板”字地名很多,大的有400多个。如板韦(Mbanjveiz,韦村)、板勾(Mbanjgaeuq,旧村)、板布(Mbanjmboq,泉水村)、板劳(Mbanjlaux,大村)、板贡(Mbanjgungq,大虾村)、板烈(Mbanjreq,沙石村)等。

壮族地区林木容易生长,生长密林的地方叫“东(ndoeng)”,是壮语“密林之处”的意思。古壮字作“岽”,今多简化为“东”。后多演化为地名,如东罗(Ndoenglaz,形似铜锣的密林村)、东岸(Ndoengnganx,龙眼果林村)、东竹(Ndoengcuk,竹林村)、东怀(Ndoengvaiz,放水牛密林村)、东哈(Ndoenghaz,茅草丛生的村子)等等。

峒场往往有布(mboq),壮语意为“泉水”。也多用于地名。如布兰(Mboqranz,干栏旁泉水)、布兵(Mboqbing,蚂蟥泉)、布洪(Mboqhung,大泉)、布丁(Mboqnding,红水泉)。秦汉时建立的布山县(今贵港市贵城镇)也因泉水而得名。布为泉的音译,山为巴的意译,故“布山”意为“山泉之意”。

壮乡雨量丰沛,多驮(dah),壮语意为“江河”。多用作地名。或写作“达”。如驮劳(dahlaux,大河)、驮思(dahsaw,清水河)、驮怀(dahvaiz,水牛河)、八驮(bakdah,河口)等。

壮族地区石山和丘陵之间多六(lueg),壮语意为“山谷”“山冲”。或写作“路”“洛”“禄”“渌”“陆”,均为同音异写。凡山梁高低起伏,间有大小谷地的地貌谓之六。如六谷(Luegguk,老虎山谷)、六哈(Lueghaz,茅草山谷)、六布(Luegmboq,泉水山谷)等。山区半山区壮族地区以六为地名者随处可见。

壮族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首先是水稻生产,2万年前发明水稻人工移栽法以后,经过长期的实践,水稻逐渐取代了采集渔猎,商周时代已成为壮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汉、魏、唐、宋、元、明、清时期,虽先后有麦类、玉米、番薯类等新的粮食种类的传入引种,但水稻的主粮地位始终不变。水稻品种繁多。据明清时期文献记载,壮族地区水稻分籼稻、黏稻、粳稻、糯稻4个类型,共250多种。其中以香糯的品质最为优良。其米粒雪白油润,气味清香。即使在禾苗扬花之时,也散发出醉人的幽香。靖西、德保、来宾、扶绥、隆安、环江等县地所产香糯最为出名。当今壮族地区水稻种植仍列粮食作物之首。20世纪70年代以来,杂交水稻已在壮区大面积推广,产量大幅度提高,不少地方出现万亩以上“吨粮田”基地。

历史上壮族地区水稻耕作和旱稻耕作曾长期并存,后旱稻耕作趋少。水稻种于水田(壮语称“”)中,有直播和移秧两法。水稻直播法,即将稻种撒于田中,工序简单,可以节省劳力,但稻禾分蘖少,产量较低。移秧法则经育秧、耙田、拔秧、插秧等工序。经移栽后秧禾分蘖发达,稻穗多,产量高。另外,插秧时可根据稻田的肥力决定株距、行距的疏密,而株距和行距排列有序便于耘田和收割。旱稻种于旱地(壮语称“利”)中,用撒播法。无灌溉,全靠自然降雨生长。少施肥或不施肥,亦不甚注意中耕。旱地所产的稻米,壮语称为“糇利(即Haeuxreih)”,“利”是旱地之意。旱稻产量比水稻低,米质亦较粗糙,但耐旱、抗虫害,能广种于缺水的丘陵和山区。明代以后,玉米传入壮族地区,原来种旱稻的土地逐渐改种玉米。及至20世纪40年代,桂西尚有零星旱稻种植。当今旱稻种植已极难觅到。

壮族地区天气炎热,雨量充沛,日照长,宜于作物生长,水稻种植有一年一熟制、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分别称为“单季稻”“双季稻”“三季稻”。单季稻一年只种一次,新中国成立前壮族地区北部大多采用此法。双季稻一年种两造,是水稻复种制。旱稻春种夏收,晚稻夏种秋收。当今除少数高山水冷壮区种植单季稻外,绝大部分壮区种植双季稻。广西南部属于亚热带,可种三季稻,今广西南部的钦州一带,水稻一年三种三收。正二月种,四五月收称“早禾”;三四月种,六七月收称“晚早禾”;六七月种,八九月收称“晚禾”,这是通过间套复种的方法,实现一年三熟。

20世纪70年代起广西着手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当时以公社为单位共有180多个商品粮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县(市)为单位的商品粮基地共有30个,其中18个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这些商品粮基地分布在平原、河谷。依粮食商品率排列:桂中盆地占25%;右江谷地占24%;桂北漓江、湘江河谷走廊占22%;邕江、郁江、浔江沿岸平原占15%;其他占14%。武鸣、田阳、宜州等壮族聚居县(市)名列前茅。商品粮基地建设采取国家、自治区财政拨款和基地县(市)配套资金的办法,用于水利灌溉、改造中低产田、种子、农机、科研等开支。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商品粮基地建设对发展优质高产的农业生产有重要推动作用。

麦本产于北方,有“北麦南稻”之说。唐代,麦开始引种岭南。宋代,大麦在桂东的容州一带已有种植。明、清、民国时期,大麦、小麦、荞麦在广西各地均有小面积种植。因壮族精于种稻而粗于种麦,喜吃米而厌吃面,加之气候条件限制,故麦类种植在壮区并不普遍。

明末清初,玉米引种到壮族地区,很快成为仅次于稻米的粮食作物,部分壮族山区以玉米为主粮。玉米耐旱,宜在丘陵、山地种植,且一年两熟。在桂西壮区,平峒种稻,坡地和山地种玉米为普遍现象。光绪《镇安府志》记载:在今德保县一带,“近时种(玉米)者渐广,可充半年粮”。光绪《归顺直隶州志》亦载:今靖西县“仓粟杂粮前止种一造,今则连种两造,及山头坡脚无不遍种,皆有收成”。当今壮族地区特别是山区仍普遍种植玉米。除传统的玉米品种之外,还引进不少国内外优良品种,产量大有提高。因玉米引自国外,故壮人称之为“糇洋(Haeuxyangz)”,意思是“洋米”。

薯芋是壮族地区的辅助粮食作物。其种类甚多,有的原生于壮区,有的自外来引种。其中以芋头和红薯为大宗。芋是南方特产,壮区在汉代已有种植。至明、清两代,壮区的芋头品种达数十种,著名的有荔浦芋、狗爪芋、槟榔芋、绵芋、白鳞芋、红鳞芋、鹿芋、花腰芋、竹芋等。其体大、中、小兼有,小者如鸡蛋,中者如拳头,大者数斤。其中荔浦芋体长头圆,松香可口,驰名全国。红薯在明末清初引种于壮族地区,以其适应性强、高产而很快成为壮区薯芋类粮食作物中的当家品种。木薯,又名树薯,原产美洲,近代引种于壮区,耐旱、耐瘠、高产。20世纪50年代以前壮民以木薯度饥荒。当今木薯在壮区仍有大面积种植,以木薯制淀粉,畅销国内外。此外,淮山(又名山薯、山药)、葛薯(又名凉薯)、大薯(又名脚板薯)等,在壮区亦有种植。

壮族地区的杂粮有黍(黄米)、稷(糜子)、粟(小米)、高粱等品种,但种植面积不大。壮族地区豆类作物以黄豆为大宗,也种植饭豆、绿豆、豌豆、扁豆、荷兰豆、刀豆。

壮族地区的饲养业主要是家庭畜、禽、鱼饲养,历来是重要的副业之一。汉代,今壮族地区饲养种类已经比较齐备,计有牛、猪、羊、马、狗、鸡、鸭、鸽等。唐代,出现了淡水养鱼。近代,壮族地区有不少名优畜禽品种。其中西林水牛产于南盘江、右江一带,体大肢粗,肌肉丰满,耕力强劲,易繁殖,耐粗饲。除满足当地需求外,尚有相当数量外售。高峰黄牛,产于桂西和云南广南县一带。公牛体重可达350多公斤,母牛250多公斤。性情温顺,繁殖力强,体躯结实,力大耐劳,是役力、肉食兼用的优良品种。矮马,产于桂西的德保、靖西、百色等县。体虽矮小,但性温驯,矫健耐劳,易饲养繁殖,是山区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香猪,产于上思、来宾、巴马、东兰、环江等县地,具有早熟、脚矮、骨细、皮薄、肉香等特色。用做烤、腊,皮酥肉嫩,色味俱佳。麻鸭,产于桂西南,尤以靖西所产最佳。身长体大,放养于水塘、稻田中,后期用玉米填肥,若用以制成腊鸭,其色橙黄,味香甜可口。山羊,产于桂西各县的山区,体小,善奔山越岭,以青草、树叶为食,易繁殖。山羊是山区农家食用肉的主要来源。近代,桂西山羊销售至广东和香港、东南亚各地。壮族地区多雨,淡水养鱼在唐、宋时期已很普遍,明、清时又有发展。淡水养鱼分池塘放养和稻田放养两种。鱼种类有鲩(草)、鲤、鲈、鲢、鳙、鳊、鲭、鲫、鲶、塘角、花等。

壮族地区亚热带水果种植面积很大,仅广西就达到66.86万公顷。其所种植的荔枝是南方著名佳果。历史上列为贡品,主要产于桂南和桂东南各县。汉代广西已种植荔枝。广西是当今中国荔枝的主要产地之一,1995年产量达14万吨,每年均有大量鲜果、干果、罐头畅销国内外。广西荔枝品种多,色、香、味、形兼优,有生津、通神、益智、健气、养颜之功效,享有很高的声誉。荔枝的产值高,是广西实施亚热带名优水果产业的拳头产品之一。龙眼也是南方著名佳果,主要产于桂南和桂东南各县。广西是当今中国龙眼主产地之一。龙眼,又称“桂圆”,因广西简称桂而得名。龙眼自汉代起已有种植,与荔枝同列为岭南珍果进贡朝廷。南宋时,广西所产的龙眼“大且多肉,远胜闽中”。1995年广西龙眼产量为11万多吨,畅销国内外。龙眼果肉脆嫩,味甜如蜜,营养价值高,是健身延寿的滋补品。龙眼是广西重点发展亚热带名优水果的拳头产品之一。沙田柚是广西名牌水果,柚类之上品。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以容县沙田村柚子品质最好,故名“沙田柚”,后来沙田柚引种于广西各地。其中容县、平乐、桂平、荔浦、柳江、苍梧、北流等县为主要产区。沙田柚果实大小适中,色黄,上尖下圆,底部呈金钱状印环。瓤瓣匀称,肉晶莹柔软,味甜美,维生素C含量为柑橙、柠檬的3倍。柚皮可制蜜饯。柚叶、柚皮可提取芳香油。十多年来,广西沙田柚种植面积大增,产量逐年成倍增长,1996年达10.91万吨,远销国内及东南亚,赢得了较高的声誉。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湖南、四川、浙江、江西等省先后从广西引种沙田柚品种。沙田柚也是广西重点发展亚热带名优水果的拳头产品之一。香蕉系壮族祖先将野生芭蕉培育而成,也是南方著名佳果。广西汉代已有种植,广西是当今中国香蕉主产地之一,其中邕宁、武鸣等县均有大面积香蕉生产基地。1995年广西香蕉总产量达80多万吨,远销华北、东北、西北各省。菠萝,又名“地菠萝”“凤梨”,也是南方著名佳果。广西是中国菠萝的主要产地之一。菠萝原产于巴西,明末传入中国南方。广西种植菠萝已有几百年历史。广西南部的邕宁、武鸣、扶绥、宁明等县是当今菠萝主要种植地,1995年产量达12万多吨。菠萝香甜味美,有“果中之王”美誉,可做生果食用,亦可加工成罐头和饮料。金橘是果中珍品,因呈金黄色而得名,小如鹌鹑蛋,味甘,可洗净连皮嚼食,有润肺等功效。

壮族地区特产丰富,以合浦珍珠、八角、罗汉果、苦丁茶、白毛茶、竹笋、文山三七等最为有名。合浦珍珠久负盛名,历代列为贡品,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说,合浦珍珠为南珠家族成员中重要的一员。合浦临大海,汉代以前已有采珠业。汉代的合浦郡曾在三国时改名珠官郡。唐代又在今合浦县地置珠池县,均以其地产珍珠而得名。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珠池》详细记述了采珠作业:“合浦产珠之地,名曰断望池,在海中孤岛下,去岸数十里。池深不十丈,人没而得蚌,剖而得珠。取蚌,以长绳系竹篮,携之以没,既拾蚌于篮,则振绳,令舟人汲取之。没者,亟浮就舟。不幸遇恶鱼,一缕之血,浮于水面,舟人恸哭,知其已葬鱼腹也。”珠民采珠极为艰辛,然而珠贩黠贪,竟有以升酒斗粟换取几两珍珠者。当时地方官曾为此发出禁令,制止商人压价购珠。当今,合浦仍以人工养珠、珍珠加工和销售闻名海内外。

八角是壮族地区的著名特产。八角树属常绿小乔木,因果实呈八角形,故名。果实味芳香,可直接作调味佳品,枝叶可蒸馏提取茴油,亦芳气袭人,是制作高级香油、高级香水的主要原料。宋代,左右江地区已有出产八角的记载。明清时,八角生产大为发展。广西的天保、敬德、凌云、靖西、向都、百色、恩阳、防城、上思、凭祥、龙州、宁明、思乐及云南的富宁等州县是八角的主产区,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其中以天保出产的八角和“天保茴油”品质最优,清道光年间已出口销往香港、东南亚、西欧等地,享誉海内外。现在,壮族地区年产八角达10万担左右,仍占据国内外市场的绝对份额。三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田七”“山漆”“金不换”,其根茎有止血、散淤、补益、解毒、定痛、消肿的功效,是制造白药的主原料。广西西南部和云南文山是中国三七主要产地之一,300多年前已有种植。其中广西的归顺(今广西靖西县)和云南的开化(今云南文山县)是著名的三七之乡,以产地命名的“开化三七”和“归顺田七”,坚实沉重,不空心,不泡心,药效上乘,名闻中外。苦丁茶是壮族地区的名茶,古为贡品。原为野生,直至近代,今大新、龙州、扶绥、田阳、那坡、武鸣、上林等县仍有不少野生苦丁茶树。现在在大新等县已有规模栽培。苦丁茶树高数丈,叶肥大,味微苦,久熬则甘,茶水虽搁置数日,其味不变。甘凉润喉,且能清积食、去油腻、减肥胖、消炎症,实为茶之上品。白毛茶是广西名茶之一。原为野生,后栽培。产于横县、凌云、乐业、田林等县。白毛茶芽壮叶肥,叶上白毫茂密,香味芳浓。采摘时,以一芽一叶为上品,一芽二叶为次。炒制时,以不脱白毫为最佳。清道光二年(1822年),横县南山白毛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奖。当今横县、凌云等地所产白毛茶仍列为广西名茶,畅销国内外。

壮族传统榨蔗机、传统织带机 摄影:李桐

壮族传统针筒、传统竹磨 摄影:李桐

广西是中国甘蔗主要产区。甘蔗和蔗糖产量均名列全国首位。广西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在桂中和桂南壮族聚居县,崇左、邕宁、宾阳、柳城、武鸣、龙州、宜州等县市是著名的甘蔗生产基地。1996年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共50.56万公顷,总产量2830.50万吨。其中糖蔗2727.40万吨,果蔗103.10万吨。1995~1996年榨季年均产糖233.00万吨。2006年甘蔗种植面积扩大到83.84万公顷,总产量5924.83万吨。广西甘蔗以桂糖11号、粤糖63/237、选蔗3号、台糖134等传统品种为主,近年又推广新台糖1号、10号、16号等品种。当前,广西在十多个县市的蔗区组织实施甘蔗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可望在短期内将甘蔗的生产水平提高到新的台阶。20世纪80年代以来,甘蔗种植是壮族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蔗糖工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1996年广西有糖厂108家,其中日榨4000吨以上的大型糖厂20家。当年榨甘蔗2076.45万吨,产糖236.55万吨,列全国第一位,产品销售收入88.34亿元。2006年,糖厂缩减为95家,但年榨蔗增加到4342万吨,产糖539.22万吨。为了提高广西制糖业的经济效益,1996年7月,由南宁制糖造纸厂,邕宁县的明阳糖厂、伶俐糖厂、蒲庙糖厂,武鸣县的东江糖厂和香山糖厂联合组建南宁统一糖业有限责任公司,这是广西首家糖业联合大型国有企业。广西的优质蔗糖行销全国各地,其价格的涨落对全国的糖价有决定性的影响。

广西是中国茉莉花主产地之一。1996年广西茉莉花种植面积达3064公顷,茉莉鲜花产值1.5亿元,加工茉莉花茶3.38万吨,增值6000万元。其中壮族聚居地横县是著名的茉莉花生产基地,所产花蕾饱满色纯,气味清香,是加工优质茉莉花茶的上佳配料。每年均有大量客商云集于此,成为中国南方新鲜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的最大交易市场。

广西畜禽生产以猪、鸡、鸭、牛、山羊为大宗。近年来畜禽生产持续大幅度增长。1996年出栏肉猪2854.30万头,肉牛108.18万头,肉山羊83.89万只,家禽3.80亿羽。肉类总产量295.5万吨,禽蛋15.31万吨。畜禽业总产值340亿元,占广西农业总产值的37.69%。2006年,畜肉类产量达到445.35万吨,鸡肉产量72.59万吨。20世纪80年代以来,壮族地区畜禽生产已经逐步摆脱了“养牛为耕田,养猪为换钱,养鸡为过年”的自然经济状态,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1996年全自治区畜禽饲养专业户突破10万户,户均纯收入5万多元。随着科学饲养的推广和生产基地的建设,壮族地区的畜禽业生产还将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广西壮族地区是我国铝、锡、锑、锌、铜、镁、铅等有色金属的富矿区,有色金属工业在全国有一定的地位。1996年广西铝、锡、锑、锌、铜、镁、铅等7种有色金属产量32.49万吨,居全国第五位,其中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7.6%,锑占38%,均居全国第二位;锌占10%,居第四位。位于广西百色市壮族聚居县平果县的平果铝业公司氧化铝项目第一期工程于1995年12月投入试生产,1996年生产氧化铝25.47万吨。此项工程共投资45亿元,是壮族聚居区有史以来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工程。目前,第二期工程已经启动完成,平果已经成为中国的铝都。此外,壮族聚居区的大厂,锡和锑的生产亦名列全国前茅。锰矿产量常年保持在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行销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6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72.91万吨。广西的黑色金属工业以柳州的钢铁和大新的锰矿石最为著名。

壮族地区的水力资源丰富,广西电力工业建设以开发红水河10座梯级大型电站最引人注目。红水河年径流总量1.3万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的3倍。又因穿行于高山峡谷,天然落差大,水流湍急,可供开发的水能达1100万千瓦,是中国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流之一,被中外水电专家誉为“流金河”。1981年,国务院批准了红水河综合利用报告,并将红水河列为中国优先开发的三大水电站基地之一。规划修建总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以上的10座梯级电站,自西向东分别为:天生桥一级、天生桥二级、平班、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恶滩、桥巩、大藤峡。至20世纪90年代末为止,已有大化4台机组、岩滩3台机组、天生桥二级2台机组、百龙滩3台机组、恶滩1台机组建成发电。龙滩、天生桥一级正动工兴建。10级电站中规模最大的龙滩电站建设规模为540万千瓦,投资230多亿元,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引来3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企业家先后到此考察并寻求投资。大藤峡电站施工亦已启动。红水河水电的开发利用,对壮族乃至华南各族人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广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广西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遍布城乡。广西是世界著名的岩溶山水旅游的天堂,海滨风景令人陶醉,壮族等11个民族的风情富有魅力,文物古迹富有韵味,亚热带珍木异兽令人流连。按区域划分,广西有桂林、南宁、柳州、滨海、梧州5个各具特色的旅游区。2006年,接待游客7570万人,总收入366亿元,比2005年增长20.3%。

桂林旅游区位于广西北部,以桂林市为中心,辐射至桂林市各县。桂林、阳朔一线,石山峻奇如鬼斧神工,岩洞幽深,钟乳石神态万千;漓江清澈娟秀,环山穿行如人间仙境,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景甲桂林”之称。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形成了以桂林为轴心向四周辐射的旅游新线路,其中主要有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疗养度假温泉、龙脊壮族高山梯田、江底乡森林公园、金竹壮寨、银水侗寨、泗水苗寨、白面瑶寨,兴安县秦代灵渠,资源县资江漂流、宝鼎大叠瀑,灵川县青狮潭,恭城县文庙、武庙,荔浦县集水旱洞等。

南宁旅游区位于广西西南部,以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为中心,辐射至南宁地区和百色地区各县。地处南亚热带,与越南相邻,历来是壮族聚居区。该旅游区以亚热带风光、边关景物、壮族文化为主要特色。南宁市具有浓郁亚热带景观的金花茶公园、棕榈园、泰国园和热带亚热带植物园,武鸣县天然恒温大游泳湖灵水、异彩纷呈的岩溶洞穴伊岭岩、三面环水的明秀园、夏消暑冬观雪的大明山,隆安县观猴胜地龙虎山,崇左县天然盆景左江石林,宁明县壮族先民杰作花山崖壁画,大新县气势磅礴、跨泻中越国界的德天瀑布,凭祥市国门标志友谊关,田阳县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纪念圣地,左右江各县的壮族三月三歌圩,凭祥、宁明、龙州、大新、靖西、那坡等县的边境贸易点。

柳州旅游区位于广西中部和西部,以柳州市为中心,辐射柳州地区、河池地区部分县地。该旅游区以壮、侗、苗、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和秀丽的水光山色为主要特色。其代表旅游名胜有柳州市鱼峰山公园、大龙潭公园、都乐风景区、柳侯(宗元)公园和柳侯祠、白莲洞洞穴古人类科学博物馆,宜州市刘三姐故乡下枧河壮家文化游览区,南丹县大福楼温泉避暑山庄,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风雨桥、鼓楼和干栏民居及民族风情,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贝江风景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原始森林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有“小桂林”之称的怀群风光。

滨海旅游区位于广西南部北部湾,在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长达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碧海蓝天,银沙细浪,美不胜收。该旅游区以滨海风光为特色。主要旅游名胜有:北海市的银滩旅游度假区、涠洲岛和斜阳岛观景区、北海水产馆,合浦县的英罗湾红树林及“南珠城”,钦州市龙门72泾,防城港市的江山半岛度假村、京族三岛游览度假区、东兴边贸旅游区。此外,自北海市可乘游轮抵达世界八大文化遗产之一的越南海防市的下龙湾风景区,自东兴市过桥达越南的芒街,领略异国情调。

梧州旅游区位于广西东部,以梧州市为中心,辐射贺州地区、玉林地区部分县地。本旅游区以风景名胜、古迹、寺庙、侨乡等综合景观为特色。主要景点有:梧州市的龙母庙、蛇园、北山公园、河滨公园,容县的真武阁和都峤山,桂平县的西山,贵港市的南山寺,陆川县的谢鲁山庄,北流市的勾漏洞,钟山县姑婆山森林公园,昭平县的黄姚古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1996年广西接待国内外游客3053.05万人次。其中中国大陆游客3001万人次;港澳同胞9.81万人次,增长54%以上;台湾同胞5.84万人次,增长31.9%;华侨3325人次;世界各国36.07万人次,增长17.3%。外国游客量前八位依次为:日本8.94万人次,美国4.08万人次,韩国3.01万人次,法国2.52万人次,德国2.31万人次,英国1.63万人次,印度尼西亚1.42万人次,马来西亚1.41万人次。另外,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瑞士等国各在9000~40000人次。全自治区旅游业总收入142.53亿元,占广西国内生产总值的7.6%。2006年,国内外游客猛增到7570万人,比1996年增加2.4倍。